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力 知识点题库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 则                   (  )

A . 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 , 滑块将下滑 B . 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 , 滑块将减速下滑 C . 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 , 拉力大小应是2mgsinθ D . 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 , 拉力大小应是mgsinθ
一辆汽车停在路面上,下列关于汽车和路面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C .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D .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地面没有发生形变
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轻质弹簧,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为8cm,挂上10N的钩码,指针所指刻度为10cm,此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

A . 150 N/m B . 100N/m C . 200N/ m D . 500 N/m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 B . 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C . 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 D . 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滑道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第二次由C滑到A,小滑块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两次运动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 , 而末速度大小相等.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两次运动的初速度(   )

A . v1>v2 B . v1<v2 C . v1=v2 D . v1、v2大小无法比较
用等效替代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3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本实验中“等效替代”的含义是      

    A . 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 . 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 .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 . 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 (2) 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秤,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此时弹簧秤的指针如图2所示,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N和F2=N.

  3. (3) 图3中的F与F′两力中,是F1 , F2合力的理论值,是F1、F2合力的实验值.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着光滑斜面的方向将一块所受重力为5N的木块匀速向上拉,这时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是3N,则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为(   )

A . 2N B . 3N C . 4N D . 5N
跳高运动员分别采用如图所示的跨越式、剪式和背越式过杆姿势过杆,重心最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   )

A . 跨越式 B . 剪式 C . 背越式 D . 以上均不正确
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杆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 , 那么(  )
A . f1方向竖直向下,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 B . f1方向竖直向上,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 C . f1为静摩擦力,f2为滑动摩擦力 D . f1为静摩擦力,f2为静摩擦力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1拉物体向前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向前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f1和f2的关系为(  )

A . f1> f2 B . f1< f2 C . f1=f2 D . 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水平面上向左撞向弹簧,当滑块将弹簧压缩了x0时速度减小到零,然后弹簧又将滑块向右推开。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过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

A . 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减速运动 B . 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加速运动 C . 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 D . 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弹簧形变量 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片_x0020_25

A . B . C . D .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 (2) 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B.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C.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

    D.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弹簧两端各系一轻细的绳套,利用一个绳套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的绳套用来悬挂钩码。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钩码静止时相应的弹簧总长度𝐿,再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𝑥,并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图片_x0020_100009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𝐹/𝑁

0

0.5

1.0

1.5

2.0

2.5

弹簧的总长度𝐿/𝑐𝑚

13.00

15.05

17.10

19.00

21.00

23.00

弹簧伸长的长度𝑥/𝑐𝑚

0

2.05

4.10

6.00

8.00

10.00

  1. (1) 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描出了其中5次测量的弹簧弹力大小𝐹与弹簧伸长的长度x对应的数据点,请把第4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点描绘出来,并作出𝐹 − 𝑥图线。
  2. (2) 根据(1)中所得;𝐹 − 𝑥图线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的总长度成正比 B . 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 C .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约为25𝑁/𝑚 D . 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测量弹簧的长度时,需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侧量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 B .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 C . 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 D . 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垂直
保持分力F1与F2的夹角α不变(α≠180°),当F2的大小、方向不变,现增大F1 , 则合力F的大小(   )
A . 一定增大 B . 可能增大 C . 可能减小 D . 可能不变
某同学用实验来验证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平面内,将一个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下端,橡皮条的自然长度为GE,用两个测力计拉动小圆环到达O点,小圆环受到两个拉力F1、F2 , 橡皮条受到的拉力为F0 , 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7

  1. (1) 此时要记录下拉力F1 , F2的大小,并在白纸上标出,以及O点的位置。
  2. (2) 在本实验中,不必要的操作是:(_________)
    A . 选用轻质小圆环 B . 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校零 C . 撤去F1 , F2 , 改用一个测力计拉动小圆环时,仍使它处于O点 D . 用两个测力计拉动小圆环时,要保持两个测力计的拉力互相垂直
  3. (3) 下图中的F’是用一个测力计拉小圆环时在白纸止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则在F与F’中,方向一定沿GO方向的是:

    图片_x0020_100018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一木块受到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的作用,当力F逐渐增大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和力F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若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中 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的质量可表示为 B . 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 C . F小于 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与斜面底边垂直且沿斜面向上 D . F大于 后木块做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 .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 C . 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D . 不接触的两物体间也会有弹力
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地球附近就存在重力场。若用定义电场强度的方法来定义“重力场强度”,即地球附近某点的“重力场强度”为放在该点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比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的大小与放在该点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B . 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的大小与放在该点物体的质量无关 C . 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的大小与放在该点物体的重力成反比 D . 某点的“重力场强度”的大小与放在该点物体的重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