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题库

让一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s后听到石块落水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距离最接近(   )
A . 10m B . 20m C . 30m D . 40m
如图所示,轨道NO和OM底端对接且 。小环自N点由静止滑下再滑上OM。已知小环在轨道NO下滑的距离小于轨道OM上滑的距离,忽略小环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轨道各处的摩擦因数相同。若用a、f、v和E分别表示小环的加速度、所受的摩擦力、速度和机械能,这四个物理量的大小随环运动路程的变化关系如图。其中能正确反映小环自N点到右侧最高点运动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一质量m=2.0kg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7°的足够长固定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画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

图片_x0020_100016

  1. (1) 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 (2) 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3) 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第1秒内和第3秒内位移相同 B . 前4秒内位移为零 C . 第2秒末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 D . 第1秒末物体的加速度改变方向
A,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A,B 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 t=8s 时,两物体相遇 C . 相遇前,t=4s 时两物体距离最小 D . A,B 两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的物体不能被选作参考系 B . 蹦极时,蹦极者感觉大地扑面而来,是以蹦极者自己为参考系 C .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为参考系的 D . 生活中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洛阳牡丹甲天下。每年的牡丹花会期间,王城公园是最佳赏花处之一、公园里的游乐设施也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图片中的项目是激流勇进,该项目的轨道由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平滑连接组成。载有游客的小车由轨道的最高点无初速度滑下,假设小车在倾斜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进入水平轨道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轨道的倾斜部分长度为10m,小车进入水平轨道减速运动2m后速度为零。若小车在倾斜轨道的加速度大小为a1 , 在水平轨道的加速度大小为a2 , 在倾斜轨道的运动时间为t1 , 在水平轨道运动的时间为t2 , 则(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a1: a2 = 1 : 6 B . a1: a2 = 6: 1 C . t1: t2 = 1 :5 D . t1: t2 = 5:1
如图所示,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两端各拴接一个物块A和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 mA=1 kg,物块B的质量为 mB=3 kg,轻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现对物块A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使A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0.4s,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图片_x0020_100015

A . t = 0时,弹簧的形变量Δx0 = 0.4m B . 0~0.4s内,F的最大值F = 45N C . 0~0.4s内,F的最小值F = 15N D . 0~0.4s内,物块A上升的距离xA = 0.4m
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后,立即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总时间为t。若物体以速度v0匀速通过AB之间,所用时间也为t,则(  )
A . v=2v0 B . C . D .
如图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图。 一汽车驶入ETC车道,到达O点的速度 ,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点时速度减至 ,并以 的速度匀速通过 区。 已知 的长度 ,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求:

  1. (1) O、M间的距离x。
  2. (2) 汽车从O点到N点所用的时间t。
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 . 0~ 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C . 0~ 时间内,丙、丁两车在 时刻相距最远 D . 0~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如图甲所示装置由置物架、运动箱、轻绳、轻质滑轮和配重等构成,该装置能够使运动箱呈现4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向下加速、减速和向上加速、减速。轻绳左端固定在置物架的顶端,绕过轻质滑轮,与装有不同质量沙子的塑料袋所构成的配重1和配重2连接,配重1和配重2之间通过一段轻绳连接。运动箱由透明箱体、重物、电子秤、固定的手机等组成,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手机拍摄电子秤的示数变化,同时可利用相关软件将拍摄到秤的示数同步投影到屏幕上。已知配重1和配重2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 不计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 (1) 运动箱及内部所有物体的总质量用m表示,则m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2. (2) 若运动箱及内部所有物体的总质量为m,其中重物的质量为 ,将运动箱拉至置物架的底板上由静止释放,运动箱向上运动过程中手机拍摄的电子秤的示数先后为 ;求:
  3. (3) 在问题(2)中,运动箱向上运动的总时间为t,求运动箱从置物架的底板由静止释放后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均为0.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B . 物体通过OA所用时间为0.5s C . 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 D . CD之间的距离为5m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室经常用的一种仪器,某次实验中用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
  1. (1) 下面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应选4V-6V的直流电源 B . 因为要测速度,所以需要使用秒表测时间 C . 小车运动到木板带有滑轮的一端时,应先取下小车上的纸带,再关电源。 D . 释放小车时,小车的初始位置要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2. (2) 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点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电源的频率为50Hz,测得x1=1.20cm、x2=2.42cm、x3=3.62cm、x4=4.80cm,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m/s,该小车的平均加速度是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是着陆器拍到的画面,甲图的巡视器和背景都是清晰的,乙图的巡视器模糊而背景是清晰的,据此分析着陆器拍照时(  )

A . 甲、乙两图巡视器都静止,都以月面为参考系 B . 甲图巡视器静止,以月面为参考系;乙图巡视器运动,以巡视器为参考系 C . 甲图巡视器静止,以月面为参考系;乙图巡视器运动,以月面为参考系 D . 甲图巡视器运动,以巡视器为参考系;乙图巡视器运动,以月面为参考系
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精彩纷呈,运动员可以通过冰壶刷摩擦冰壶前方的冰面来控制冰壶的运动。在某次练习中,A壶与B壶在水平冰面上发生了对心碰撞(碰撞时间不计),碰后运动员立即用冰壶刷摩擦B壶前方的冰面,刷冰后B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变小。碰撞前后一段时间内两壶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直线①与直线③平行,且两冰壶质量相等,不计冰壶所受的空气阻力及冰壶的旋转,求:

  1. (1) 0~1s内A壶的位移:
  2. (2) 碰后B壶的加速度;
  3. (3) 图像中横坐标的比值。
在同一水平高度(足够高)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A球,同时以初速度v0=10m/s水平抛出B球。已知两球质量相等且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A、B球在空中运动1s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
A . 1: B . 1:1 C . :1 D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参考系是为了描述运动引入的,所以只能以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B . 第一秒末到第二秒初的时间间隔是一秒钟 C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D .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物体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位移为所需的运动时间为 , 速度的变化量为 , 紧接着发生相同的位移对应的运动时间为 , 速度的变化量 , 已知。物体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对应的速度变化量为 , 紧接着位移为对应的速度变化量仍为 , 求:

  1. (1) 甲的加速度以及甲在第二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与在第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之差;
  2. (2) 乙的加速度以及乙在位移内的运动时间。
质量为2kg的物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的动能Ek与其发生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1m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B . x=3m时物块所受的拉力大小为6N C . 在前4m位移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25J D . 在前4m位移过程中物块所经历的时间为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