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 知识点题库

【选修3-4】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 B . 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C . 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 D . 系统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 E . 已知弹簧振子初始时刻的位置及其振动周期,就可知振子在任意时刻运动速度的方向
  2. (2)

    如图,半径为R的半球形玻璃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半球的上表面水平,球面与桌面相切于A点。一细束单色光经球心O从空气中摄入玻璃体内(入射面即纸面),入射角为45°,出射光线射在桌面上B点处。测得AN之间的距离为  .现将入射光束在纸面内向左平移,求射入玻璃体的光线在球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光束在上表面的入射点到O点的距离。不考虑光线在玻璃体内的多次反射。

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也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坂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 . a1=0,a2=g B . a1=g,a2=g C . a1=0,a2=2g D . a1=g,a2=2g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机械能守恒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A、B是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C是质量为M的重物,A、B间由轻弹簧相连.A、C间由轻绳相连.在物块B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重物C下放置一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相连.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就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定此时重物C的速度.整个实验中个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操作如下:

(I)开始时,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细绳拉直但张力为零.现释放C,使其向下运动,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出C的速度为v.

(II)在实验中保持A、B质量不变,改变C的质量M,多次重复第(1)步.

①该实验中,M和m大小关系必须满足Mm(选题“小于”、“等于”或“大于”).

②为便于研究速度v与质量M的关系,每次测重物的速度时,其已下降的高度应(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根据所测数据,为得到线性关系图线,应作出(选填“v2﹣M”、“v2﹣”或“v2﹣”)图线.

④根据③问的图线知,图线在纵轴上截距为b,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用题中给的已知量表示).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机械能守恒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A、B是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C是质量为M的重物,A、B间由轻弹簧相连,A、C间由轻绳相连.在物块B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重物C下放置一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相连.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就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定此时重物C的速度.整个实验中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操作如下:

(I)开始时,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细绳拉直但张力为零.现释放C,使其向下运动,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出C的速度为v.

(II)在实验中保持A,B质量不变,改变C的质量M,多次重复第(1)步.

①该实验中,M和m大小关系必需满足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②为便于研究速度v与质量M的关系,每次测重物的速度时,其已下降的高度应(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根据所测数据,为得到线性关系图线,应作出(选填“v2﹣M”、“v2 ”或“v2 ”)图线.

④根据③问的图线知,图线在纵轴上截距为b,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用题给的已知量表示).

如图所示,质量为m1=1kg的小物块P置于桌面上的A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不拴接),轻弹簧左端固定,且处于原长状态.质量M=3.5kg、长L=1.2m的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与水平桌面相平,且紧靠桌子右端.小车左端放有一质量m2=0.5kg的小滑块Q.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P缓慢推至B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时,撤去推力,此后P沿桌面滑到桌子边缘C时速度为2m/s,并与小车左端的滑块Q相碰,最后Q停在小车的右端,物块P停在小车上距左端0.5m处.已知AB间距离L1=5cm,AC间距离L2=90cm,P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1=0.4,P、Q与小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g取10m/s2),求:

  1. (1)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 (2) 小车最后的速度v;

  3. (3) 滑块Q与车相对静止时Q到桌边的距离.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甲、乙两个物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开始物块乙静止,在乙上系有一个轻质弹簧,物块甲以速度υ向乙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A . 甲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等于乙的动量变化量大小 B .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甲的速度为零 C . 当乙的速度最大时,甲的速度为零 D . 当乙的速度最大时,甲的速度水平向右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A相同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A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B与A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B . 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C . 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D . 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连接,且m、M及M与地面间接触光滑,开始时,m和M均静止,现同时对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 , 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对于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B . 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M各自的动能最大,此时系统机械能最大 C . 在运动的过程中,m、M动能的变化量加上弹性势能的变化量等于F1、F2做功的代数和 D . 在运动过程中m的最大速度一定大于M的最大速度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m的小球B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质量为m的小球A以初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接着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运动,过一段时间,A与弹簧分离,设小球A、B与弹簧相互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 (1) 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A球的速度;

  2. (2)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 (3) 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B两球的速度.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2.0 kg的物块A、B紧挨着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块A的左侧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100 N/m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开始时,两物块压紧弹簧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物块B在水平外力F(图中未画出)作用下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与A分离,已知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 (   )

A . 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大小为12 cm B . 物块A,B分离时,所加外力F的大小为12 N C . 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所用的时间为0.4 s D . 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时,物块A的位移大小为0.04 m
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在这一过程中A始终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释放A的瞬间,B的加速度为0.5g B . C恰好离开地面时,A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C . 斜面倾角α=45° D . 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振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振动过程中(   )

A .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mgA B . 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的动能总和保持不变 C . 物体在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mg D . 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g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的两小物块中间连接有劲度系数 的轻质弹簧(与物块栓接),整个装置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底端有固定挡板。对物块A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大小 的力,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撤去外力F,g取 ,则(  )

A .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A沿斜面上升 B . 当物块B与挡板刚要分离时,物块A克服重力做功为 C . 物块B离开挡板前,弹簧一直对物块A做正功 D . 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块A的动能最大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与竖直面内的粗糙倾斜轨道平滑衔接,一个质量 的小物块在A处压缩一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不拴接。用手挡住小物块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 ,放手后小物块向右运动脱离弹簧,沿倾斜轨道向上运动到最高点C,已知C点离水平轨道的高度 ,斜面轨道的倾斜角度为 ,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物块经过B点的机械能损失,g取 。求:

  1. (1) 小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大小
  2. (2) 小物块与粗糙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3. (3) 小物块第二次滚上斜面的最大高度
如图,光滑水平面与竖直面内光滑圆形导轨在B点相接,圆形导轨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1将一端拴住的弹簧压缩至A点后静止释放,小球1获得向右速度并脱离弹簧,之后恰好能经过导轨最高点C,并从B点向右滑出与静止在D点的小球2发生弹性碰撞。碰后小球2以速度v水平抛出,恰好在E处无碰撞沿斜面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斜面倾角为37°,sin37° = ,cos37° = 。求:

  1. (1) 压缩弹簧至A点的弹性势能Ep
  2. (2) D点到E点的水平距离x;
  3. (3) 当小球2水平抛出的速度v = 时,小球2的质量m2
如图所示,一游戏装置由安装在水平面上的固定轻质弹簧、竖直圆轨道(在最低点 分别与水平轨道 相连)、斜轨道 组成,各部分平滑连接。游戏时,滑块从斜轨道 端点 由静止释放,沿斜轨道下滑经过圆轨道后压缩弹簧,然后被弹出,再次经过圆轨道并滑上斜轨道,循环往复。已知圆轨道半径 ,滑块质量 且可视为质点, ,滑块与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滑块与其它轨道摩擦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若某次游戏时释放点 距地面高度为

  1. (1) 求滑块第一次通过最高点 时对轨道的压力;
  2. (2) 求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3. (3) 通过计算分析滑块是否会脱离轨道,若脱离轨道,请求出脱离轨道时距离地面的高度,若不脱离轨道,请确定出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固定)上方的 点, 点到斜面的距离 等于弹簧的原长 ,弹簧另一端与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连接。在斜面上移动滑块至 点,使弹簧处于水平状态。现将滑块从 点由静止释放,滑块沿斜面运动到 点正下方 点,该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块运动到 点时的加速度为 B . 滑块经过 点时的速度大于 C . 滑块经过 点时的速度最大 D . 滑块从 点运动到 点过程中动能的增量比从 点运动到 点过程中动能的增量小
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在B点平滑相接,轨道半径 ,一质量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后恰能通过最高点C作平抛运动。已知小滑块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 ,AB的长度L=2m,g=10m/s2

  1. (1) 求小滑块通过最高点C时速度 的大小;
  2. (2) 求弹簧压缩至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 (3) 保持(2)中的弹性势能不变,仅减小半圆形轨道半径的大小,则轨道半径多大时小滑块从最高点C飞出后的水平位移x最大,x最大值为多少?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半径 的光滑半圆轨道 与高 的粗糙圆弧轨道 (小于四分之一弧长)由一条光滑水平轨道平滑连接。在水平轨道上,轻质弹簧被a、b两小球挤压(不连接),处于静止状态。同时释放两个小球,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a、b两小球的动能,且a球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A,b球恰好能到达粗糙圆弧轨道最高点B。已知a球质量为 ,b球质量为 ,求:(g取

  1. (1) a球经过半圆轨道的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2. (2) b球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3. (3) 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质量为0.5kg的滑块(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时接触轻弹簧,滑块滑至最低点c后,被弹回的最高点为b点。已知ab=0.6m,bc=0.4m,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块下滑经过b点时的动能为 J B .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J C . 从c点到b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为 J D . 从a点到第二次到达b点的过程中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