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知识点题库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淡泊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望海朝》具体突出杭州富庶繁华的语句是    。

《望海朝》描绘西湖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  。

《雨霖铃》中写别后孤独寂寞的词句是中      ,  。

《雨霖铃》中与寒蝉凄切遥相呼应的语句是      ,  。

试读《题李世南画扇》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江东去(长江)    卷起千堆(比喻浪花) B . 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水军)    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 . 一蓑烟雨任平生(沙湖道中雨)      已而遂晴(过一会儿) D . 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  故国神游(古战场)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表达知音难觅情怀的语句是(  )
A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B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C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对下列词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长昼难挨,于环境和气氛的描写中,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 B . “佳节又重阳”,点明节令。重阳节是团聚之节,团聚之节偏不团聚,于是孤单寂寞之感油然而生。这一句是全词的关键句,诗人对丈夫的脉脉相思,全从此一句暗示出来。 C .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两句从夜间情景落笔,写因天气寒冷诗人夜半被冻醒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D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接抒写了诗人的凄苦心情,集中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不要说此情此景不伤人啊!当西风把帘子吹起的时候,你看,篱畔的菊花正茂,而我自己却(因思念丈夫)而憔悴多了。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
A . 春花秋月  不堪回首  无语凝噎  和蔼 B . 良晨好景  晓风残月  骤雨初歇  时辰 C . 乍暖还寒  不黯世事  波澜壮阔  谰言 D . 风情万种  寒蝉凄切  罗暮轻寒  凄惨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 . 瑞脑销金兽 B . 东篱把酒黄昏后 C . 帘卷西风 D . 人比黄花瘦
下列词句中有关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句中运用了晋朝人张翰闻秋风而归故乡的典故。 B .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句中运用了三国时刘备拜访陈登的故事。 C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中运用了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伐北魏的典故。 D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赵国老将廉颇的典故,是用来隐喻自己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  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注】此人渴望能够收复中原,展露才干,却遭奸臣谗害,被贬如今的江西上饶铅山云烟畔。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两句,词人把官场比作“臭腐场”,拿“酒偏香”与之对比,表达了对腐败官场的厌恶之情。 B . “掩鼻”就是捂住鼻子,一个“掩”字充分地展示了词人自己品格的高洁和对丑恶的厌恶;酒之所以“偏香”,是因为酒能解忧。 C . “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是说自己隐退田园后,不再过问世事,以歌舞自娱,寄寓了词人对现实失望后的解脱心情。 D .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写词人与朋友共赏秋色,菊花却未开放,词人借此暗喻人间已很难遇见品如菊花的君子。 E . 词题是“寻菊花”,却没有写“寻”,上阕写人间臭腐,下阕写菊点到而已,写法不合常规,在于词人意不在菊,而是借题发挥。
  2. (2) “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是如何抒发感情的?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各题。

永遇乐·秋草

(清)文廷式①

    落日幽州,凭高望处,秋思何限。候雁哀鸣,惊麇②昼窜,一片飞蓬卷。西风万里,瑜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但苍然、平原目极,玉关消息初断。

    千秋只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风霜顿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惊心是、南山射虎③,岁华易晚。

【注】①文廷式(1856~1904),江西萍乡人。清末爱国词人、学者、思想家。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中日甲午战争,他力主抗击,上疏请罢慈禧生日“庆典”,奏劾李鸿章“昏庸骄蹇、丧心误国”,终被革职驱逐出京。②麇,读jūn,獐子,鹿的一种。③南山射虎:《史记》载,李广出猎,看到草中石头,以为是老虎,便抽箭射之。李广是汉朝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1. (1) 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落日”三句,写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词人登上幽州城头,满目所及,触发了他绵绵无期、慷慨悲凉的秋思。 B . 词中提到的“幽州”“斡难河”“玉关”“明妃冢”“祁连山”都远在边塞,表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向往。 C . “千秋”三句是说,千百年来,在塞外,只有昭君坟头上的草是青的,以此表达词人对宁边安土者的追思和敬仰。 D . “闻道”三句,写当年胡人每次从祁连山经过时,让人常常悲伤落泪,胡笳声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不能御敌的不满。 E . 词的上片主要写景,勾勒出苍凉、萧疏的边塞景象,景中含情;下片结句通过写李广南山射虎时感慨时光流逝,透露出作者凄凉的心境。
  2. (2) 这首词下片中从“风霜顿改,关河犹昔”到结尾,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阙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句用典,典故中套着典故,拓展了语言的内涵,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郁感。 B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运用省略、倒置的手法,使语言有一种顿挫苍凉的艺术效果,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C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语气强烈,满腹积郁喷泻而出。与“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忧愤异曲同工。 D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诗人用廉颇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主题思想。
对下列诗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 . 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 .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牛奶,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牛奶也就成了人们喜欢的食用营养品。,每一百克牛奶中含脂肪就在4克以上,这个脂肪含量对那些身体肥胖和血脂较高的人来说,是个不利因素。目前市面上牛奶的添加物也相当多,如高钙牛奶,,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多饮用牛奶补钙得不偿失,因为牛奶也能促使老年白内障的发生。其原因是牛奶含有5%的乳糖,极易沉积在老年人的眼睛晶状体,并影响其正常代谢,而且蛋白质易发生变性,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而诱发老年性白内障,或者加重其病情。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      

①一个特殊的代表

②扎到市民堆里

③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④转向市井深处

⑤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

⑥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

A . ④①⑥②⑤③ B . ④②⑥③⑤① C . ②①③④⑥⑤ D . ③⑥④②⑤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两句直写别离,“恨”字点明本词的主题。“回头”写词人不忍离去的情态,又以重重烟柳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B . 四、五两句描绘的是行人眼中的惨淡画面,移情于景,写出了浪迹飘零之苦。 C . 该词写的是离别后的情景。上阕实写,下阕虚写,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D . 词的下阕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巧妙地将情与景融于一体,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2. (2) 这首词的下阕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烧凤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简要分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十四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