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知识点题库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率为50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于.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m/s.(答案均要求保角3位有效数宇)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后,利用光电门和光电计时器设计了一测量一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实验方案.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1. (1) 在滑块中央装有一宽度为L挡光片,将光电计时器装在斜面上的某B点,让滑块中央从斜面A点静止释放,当滑块中央经过斜面上的B点时,装在B点的光电计时器(图中没有画出)记录到挡光片经过B点的时间为△t,于是滑块中央在B点附近的瞬时速度vB就近似为

  2. (2) 要测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出.(写出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

  3. (3) 该小组滑块计算下滑的加速度的表达为.(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对应的符号表达)

  4. (4) 该实验小组实验方案中,由于挡光片有一定的宽度,所以上述的瞬时速度vB实质是

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来.图中标识的数字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 (1)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T=s;

  2. (2) 打标记为4的计数点时纸带的运动速度v4=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小车带动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
  1. (1) 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A . 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 .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 . 刻度尺 D . 秒表 E . 天平
  2. (2) 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 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 .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 (3) 图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A、B、C、D、E五个计数点,测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①  由纸带可判定小车做运动

    ②那么C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当打计数点B时小车的瞬时速率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A、B、C、D、…等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

  1. (1) 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
  2. (2) 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3. (3) 打点计时器打1号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得到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

  1. (1) 计算vF的公式为vF=
  2. (2)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乙图是(选填“电磁”或“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选填“交流4V~6V”或“交流220V”).
  2. (2) 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丙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m/s,物体的加速度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cm.

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将每5个点取做1个计数点,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量得s1=1.20cm,s2=2.61cm,s3=4.00cm,那么小车的加速度a=m/s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2=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m/s2 , 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m/s.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 cm.


某同学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了频率为50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   )
A . 0.01 s B . 0.02 s C . 0.1 s D . 0.2 s
如图所示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哪条纸带的加速度最大 (  )
A . B . C . D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 )
A . 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 .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 . 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 . 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的装置中存在的主要错误是:

  1. (1)  
  2. (2)  
  3. (3)  
如图,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 (1) 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为Δt1和Δt2 , 则小车的加速度a=
  2. (2) 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1. (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①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纸带、细绳、刻度尺。为了完成实验,还需从下列所示实验器材中选取;(填写相应的字母符号)

    图片_x0020_100019

    ②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必须将木板一端垫高               B.小车释放时尽量靠近长木板的滑轮一侧

    C.小车释放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放手   D.实验结束时应先取下纸带后关闭电源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实验中选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纸带上方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1. (1) 实验中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2. (2) 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3)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 . 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B . 连接槽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 . 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
  2. (2) 图1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算出计数点2的速度大小为m/s,并在图2标出(其余计数点1,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大小在图2中已标)(第2、3两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 (3) 作图并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靠近滑轮一端 B . 重物牵引小车运动时只需打一条纸带,并进行数据处理 C . 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第一个测量点 D . 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起点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物体的速度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轻质细线把直径为d的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球心与P点等高,把光电门与光电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其高度与M点等高,用刻度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剪断细线,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通过光电门挡光片的时间测得为 , 从P到M点时间为t,用刻度尺测出P、M两点的高度差为h,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图刻度尺所示的小球的直径d=mm。
  2. (2)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P、M两点间的高度差要稍(填“大”或“小”)一些。
  3. (3) 小球到达M点的速度(用d、来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用t、d、来表示),或(用h、d、来表示)
如图所示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 (1) 按照实验要求应该____。
    A .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 .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 . 同时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
  2. (2) 本实验必须____。
    A . 要平衡摩擦力 B . 要求悬挂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 . 上述两项要求都不需要
  3. (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若A、B、C是所选纸带上依次相邻的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则B点的速度大小vB=m/s,小车的加速度是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