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 知识点题库

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 . “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 . “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 . 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 . “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 . “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 . “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 . “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

A . 大江去,浪淘尽 B . 樯橹飞烟灭 C . 卷起千堆 D . 都门饮无绪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B . 刚发行的这一期《青年文学》,以大约一半的篇幅,对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报道。 C . 这些大分子会在肠胃里聚集沉淀,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腹胀、溏便、食欲不振。 D . 美国电信业主在报告中将电信行业崩溃的原因归结为高层领导人经验不足,这是自欺欺人的托词。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萧瑟       桅杆       淘气         永葆生机 B . 已而       凭吊       纶巾         繁冗拖沓 C . 赤壁       风姿       樯橹         绘声绘色 D . 故垒       酒樽       罗网         安份守己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 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 .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 . 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 . 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风的魅力

王丽慧

       ①在当代流行歌曲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学常常扮演着“救生员”的角色。2000年周杰伦推出他的第一张专辑《Jay》,从此开始了他的“天王”的历程。《Jay》在2000年的出现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张专辑的十首歌曲融合了古今中外不同的风格和文学意象,其中由方文山作词的一首《娘子》开创了21世纪初期流行歌曲的复古风,古典文学意味的歌词和Rap、R&B.New Hip-Hop等西方新曲风神奇融合,改变了以往现当代流行歌曲在利用传统资源时尽量使音乐符合歌词风格的惯例。藉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营造特殊的欣赏体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②除了词曲的反差之外,此类歌词制造新奇效果的另一“秘笈”在于歌词文本制造大量的词性活用、句式倒装、非常规词语搭配等语法现象。(甲)从“春风又绿江南岸”到“让高速的车阵,把城市的庄严挤垮吧”,这些语法现象在古今诗词创作中普遍存在,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大却并不多见,它们的存在颠覆了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形成了新鲜的感觉。

       ③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继周杰伦之后,陶喆、王力宏、林俊杰、胡彦斌、后弦、南拳妈妈等纷纷效仿,形成了当代流行歌坛一股新的时尚潮流——“中国风”。歌坛你行我效,大量作品集中涌入市场,一时蔚为大观,甚至呈现泛滥之势。(乙)作品质量参差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写作后劲不足与创新性的缺乏是中国风歌曲面临的最大挑战。

       ④在论及21世纪流行歌坛的中国风现象时,许多论者将其归结为演唱者或创作者“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的增强;中央电视台4次邀请周杰伦参加春节联欢晚会,且一律采用中国风曲目同样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但也有学者指出当下词人对传统资源的偏好一般来自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或商业嗅觉,即便经过认真学习,如若不是长期研究浸染,终究免不了一种形式化的隔阂感。反映在作品中,便是传统元素的表面化、符号化、零碎化和意义扁平化的倾向。(丙)。即便是中国风歌词的代表人物方文山,其作品工整、精致、华丽,却也常常现出粉饰气。而与当代年轻人审美的视觉化倾向及MV的流行相对应,中国风歌词常常更为强调形式感与画面感,而并不过于追究意义的深度。中国风歌曲带来的新鲜感恰恰反映了听众对传统文化的陌生与疏离。在这场歌者与听众共同营造的古典优雅的风尚中,传统仅停留在最为表象的层面,其精神实则和当代社会的文化气质格格不入了。21世纪的中国风歌曲不再是一种“乡愁”,甚至不是“回望”,而是当代年轻人对古代社会与古典文学的一种想象。即便周杰伦的歌唱得越来越慢、吐字越来越清晰,终究还是缺少那份悠远醇厚。

       ⑤当代流行歌曲对传统文学资源的运用基本延续着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1967年去世)时期的几种主要形式:(丁)。此外,一种新的形式值得注意——“颠覆式”。即以冒犯或颠覆的方式运用传统资源,解构其原来的价值和意义,传达自己的观念和主张。如2000年由赵小源作词、三宝作曲、毛阿敏演唱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相思算什么,早无人在意。醉卧不夜城,处处霓虹。酒杯中好一片滥滥风情。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烟花拥着风流真情不在。

      ⑥对传统资源的颠覆式用法自古有之,在21世纪的当代流行歌曲中,它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一种特征较为鲜明的创作方式。而这种“颠覆”或“解构”往往只是一种策略,目的在于批评或嘲弄当下的社会现象,并非真正指向传统本身。

  1. (1) 第①段中“救生员”的含义是什么?古典文学成为拯救当代流行音乐内在活力的关键因素。

  2. (2) 综观全文,21世纪流行歌坛中国风带来的正面作用可能有哪些?

  3. (3) 请运用⑤⑥两段中的有关信息,分析2000年由赵小源作词、三宝作曲、毛阿敏演唱的《相思》。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

A . “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 . “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至当年的赤壁战场。 C . “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 . “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 . 词有词牌,词牌是指词的题目。一般来说,一首词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分段。 B . 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阙、下阙,因为一曲便是一阙。 C . 词牌指填词用的曲牌名,“念奴娇”、“永遇乐”之类便是;它们又是词的题目,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类只不过是副标题。一曲为一阙,阙在文字上指词的曲调。 D . 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调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词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性质所规定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这首词上阕主要写,下阕主要写篇末借怀古抒发感情,把融为一体,气势雄伟,一泻千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 (1)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2. (2) 这首词的下阕集中笔墨怀人,在众多的风流人物中,作者为何仅写周瑜一人?
  3. (3) 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4. (4) 这首词的上阕写景怀人,在众多的风流人物中,作者为什么把怀念的对象锁定为周瑜?
  5. (5)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 . “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字,从形、声、色三方面勾画了古战场的雄奇壮丽。 D . 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词,完成问题。

西江月【注】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 (1) “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 (2)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 , 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①菰黍、昌歜:席间食品。②琼彝、玉舟:酒壶、酒杯。

  1. (1) 这首词上片首句,将游赏十三楼时所见湖光山色和席间歌女容貌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写,请结合修辞手法说明。
  2. (2) 上片末句为什么提及“古扬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 (3) 下片末句(“声绕……”)是怎样写出歌声动听、韵味悠长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 , 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2. (2)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3. (3)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4. (4)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水龙吟

苏轼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①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寒露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注】①浮丘:浮丘公,古仙人名。

  1. (1)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上片开头五句写景:小沟、长江、柳堤、苇岸、烟村、早市。描绘出一辐开阔辽远,祥和而富有生机的风景画。 B . 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景色极佳的小村,词人整天闲居无事,没有凡事纷扰,关心的唯有莼菜与玉藕等美食,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 C . 下片开头六句运用仙话寄托的笔法:词人此时被贬黄州,他想象着“浮丘”仙人式的、“瑶池”仙 境般的沉醉生活,再现了众“青鸾”穿着“摇曳”的“铢衣”,进入“壶中天地”而“歌舞”的缥缈美景。这反映出他遭逢大变,灵肉煎熬,想要逃避现实的心态。 D . “飘坠人间”三句,作者笔锋一转,由“仙境”陡然坠入“人间”,反照现实,过着“露寒风细”贫困的贬居生活,好不凄凉,可见当时的苏轼面临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 E . 整首词,词人采用以景托情,正反观照,杂以仙话寄托的手法,由景入情,由实入虚,以虚显情,由虚而实,层次井然,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2. (2) 此词系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时寄蹭友人所作,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重江南·超然台作①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宋神宗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让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胡国:这里指四川眉山。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1. (1)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以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娴媚  动人的姿态。 B .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C . “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储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情,引起下阕的抒情。 D . 全词意境清晰,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意。 E . 词中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的暮春景象和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都围绕着“超然”二字展开。
  2. (2) 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②。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④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②溅溅:流水声。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④尊,通“樽”,酒杯。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 . 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 . “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句是说遍地黄芦苦竹,仿佛自己像遭贬的柳宗元泛舟九江边。 D .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E . “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2. (2) 这首词的下片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下片都写了“燕”,请分析“燕”在这两首词中分别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①。安排②肠断到黄昏。甫能③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尊:通“樽”。②安排:听任。③甫能:宋时方言,刚刚,才。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上片前两句写黄莺悲啼,人鸟同悲,景情交融。一个“泪”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 . 词中的“鱼鸟”指鲤鱼和鸿雁,传说鸿雁、鲤鱼可以传递书信。思妇怨恨丈夫整个春天都没有来过书信。 C . “劳梦魂”三字,指丈夫征戌在千里外,音讯全无,思妇放心不下,只能烦劳魂魄在梦中与丈夫相聚。 D . 下片前两句通过写主人公被黄莺鸟唤醒后,默默无语、借酒浇愁,侧面突出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E . “安排肠断到黄昏”一句无奈中见洒脱,与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所描述的心态不同。
  2. (2) 词的最后两句含蓄蕴藉,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
  2. (2)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个句子是
  3. (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长沙》上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上阙的问题。 B . 《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古代战场壮美景色的描绘,对风流人物雄才大略、丰功伟业的追念,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忧愤心情。 C . 《拿来主义》批判的矛头指向当时政府卖国投降政策和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鲁迅善用“大宅子”“鱼翅”“鸦片”“姨太太”等形象的比喻来论证道理,语言嬉笑怒骂,妙趣横生。 D . 《故都的秋》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个方面,采用“摹绘”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秋的声色味及情状,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