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知识点题库

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2H2O(g)===2H2(g)+O2(g) H1
Cl2(g)+2H2(g)===2HCl(g) H2
2Cl2(g)+ 2H2O(g)===4HCl(g)+O2(g) H3
H3H2H1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H3=H1+2H2  B . H3=H1+H2  C . H3=2H1+H2  D . 2H3=H1+H2 

金属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

(l)在0.2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混合液中含溶质MgCl2的物质的量为 

②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l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将8.0克氧化铜粉末,溶解于2L某浓度的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同时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①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实验室有时用KClO3和浓HCl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3↑+3H2O,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若有6mol Cl2生成,反应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有 mol HCl被氧化.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生产硝酸的过程如下:
  1. (1) 以氮气、氢气为原料合成氨

    ①下列措施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是(填选项序号)

    a.选择适当的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及时分离生成的NH3d.升高温度

    ②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若容器容积恒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 ,则N2的转化率a1=

    若容器压强恒定,达到平衡状态时,N2的转化率为a2 , 则a2a1(填“>”、“<”或“=”)

  2. (2) 以氨气、空气为主要原料制硝酸.

    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NO(g)+O2(g)⇌2NO2(g)△H>0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t2、t4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

    a.在t1~t2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t2时,采取的措施一定是升高温度

    c.在t3~t4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在t0~t5时,容器内NO2的体积分数在t3时值的最大

  3. (3) 硝酸厂常用如下2种方法处理尾气.

    ①催化还原法:催化剂存在时用H2将NO2还原为N2

    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

    N2(g)+2O2(g)=2NO2(g)△H=+67.7kJ/mol

    则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碱液吸收法:用Na2CO3溶液吸收NO2生成CO2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C(s)+O2(g)=CO2(g)△H1=﹣393.5kJ/mol

2)CH3COOH(l)+2O2(g)=2CO2(g)+2H2O(l)△H2=﹣870.3kJ/mol

3)H2(g)+ O2(g)=H2O(l)△H3=﹣285.8kJ/mol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焓变)为(   )

A . +488.3kJ/mol B . ﹣488.3kJ/mol C . ﹣244.15kJ/mol D . +244.15kJ/mol
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主要的能源.
  1. (1) 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已知:H2(g)+Cl2(g)=2HCl(g)△H=﹣a kJ•mol﹣1;E(H﹣H)=b kJ•mol﹣1 , E(Cl﹣Cl)=c kJ•mol﹣1 , 则:E(H﹣Cl)=
  2. (2) 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3(g)+Cl(g)=ClO(g)+O2(g)△H1 , ClO(g)+O(g)=Cl(g)+O2(g)△H2 ,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则反应O3(g)+O(g)=2O2(g)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1

  3. (3) 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CH4、石墨和H2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求由石墨生成甲烷的反应热.已知:

    ①CH4(g)+2O2(g)═CO2(g)+2H2O(l)△H=﹣a kJ•mol﹣1

    ②C(石墨)+O2(g)═CO2(g)△H=﹣b kJ•mol﹣1

    ③H2(g)+ O2(g)═H2O(l)△H=﹣c kJ•mol﹣1

    则反应C(石墨)+2H2(g)→CH4(g)的反应热:

    △H=kJ•mol﹣1

    又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T△S可作为反应方向的判据,当△H﹣T△S<0时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填“低温”、“高温”)

  4. (4) 有图2所示的装置,该装置中Cu极为极;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下列各项对△H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 2K(s)+2H2O(1)═2KOH(aq)+H2(g)△H1 , 2Na(s)+2H2O(1)═2NaOH(aq)+H2(g)△H2 , 则△H1>△H2 B . Mg(s)+2HCl(aq)═MgCl2(aq)+H2(g)△H1 , Ca(s)+2HCl(aq)═CaCl2(aq)+H2(g)△H2 , 则△H1>△H2 C . H2(g)+Cl2(g)═2HCl(g),H2(g)+Br2(g)═2HBr(g)△H2 , 则△H1>△H2 D . 2Fe(s)+3Br2(g)═2FeBr3(s)△H1 , 2Fe(s)+3Cl2(g)═2FeCl3(s)△H2 , 则△H1<△H2
                 
  1. (1) 广州亚运会“潮流”火炬内熊熊大火来源于丙烷的燃烧,丙烷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请在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或“-”

    图片_x0020_45

    ②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③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1 mol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1 455 kJ热量。若1 mol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共放出1 645 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2) 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

    ①P4(s,白磷)+5O2(g)=P4O10(s) ΔH1=-2 983.2 kJ·mol-1

    ②P(s,红磷)+ O2(g)= P4O10(s) ΔH2=-738.5 kJ·mol-1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填“高”或“低”)。

已知:①C(s)+H2O(g)=CO(g)+H2(g)  ΔH=-akJ·mol-1

②2C(s)+O2(g)═2CO(g)△H=-220kJ•mol1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96 kJ·mol-1和462kJ•mol1 , 则a为(   )

A . -332    B . -118    C . +350    D . -130
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回答下列问题:
  1. (1) CuCl的保存方法是
  2. (2) 已知:Cu(s)+Cl2(g)=CuCl2(s) △H1=-218.8kJ/mol

    2Cu(s)+O2(g)=2CuO(s)   △H2=-310.6kJ/mol

    4CuCl(s)+O2(g)=2CuCl2(s)+2CuO(s) △H5=-177.6kJ/mol

    写出CuCl2分解为CuCl和Cl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 (3) CuCl在含一定浓度Cl-溶液中会部分溶解,存在如下平衡:2CuCl(s) Cu2++CuCl2- △H <0,溶液中c(Cu+)和c(CuCl2 )的关系如图。

    ①上述反应在B点的平衡常数K=

    ②使图中的A点变为B点的措施可以是

  4. (4) 利用CuCl难溶于水的性质,可以除去水溶液中的Cl-

    ①除Cl-的方法是向含Cl-的溶液同时加入Cu和Cu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已知:Cu+Cu2+ 2Cu+ K =7.6×10-7;Ksp(CuCl)=2.0×10-6。通过计算说明上述除Cl-的反应能完全进行的原因

    ③若用Zn替换Cu可快除Cl-速率,但需控制溶液的pH。若pH过低,除Cl-效果下降的原因是

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研究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重点。

在催化剂存在下用H2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反应如下:

反应Ⅰ: CO2(g)+4H2(g)  CH4(g)+H2O(g)    ΔH1=-164.0kJ·mol-1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    ΔH2=+41.2kJ·mol-1

已知:①H2O(l)=H2O(g) △H=+44.0 kJ·mol-1 ②H2的标准燃烧热为-285.5 kJ·mol-1

  1. (1) CH4的标准燃烧热△H= kJ·mol-1 。一定温度下反应Ⅱ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S0(填>、<或=)。
  2. (2) 一定条件下,T℃时若在体积恒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发生上述反应,将物质的量之和为5mol的H2和CO2以不同的投料比进行反应。相关的变化关系见图Ⅰ; a、b 表示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c、d分别表示CH4和CO的体积分数。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表示H2的平衡转化率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C.由图可知,在该实验中,当 =4时,甲烷产量最高


    D.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甲烷的平衡产率

    ②计算T℃ 下CO 的产率趋于0 时,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K=

  3. (3) 若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CO2只发生反应Ⅱ,测定相同时间时不同温度下CO2的转化率,已知测得T4时反应刚好达到平衡。请画出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2所示曲线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4. (4) 溶于海水的CO295%以HCO3-形式存在。工业上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可从海水中提取CO2。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
已知:(1)胆矾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1kJ/mol;(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42—(aq) ΔH=-Q2kJ·mol-1;(3)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则Q1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
A . Q1>Q2 B . Q1Q 2 C . Q1<Q2 D . 无法确定
已知:H2O(g)=H2O(l)△H1=-Q1kJ•mol-1(Q1>0)

C2H5OH(g)=C2H5OH(l)△H2=-Q2kJ•mol-1(Q2>0)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1(Q3>0)

若使18.4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

A . 0.4Q1+Q2+Q3    B . 0.5(Q1+Q2+Q3 C . 1.2Q1-0.4Q2+0.4Q3    D . 1.5Q1-0.5Q2+0.5Q3
研究氮氧化物反应机理,对于控制汽车尾气、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1. (1) 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 + O2(g) 2NO2(g) ΔH,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反应①如下,写出第二步反应②的热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的焓变ΔH2用含ΔH、ΔH1的式子来表示): ① 2NO(g) N2O2(g)ΔH1<0,②
  2. (2) 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NH3(g)+6NO(g) 5N2(g)+6H2O(g)△H=-1811.63KJ/mol;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它相条件同时,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产生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49

    ①在催化剂A的作用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脱氮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据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300℃之前,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增大,300℃之后温度升高脱氮率逐渐减小(催化剂均末失效),写出300℃之后脱氮率减小的原因是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请在图中补充在催化剂B作用下脱氮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图片_x0020_100050

  3. (3) 工业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的NO2和NO常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现有平均组成为NOx的NO、NO2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没有气体剩余,则:

    ①x的取值范围为

    ②反应后溶液中n(NO2)︰n(NO3)=。(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4. (4) 电解法处理氮氧化合物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新思路,原理是将NOx在电解池中分解成无污染的N2和O2除去,如图示,两电极间是新型固体氧化物陶瓷,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由传导O2 , 电解池阴极反应为

    图片_x0020_100051

已知反应H2(g)+ I2(g) 2HI(g),1 mol H2完全反应放出a kJ的热量,依据下表数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化 学 键

H—H

I—I

断开1 mol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kJ)

b

c

A .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 断开1 mol H-H 键和1 mol I-I 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 mol H-I 键所需能量   C . 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为(a+b+c)kJ D .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和2 mol I2 , 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
硫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种煤炭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成固定下来,但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aSO4(s)+CO(g) CaO(s)+SO2(g)+CO2(g)    ΔH=+210.5 kJ·mol-1

    CaSO4(s)+CO(g) CaS(s)+CO2(g)      ΔH=-47.3 kJ·mol-1

    反应CaO(s)+3CO(g)+SO2(g) CaS(s)+3CO2(g)  ΔH=kJ·mol-1

  2. (2) 图1为在密闭容器中H2S气体分解生成H2和S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图1中压强p1、p2、p3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理由是

    计算温度T1、压强p1下(N点)平衡常数Kp。(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 (3)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

    ①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2,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②据图2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

    A.加了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缩小容器体积     D.增加SO2的物质的量

    选考题(请从20、21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回答下列问题。
  1. (1) I.研究CO2与CH4转化为CO与H2,对缓解燃料危机,减少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已知:①2CO(g)+O2(g)=2CO2(g)ΔH=-566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ΔH=-802kJ•mol-1

    则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ΔH=kJ•mol-1

    II.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2097456132

  2. (2) 仪器A的名称是
  3. (3) 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4. (4) III.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21346692

    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 (5) 铅蓄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连接外加直流电源的(填“正”或“负”)极,充电时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 (6) 实验室用铅蓄电池做电源,用石墨电极电解400mL饱和食盐水,产生0.02mol Cl2 , 电解后所得溶液pH为(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此时铅蓄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为mol。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H=-92kJ·mol-1。若断开1mol 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形成1mol H-N键释放的能量为391kJ,则断开1mol N≡N键须(   )
A . 吸收946kJ能量 B . 放出946kJ能量 C . 放出618kJ能量 D . 吸收618kJ能量
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 B . 1molC(石墨)和1molCO分别在足量O2中燃烧,全部转化为CO2 , 前者放热多 C . C(石墨)+CO2(g)=2CO(g) ΔHH1H2 D . 化学反应的ΔH , 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化学链燃烧是利用载氧体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基于 载氧体的丙烷化学链燃烧技术原理如图所示。

空气反应器与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分别如下: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1在(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
  2. (2) 反应2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3. (3)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 和适量的 发生反应1,达到平衡时测得气体压强为

    ①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至原来的2倍且不再改变,达到新的平衡时,气体压强

    ②当 的质量不变时,(填“能”或“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若达到平衡之后,保持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充入少量 ,平衡(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之后, 的平衡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4) 在一定温度下,总压强恒定为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丙烷和氨气的混合气体以及足量 ,只发生上述反应2(氨气不参与反应),测得丙烷的平衡转化率与投料比 的关系如图所示。随着投料比 增大,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的原因是

我国科学家利用Fe2Na3/红紫素催化剂实现CO2还原制备CO,利用可见光催化还原CO2 , 将CO2转化为增值化学原料(HCOOH、HCHO、CH3OH等) ,这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CO2资源化有效途径。
  1. (1) 已知几种物质的燃烧热(ΔH)如表1所示:

    表1

    物质

    HCHO(g)

    H2(g)

    燃烧热(ΔH)/(kJ · mol-1)

    -570. 8

    -285. 8

    已知:H2O(g)=H2O(l) ΔH =-44 kJ ·mol-1。 

    CO2(g)+2H2(g) HCHO(g)+H2O(g) ΔH =kJ·mol-1

  2. (2) 在一定温度下,将1 mol CO2(g)和3 mol H2(g)通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 HCOOH(g) ,测得不同时刻容器中CO2的体积分数[φ(CO2)]如表2所示。

    表2

    t/min

    0

    10

    20

    30

    40

    50

    φ(CO2)

    0.250

    0.230

    0.215

    0.205

    0.200

    0.200

    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3. (3) 将n(CO2) : n(H2)=1 :4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同时发生反应1和反应2。

    反应1:CO2(g)+H2(g) CO(g)+H2O(g) ΔH1= +41.2kJ·mol-1

    反应2:CO2(g) +3H2(g) CH3OH(g)+H2O(g) ΔH2<0。 

    在不同温度、压强下,测得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如图1。0.1 MPa时,CO2的转化率在600 ℃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4. (4)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g)和n mol H2(g) ,仅发生(3)中的反应2。实验测得CH3OH的平衡分压与起始投料比[]的关系如图2。

    ①起始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8p kPa,若10 min时反应到达c点,则0~10 min内,v(H2)=mol·L-1· min-1

    ②b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 (用含 p的表达式表示)(kPa)-2。(已知:用气体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为Kp,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 (5) 我国科学家开发催化剂,以惰性材料为阳极,在酸性条件下电解还原CO2制备HCHO,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 (6) 我国学者探究 了BiIn 合金催化剂电化学还原CO2生产HCOOH的催化性能及机理,并通过DFT计算催化剂表面该还原过程的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3所示(带“*”表示物质处于吸附态)。试从图3分析,采用BiIn合金催化剂优于单金属Bi催化剂的原因:;BiIn合金催化剂优于单金属In催化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