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知识点题库

下列哪组加线成语使用恰当 (    )


A . 开口三个代表,闭口为人民服务,这位正人君子台上一套,背后又一套,实在令人讨厌。 B . 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 . 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D . 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下列一段话选自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中的《爱的理论》一章里的一节,顺序已被打乱,请你重新调整。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存在的价值正是在于给予的行为。②“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③对于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予”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④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力。⑤我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因此也欢欣愉悦。⑥这种增强了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倍感快乐。

A . ③②④⑥⑤① B . ③②①⑥⑤④ C . ②③④⑤⑥① D . ②③①⑤⑥④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 . ②⑤③①④ B . ①④②⑤③ C . ④①⑤③② D . ①④②③⑤
文章第2段“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中“本来面目”的意思是(  )

A . 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 B . 火是 热的,会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 C . 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可感的性质、特征等。 D . 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 . 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 . 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 . 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对“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的正确理解是。   

婴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还不能很好地辨认物体,是因为;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爱的对象的发展在人没出生以前就已经开始了,最早的对象应是。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人从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地能力地发展;第二部分阐述,以及的根本区别;第三部分指出一个成熟的人终会脱离,他成为自己的父母。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题

爱的契约

               [美]威尔·斯坦顿

我和玛吉结婚的时候,经济上很拮据,且不说买汽车和房子,就连玛吉的结婚戒指还是我分期付款购置的。可是如今却大不相同了,人们结婚不但讲排场摆阔气,而且还聘请婚姻顾问,签订夫妇契约。听说有些学校还要开设什么婚姻指导课呢!

我想,签订一份契约也许会使我们的家庭生活走上正轨。于是,我决定和玛吉谈谈。

“玛吉,”我说,“婚姻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可是我们结婚的时候……”

“你在胡扯些什么?”她不由得一愣。

我说:“这里有一份夫妇契约的样本,是由一对名叫莫里森和罗莎的夫妇签订的,它适用于任何夫妻。”

玛吉显然对这话题感兴趣,“讲下去。”她催促道。

我打开书念道:“第一,分析每对夫妇过去的生活是否有遗传病史,是否有吸毒嗜好和犯罪历史,是否有……”

“别说了,我不想再听下去。”她失望地说,“只有傻瓜才会和这种人结婚。”

“当然,”我解释说,“这并不是说莫里森和罗莎也有过这类事情。但是,了解情人的过去总要比蒙在鼓里一无所知好得多。这样蜜月结束后,即使碰上令人难堪的事情,你也不会感到束手无策了。”

“这些对我们来说已经为时过晚了。”

“怎么会为时过晚呢?一切可以从头开始,要是我们现在也签订一份契约的话……”

“签订什么?”玛吉吃惊地问。

“签订契——约。”我故意拖长了音调。

“为什么?”玛吉疑惑地问。

“因为契约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约束力。另外,它还能合理地分配我们之间的责任和权利。”我停顿了一下,建议说,“让我们也签订一份契约吧!比如每逢单年由你决定到哪儿去度假,双年则由我说了算。”

“要是轮到我做主时,正碰上手头没钱,那我们不是只有呆在家里了吗?”她反问。

“不错,但这只不过是一种特殊情况。”我说,“另外,契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酌情处理嘛。”

“如果契约可以随意改变,那它还有什么用处呢?”玛吉反驳说。

“言之有理。”我说,“想不到你还知道这些基本常识。”

“如果你也懂得这些常识,就不会提出签订什么契约了。”

“要知道,女人经常喜欢谈论平等和自由。一张契约至少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我辩解说。

“你不懂,亲爱的,”玛吉两眼紧盯着我的脸,激动地说,“平等对女人来说无关紧要,关键是男人是否值得她们爱。要是一个女人真心爱上了一个男人,她就会做一切事情来使他快活。这绝不是那张该死的契约所起的作用,而是她自己情愿这样做。”说完便转身走进隔壁的厨房。

没想到玛吉懂得这么多的道理。我终于认输了。

“要喝咖啡吗,亲爱的?我刚煮了一壶。”玛吉探出半个身子温柔地问道。

“咖啡?太好了。”我转过身来看见她嘴里咀嚼着什么,“你在吃什么?”

“油煎饼,想尝尝吗?”她笑着问。

我的天啊!我和玛吉共同生活了十七年,难道她还不知道我讨厌油煎饼?她自己也是一看到油煎饼就会呕吐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玛吉,你喜欢吃油煎饼?”我不解地问。

“是啊,怎么啦?”她神秘地眨了眨眼。

“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我给你要了杯咖啡,问你是否要油煎饼,你拒绝了,说是你不喜欢。”

“是的,你记的不错。”她爽快地说,“可是当时你口袋里只有五毛钱,还是向别人借的。”

“可油煎饼只需要一角钱呀!”

“别打肿脸充胖子,那样你回家的车钱就没啦。”说着,她忍不住大笑起来。

我坐在她身边,贪婪地吃着热腾腾的油煎饼,嘿,味道还真不错啊!

过了一会儿,我也从包里拿出两只油煎饼——早晨我瞒着玛吉买的,递给她一只说;“我以前不吃油煎饼,但我可以从头学起!”


  1. (1) 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 (2) 结合全文,解释“爱的契约”的含意。

  3. (3) 小说中“我”的形象有何特征?作者刻画这个人物有何作用?

  4. (4) 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5. (5) 读下面的文字,概括出杂草的几个特点。要求:①要点清晰;②20字以内。

    一棵画眉草,一次能结15000粒种子;一棵狐尾草,一次结的种子达80000多粒。很多杂草的种子很小、很轻,风一吹就会像尘土似的飞扬到空中,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杂草不像栽培作物那样“娇贵”,能耐干旱,耐低温,也不怕土壤贫瘠,在什么地方都能繁殖生长。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 . 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必须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两者是休戚相关 , 紧密相联的。 C . 小李在学习上很有一股钻劲,不管遇到什么疑难都要归根结底 , 弄个明白。 D . 欧洲人何以对千分之零点五的转基因稻米惶恐不安 , 这让美国人实在无法理解。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B . 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生病或者听话、孤立无援。 C . 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D .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1. (1) 下列有关“父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爱与母爱一样,都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 B . 父爱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它不像母爱那样是无条件的。 C . 父爱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D . 父爱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
  2. (2) 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首先要发展母亲的良知,然后再发展父亲的良知,并使两者完善地统一在自己身上。 B . 只要一个人同时具备了自己母亲的良知,又具有了自己父亲的良知,他就是一个成熟的人。 C . 成熟不是指人的年龄是否到达了某个阶段,而是指是否具有爱的能力以及理智判断的能力。 D . 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是统一的。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六岁以前主要受母爱的影响,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B . 孩子六岁左右,就开始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导,这种权威指导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判断力。 C . 只有母爱的良知和只有父爱的良知,都是不健全的,都影响人的成长,使人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 D . 一个人先同母亲有紧密的关系,然后发展到同父亲有紧密的关系,最后达到综合父母的良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端”,是起点的意思。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不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正因为如此,“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了牢固的依靠。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请从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开始,请从孝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孝”字的结构: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老在上,子在下。孝的含义,就这样清晰地呈现着。

(摘自《国学·说“孝”》,有删改)

  1. (1) 下列对“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用“孝、信、慈”三个字来概括,以“孝”为先的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B . 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孝为百善首”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 C . 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父母,这样看来,“孝”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D . “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是荀子对于人类能胜过其他动物以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原因的论述,群体的合作让人类能够在生存劣势中获得发展。 B . 孟子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但仅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 C . 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D . 商代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发生了变化。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的说法就是对人们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的精练表达。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 B . 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他们关于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今人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 C . 人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就是群体合作,是为了群体的共存。 D . “孝”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孝”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知学问都从活人做出,学问之背后则必然有其人之存在。但人不易知,各人有各人的天赋不同,智慧不同,境界不同,性格不同。如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同是北宋大史学家,因其人之不同,而史学上之造诣与精神亦不同。诸位治史学,不懂得所谓史学家其人,试问如何做得一史学家?

    读古人书,须能如面对亲觌,心知其人。懂得了古人,像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才能走进此学术园地。此所谓“把臂入林”,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到古人之血脉精神,以及他们间学问之传统源流。自己才能参加进此队伍,随着向前。否则读书虽多,所得仅为一堆材料,只增长了自己一些意见。古人是古人,传统是传统,与我全不相干。如此般做学问,尔为尔,我为我,各自拿到一堆材料,各自发挥一套意见,在人与人间,则绝无关糸,绝无内在精神之传递与贯彻,交流与影响。此种学问,其实全是假的,并非真学问。诸位今日治学,多蹈此弊,在学术传统上尚无知识可言,而尽忙着找材料,创意见,想自己出锋头。那实在要不得!

    讲学问则必讲其源流承接,此中有人之与人之精神血脉,务要臻于“意气相投”境,此是学问入门后之事。徒知读书,只如听说话。听人说话,却不知那说话的人。读人所著书,却不知那著书的人,如此则仅成为死学问,死知识,只是一堆材料。如欧阳永叔与王荆公,其文皆学自韩昌黎,但欧、王两家文字精神意趣各不同。我们读韩、欧、王三家文,应能分别出此三家之异在何处、同在何处。欧、王两家之学韩,各由何处入,又各由何处出。应能从此三家文字“想见其为人”o应使韩、欧、王三家之精神笑貌、意兴情趣,历历如在目前。虽在我口里说不出,却要在我心里深深确有此想象。又如读晚明三大儒著作,也须从其著作透过去了解其为人。于此三家之面目精神各不同处,须能活泼如呈现在我目前。当知学术有血脉,人物有个性,一家是一家,一人是一人。若不能明白分辨出,即证对彼无所知。学问到此境界,始能与古人神交于千载之上。否则交臂失之,当面不相识,只听人闲说话,哪里是学问!

    我们的先一步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此即上面所讲“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之一项。现在所讲则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之一步。此一步工夫较难,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诸位当知,一本书之背后,有此一个人。一门学问之背后,有此一位专门名家之学者。学问倘至此步,始可谓懂得了做学问。到此已是“升堂”境界,已能神交古人,恰如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那是何等的欢乐愉快呀!上述第一步是“从师治学”,现在第二步是“升堂”了,乃是“从学得师”。如此,才能说有了师承,才不是跟着前人走,而是与前人同道而行。诸位今日一心只是要创造,却不在想从师受学,从学得师。也不是要与人同道,只是想前无古人,别创一格。如此用心,则决非所谓学问之道。

(摘编自钱穆《关于学问的智慧与功力》)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做学问,既要研究学问,又要研究做学问的人,如果对做学问的人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心灵上的对接,便不是真学问。 B . “把臂人林”是说阅读他人学问之书,犹如面对写书人,真切感受其人。唯其如此,方能领略其掌问的真谛。 C . 单纯阅读书籍只会获得一堆材料,增加一些见识,难以让自己与他人的学问融汇,因此做学问时阅读的作用并不大。 D . 作者认为如果治学者不关注做学问的人,就会对古人的血脉精神了解不足,缺乏内在精神上的传递与交流。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作者以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的比较为例,证明做学问的人在智慧、境界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其所做学问的差异。 B . “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作者如此言说的目的是要启示读者重视“把臂人林”精神的践行,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 C . 欧阳修、王安石都学习韩愈,但三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作者以此例意在证明讲学问既讲源流承接,也应研究做学问人的不同。 D . 做学问达到“升堂”境界,就像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作者以此来阐释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术有血脉,不单指学问的相连相成,也指人与人精神上意气相投,阅读古人治学之著作,要真切感受治学者的面目精神。 B . 所谓“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就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要想有此工夫,则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 C . 做学问到达“从学得师”这一步,便能与古人神交,有了师承,与前人同道而行。这也是做学问需要追求的境界。 D . 在学术传统上无知识,就忙着找材料,一心要创造,要出锋头,只想显示个性,不想从师,作者认为这绝非做学问之道。
词语辨用
  1. (1) 体验·体会

    通过这次免费自驾游的亲身,大家对这款车的性能赞不绝口,由此人们也到一款经典好车要得到大众的青睐,靠的是内在的品质,绝不仅仅靠几个广告。

  2. (2) 遵循·遵照

    会上,分管生产的李副总经理表示,要董事长的要求,严格“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迅速提高印刷质量,以适应公司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3. (3) 鉴于·基于

    债务回购完全自愿原则,其有效性目前尚无法验证,公司将制定一套备用方案。

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 (1) 威海“仗义哥”宁青在患病的亲人需要照顾的情况下,依然为陌生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而社会各界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仗义哥”:好人永远不会孤立无援!()

    解释: 

  2. (2) 物理老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循循善诱。但是,他总是节外生枝 , 给我们留下做不完的课后作业。()

    解释:

  3. (3) 真正品相完整的古代越窑瓷存世不多,特别是越窑青瓷中的官窑产品,所以越窑青瓷在美国拍出天价就不足为奇了。()

    解释:

  4. (4) 接连出现的沉降事故,让村民们惶恐不安 , 他们将造成这一切的矛头指向了旁边正在施工的工地。()

    解释: 

  5. (5) 归根结蒂 , 随着高铁快运稳步向前发展,当前国内物流行业的战国时代必然会分久必合,成为大一统。()

    解释: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所有这些经历    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

②通过爱他就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    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③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   

④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几乎完全    于母亲。

A . 凝聚 解脱 密切 依赖 B . 聚集 解脱 亲密 依仗 C . 凝聚 解放 亲密 依赖 D . 聚集 解放 密切 依仗
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IMF调整SDR这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了2.5%多一点,和日元欧元还有其他的货币在其他时间段里的波动幅度相比,人民币的跌幅   

②只有当书籍成为了我们生活中    的“礼物”,构建阅读型、知识型、书香型社会才会指日可待。

③尽管在理论上公民可以批评政府或国家领导,实际上在今日西方社会因言获罪早已成了    , 不管这些言论是多么轻微与无害。

A . 不足为奇 司空见惯 家常便饭 B . 家常便饭 司空见惯 不足为奇 C . 不足为奇 家常便饭 司空见惯 D . 司空见惯 不足为奇 家常便饭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 . ②⑤③①④ B . ①④②③⑤ C . ④①⑤③② D . ①④②⑤③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下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1. (1) 下列有关“父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爱”与“母爱”一样,都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 B . “父爱”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它不像母爱那样是无条件的。 C . “父爱”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D . “父爱”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
  2. (2) 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首先要发展母亲的良知,然后再发展父亲的良知,并使两者完善地统一在自己身上。 B . 只要一个人同时具备了自己母亲的良知,又具有了自己父亲的良知,他就是一个成熟的人。 C . 成熟不是指人的年龄是否到达了某个阶段,而是指是否具有爱的能力以及理智判断的能力。 D . 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是统一的。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六岁以前主要受母爱的影响,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B . 孩子六岁左右,就开始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导,这种权威指导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判断力。 C . 只有母亲的良知和只有父亲的良知,都是不健全的,都影响人的成长,使人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 D . 一个人先同母亲有紧密的关系,然后发展到同父亲有紧密的关系,最后达到综合父母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