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知识点题库

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B . 五十而知天命 C . 可谓好学也已 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请事斯语矣 B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C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D . 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下列句子中“焉”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                      

例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A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 . 敏于事而慎于言 C .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 亦将有感于斯文
下列语句被编成四组,全都能表现孔子“仁”的观点的一项是(    )           

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③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⑤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⑥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A . ①④⑤ B . ②③⑥ C . ①③④ D . ②⑤⑥
下列加线字用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如其善莫之违也       而:连词,表假设。 B . 泉涓涓始流             而:连词,表修饰。 C . 就有道正焉             而:连词,表顺承。 D . 敏于事慎于言          而:连词,表并列。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 . 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B .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 C . 敏于事而慎于言 D . 自古及今,未之有也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未有仁而其亲者也         遗:遗弃,抛弃。 B . 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显露,表现。 C . 于大盗                        逐:追随。 D . 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矣   累:劳累。
依据课文《〈论语〉十则》填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依据课文填空

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

依据课文填空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依据课文填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楚瓜梁灌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①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然②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节选自《新序》卷四)简要说出你读这篇文章的启示。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 (1) 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    )

    A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 (2)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话强调了说理教育法的重要性。 B . 《老人与海》中“他合上两只手,摸一摸掌心。两只手没有死,只要把两只手一张一合,他还觉得活活地痛哩。他把脊背靠在船艄上,才知道自己没有死。”用动作刻画了老人内心的沉着和稳重。 C .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主要是记言,有着简练晓畅、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许多句子内涵丰富,用意深远,像“发愤忘食”“见义勇为” “五十步笑百步”“道不同不相为谋”等,至今被人们频繁引用。 D . 小说《老人与海》中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大马林鱼的强壮有力、鲨鱼的成群结队和老人的年老体弱、孤军奋战形成对比,更鲜明地突出老人性格的坚强。
  2. (2) 《论语》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 (3) 《论语》中孔子是如何回答子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这一问题的?(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 (4) 《老人与海》中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请分别指出“老人”“大马林鱼”和“狮子”的象征意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②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③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

④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1. (1) 前两则材料诠释了儒家关于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原则:
  2. (2) 概括说明第三则材料中“君子、小人之异”,并加以评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②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③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1. (1) 材料①中“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忠”是指,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指待人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即“”。
  2. (2) “怨”是我们常见的情绪。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我们该如何处理人际交往中的“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事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17.21)

2)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2.5)

  1. (1)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礼与孝的关系
  2. (2) 孔子为什么严厉责备宰我“不仁”?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中国史学著作浩如烟海,著作体例丰富多样,其中《左传》 为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纪传体著作,《战国策》 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著作,《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 B . 《论语》 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编辑而成,充分 反映儒家以“仁”治国的政治理念,到宋代与《孟子》《大学》《中庸》 合称“四书”。 C . 古人幼时命“名”, 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 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D . 古代男子 20 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后泛指男子20 岁左右的年纪。
下列对本单元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论语》中的语句言简意丰,富有哲理。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等语句内涵深刻,充满智慧,给人以人生的启迪。 B . 《大学之道》文章首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阐明了治国平天下和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论点与论据浑然一体,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C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了“不忍人之心”存在的合理性,并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D . 惠子讲述“五石之瓠”的故事,意在讽刺庄子的学说空洞无用、言之无物;庄子则讥讽惠子学识浅薄,根本不理解他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