第二单元 知识点题库

何乃太区区

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古义:

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陶渊明,一名,著名诗人,世称“”,自号“”。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 . 《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 . 《归田园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 . 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擅长外交辞令。起初深得国君信任,曾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后屡遭奸臣陷害,先后两次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国郢都,屈原于夏历正月十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B . 《离骚》是屈原遭奸臣陷害,第二次被放逐到江南时的作品,也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370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C . 屈原的作品还有《九章》、《九歌》、《天问》等。 D .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下列句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余冠之岌岌兮,余佩之陆离。    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 . 芳与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 .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未远。    复路,返回原路。之,无意义。 D . 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    虽,即使。惩,惩罚。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死以流亡兮溘:突然 B . 忍尤而诟 攘:排除 C . 背绳墨以追兮曲:邪曲 D . 异道而相安孰:何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自可断来信 B . 叶叶相交通 C . 可怜体无比 D . 府吏见丁宁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九死其犹未悔 B . 哀民生多艰    怨灵修浩荡兮 C . 余虽好姱以革几羁兮    怨灵之浩荡兮 D . 心之所善兮    谣诼谓以善浮
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肇锡余嘉名        ②纫秋兰为佩

③乘骐骥驰骋兮      ④路幽昧险隘

A . ①和②句中的两个“以”字相同,③和④句的两个“以”字不相同。 B . ①和②句中的两个“以”字不相同,③和④句中的两个“以”字相同。 C . 四句中的“以”字均不相同。 D . 四句中的“以”字均相同。
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误落尘网中 B . 开荒南野际 C . 蚓无爪牙之利 D . 狗吠深巷中
对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B . 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   还顾望旧乡(回顾,回头看) C . 桃李罗堂前(排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多少) D . 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动作涉及一方)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欲遗谁                  呦呦鹿鸣,食野 B . 同心而离居,忧伤终老      何解忧 C . 同心离居,忧伤以终老      忍尤攘诟 D . 思在远道                 此人一一为具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②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忠的建立。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

    ③《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骚者,哭也!为时光哭,为生命短暂哭,为短暂的生命里不尽的痛苦、失意哭。注意,他诗中的“民”,也就是“人”,“民生”即“人生”,“民心”即“人心”。他开始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来表达愤怒,提出诉求。我们知道,《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却是个人的愤怒。屈原很执着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楚襄王如何侮辱他,令尹子兰与大夫靳尚如何谗毁他……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

    ④如果说,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经》,其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那么,怒形于色,被班固批评为“露才扬己”的屈原,则以其“发愤以抒情”(《惜诵》)、“自怨生”(《史记》)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平与伤害时,是何等锋利而深入。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而起。

    ⑤“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对人间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

    ⑥《诗经》的俗世精神很了不起,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俗世精神恰恰消解了个人的意义,阻碍了个性的张扬。它入世的深度恰恰减少了个性的深度。而屈原,在以不堪一击的个体面对命运时,他的个性在绝望中显示的高度、深度与完美却是前所未有的。

    ⑦在中国古代,像《离骚》这样华丽的交响乐实在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作为抒情诗,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抒情诗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⑧不管怎么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可考的作者也有多位,但我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果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绝说不上“伟大”。“伟大的诗人”须有伟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垂范后人。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

(选自《天纵圣贤》,有删改)

  1. (1) 文中“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一句的含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 (2) 把《离骚》和《诗经》进行比较,是本文的显著特色。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请分点概括。
  3. (3) 请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
  4. (4) 请根据本文内容和有关文史知识,举例阐述“精神的屈原”“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这一观点。
下列划线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孔雀东南

A . 手巾掩口啼 B . 床便大怒 C . 足以汝身 D . 秦罗敷
《孔雀东南飞》中,在描写太守家迎亲的场面时写道:“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请你简单描写一下刘兰芝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6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 (1) 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 . 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 . 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 . 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2. (2) 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B .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C . 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 . 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 (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B . 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 . 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D . 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 .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已过半百却壮志未酬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句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E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两句运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2. (2) 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概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树荫(yīn)   嫌恶(wù)    叱咤风云(chà) B . 绯红(fēi)   暧昧(ài)    面面相觑(qù) C . 慰藉(jí)   羁绊(jī)    广袤无垠(mào) D . 鄙夷(bǐ)   腼腆(diǎn)   风雪载途(zài)
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 . “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 . “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 . “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 . “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吉,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 (1)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相照应的诗句是“”。
  2. (2) “误落尘网中”一句中,为什么用“尘网”一词而不用“罗网”一词?
  3. (3) 作者归隐田园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这种心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