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 知识点题库

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 .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 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有弹力 B . 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C . 一个物体的重心只有一个,且重心可以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D . 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大小F/N

0

0.49

0.98

1.47

1.96

2.45

弹簧总长x/cm

6

7.16

8.34

9.48

10.85

11.75

  1. (1) 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5、6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图线.

  2. (2) 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3. (3)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中帆板船的帆与船身成37°角,今有垂直于帆,大小为400N的风力作用于帆面上,则船在前进方向上获得的推力为 N,在船的侧面所受的推力为 N.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物体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 mgsinα B . μmgscosα C . μmgtanα D .
如图所示,物块M左侧与轻弹簧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开始时物块M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现在对M施加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向右的水平拉力F,直到M开始向右运动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水平面所受摩擦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弹簧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水平面所受摩擦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均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B . 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 C . 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 D . 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
用水平力F拉着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t=0时刻起水平力F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到t1时刻F减小为零.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  )

A . B . C . D .
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4N和7N,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它们的合力最大是12N,最小是3N B . 它们的合力的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C . 它们的合力作用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D . 求几个力的合力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关于两个大小一定的力的合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个力的合力总大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力 B . 两个力的合力至少比原来的一个力大 C . 合力的大小随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D . 合力的大小介于二力之和与二力之差的绝对值之间
用图示方法可以测定木块M与长木板N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一个木块M放在长木板N上,长木板N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N以速度υ匀速运动,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3

A . 木块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B . 木块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 . 长木板N以3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也等于T D . 若用3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3F
用苔藓球养出来的绿植,吊在空中也能养,养成别致的景观。如图用麻绳将苔藓球盆栽悬挂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盆栽本身就有重力,其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 . 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C . 盆栽所受的重力与麻绳对盆栽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 麻绳对盆栽的拉力与盆栽对麻绳的拉力是同一种类的力,都是弹力
为了测量黑板擦背面与讲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将讲桌一端垫高,桌面与水平面形成一倾角为a = 15°的斜面(已知sin15° = 0.26,cos15° = 0.97),黑板擦可在桌面上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该同学用手机拍摄黑板擦的下滑过程,然后解析黑板擦下端视频记录的图像,记录黑板擦下端图像的7个计数点0、1、2、3、4、5、6,测量六个时间间隔内的距离分别为:s1= 5.81cm,s2= 7.62cm,s3= 9.40cm,s4= 11.21cm,s5= 13.79cm,s6= 14.21cm,时间间隔t = 0.25s。(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0m/s2
  1. (1) 由题目所给数据,求黑板擦经过计数点2时的速度v2= m/s;

  2. (2) 根据表格数据做出v—t图像,并判断表中给出的数据,误差比较大(填v1、v2、v3、v4、v5),应该剔除;

    计数点

    1

    2

    3

    4

    5

    速度(m/s)

    0.27

    0.41

    0.50

    0.56

  3. (3) 黑板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如图所示,两个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紧挨着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A、B接触面与水平面成θ,A、B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开始A、B都静止,现施加一水平推力F,使A、B向右加速且不发生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则 一定小于 B . ,则 一定小于 C . ,则F不能超过 D . ,无论F多大,A,B都不会相对滑动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B .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 . 一个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D . 两个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是否相等,取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搬运货物。轻绳跨过固定在天花板上A点的光滑定滑轮后系在等高的B点,将质量为m的货物用光滑小钩悬挂在A、B间的绳上,AC、A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轻绳的拉力 B . 人对地面的摩擦力 C . 若将系绳的B端向左缓慢移动,人仍能保持静止状态 D . 若将系绳的B端向正下方缓慢移动,人仍能保持静止状态
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重力加速度 ,细绳的质量不计。则(   )

A . 物块B受到斜面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下 B . 斜面体C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C . 斜面体C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D . 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如图所示,两个小孩分别用力共同提着一桶水,水桶静止。若水桶的重力为 , 则(   )

A . 水桶所受的合力为0 B . 水桶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C . 的大小可以都为 D . 的大小可以都为
一位同学采用将两弹簧测力计秤钩钩住相互牵拉的方法,来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实验前他先将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正向悬挂后校正零点。在实验中他发现:当两个测力计沿竖直方向牵拉时(如图甲所示),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相等。经过研究他了解到,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上端固定在测力计的外壳上, 弹簧的下端连着拉杆,指针栓套在拉杆上,拉杆的另一端连接着挂钩。若将测力计外壳和提环称为外壳组件,将弹簧、拉杆、指针和挂钩称为弹簧组件。关于该同学在实验中出现的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于A测力计外壳组件的重力不能忽略,导致A测力计的示数比A测力计对B测力计的拉力大 B . 由于A测力计弹簧组件的重力不能忽略,导致A测力计的示数比A测力计对B测力计的拉力大 C . 由于B测力计的外壳组件重力不能忽略,B测力计的示数比B测力计对A测力计的拉力小 D . 由于B测力计的弹簧组件重力不能忽略,B测力计的示数比B测力计对A测力计的拉力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测量弹簧弹性势能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有:上端带有挡板的斜面体、轻质弹簧。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总质量为m)、光电门、数字计时器、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d;

②弹簧上端固定在挡板P上,下端与滑块不拴接,当弹簧为原长时,遮光片中心线通过斜面上的M点;

③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上的N点,并与数字计时器相连;

④压缩弹簧,然后用销钉把滑块锁定,此时遮光片中心线通过斜面上的O点;

⑤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O、M两点间的距离x和M、N两点间的距离l;

⑥拔去锁定滑块的销钉,记录滑块经过光电门时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

⑦保持x不变,移动光电门位置,多次重复步骤④⑤⑥。

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图像为图乙所示的一条倾斜直线,求得图像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

  1. (1)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有____
    A . 选择宽度较小的遮光片 B . 选择质量很大的滑块 C . 减小斜面倾角 D . 增大光电门和M点距离
  2. (2) 滑块在MN段运动的加速度,滑块在M点的动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用“m、d、x、k、b”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