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 物质的制备 知识点题库

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NaHSO3溶液



 制乙炔的发生装置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除去SO2中的少量HCl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 B . 快速制备和收集一定量的氨气 C . 分离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D . 直接蒸发氯化铁溶液获得氯化铁晶体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d,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

B

CO2

4mol•L1NaOH溶液

C

Cl2

饱和NaCl溶液

D

NH3

热的浓的NaOH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观察到产生黑色沉淀 B . 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C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溶液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D . 向油脂中加入NaOH溶液再蒸馏,提纯油脂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图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 . 用图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2C2O4•2H2O固体 C . 用图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 . 用图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要求填空:

  1. (1) 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③
  2. (2) 设V(Cl2)/V(CH4)=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的取值范围是
  3. (3) D装置中的石棉上均匀附着KI粉末,其作用是
  4. (4) E装置的作用是       (填编号).
    A . 收集气体 B . 吸收氯气 C . 防止倒吸 D . 吸收氯化氢
  5. (5) 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
  6. (6) 装置E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的主要成分是(填编号)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E.CCl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泥浆中泥沙是溶质,水是溶剂

②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③凡是分散质能通过半透膜的分散系即属于胶体

④通过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④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利用Ca(OH)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溶液

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

B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Ksp(BaSO4)<Ksp(CaSO4

C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A . A   B . B   C . C   D . D
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a

试剂b

试剂c

装置

A

验证非金属性:S>C>Si

稀硫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B

制备纯净的氯气

浓盐酸

MnO2

饱和食盐水

C

检验溶液X中含有CO32-

盐酸

溶液X

澄清石灰水

D

除去Na2CO3中的Na2SO4

氯水

混合物

NaOH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 (1) 如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2. (2) 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 , 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3. (3) 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

    (方案2)用如下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l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4. (4) 导管a的主要作用是
  5. (5) 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填选项序号)

    a.CCl4   

    b.H2O  

    c.NH4Cl溶液  

    d.

  6. (6) 若m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为(用含V、m的代数式表示)。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 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 B .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 .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 . 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
某课外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氯气并探究其相关性质(夹持设备已略)。

  1. (1) 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白粉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3. (3) 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①、②、③依次放入(选填表中字母)。

    a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

    b

    干燥的有色布条

    硅胶

    湿润的有色布条

    c

    湿润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干燥的有色布条

    d

    湿润的有色布条

    无水氯化钙

    干燥的有色布条

  4. (4) 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之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则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大于碘。
  5. (5) 有同学提出该实验方案仍有不足,请说明其中的不足及后果。

    ;②

           
  1. (1) I.固体A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探究固体A的组成,设计并完成如实验:

    已知:固体B是一种单质,气体E、F都是G和另外一种气体组成。

    请回答:

    组成A的四种元素是,气体E是

  2. (2) 固体A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蓝色溶液D和乙醇反应可获得固体A,同时还生成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 溶液的反应,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进行实验:制备SO2 , 将SO2通入 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酸性溶液和白色沉淀。

    SO2通入 溶液中,得到无色酸性溶液和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5. (5) 若通入 溶液中的SO2已过量,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从工业废钒中回收金属钒既避免污染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某工业废钒的主要成分为V2O5、VOSO4和SiO2等,如图是从废钒中回收钒的一种工艺流程:

图片_x0020_1106167673

  1. (1) 为了提高“酸浸”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两种)。
  2. (2) “氧化”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写出流程中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为预估“还原”工序加入H2C2O4的量,需测定“酸浸”液中VO 的浓度。每次取25.00mL“酸浸”液于锥形瓶用amol/L(NH4)2Fe(SO4)2标准溶液和苯代邻氨基苯甲酸为指示剂进行滴定(其中VO →VO2+),若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平均为bmL,则VO 的浓度为mol/L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一种从阳极泥(主要成分为 Cu、Ag、Pt、Au、Ag2Se和Cu2S等)中回收 Se和贵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该工艺中萃取与反萃取原理为:

易与 Ag+形成配离子: ,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焙烧”产生的SO2与 SeO2的混合烟气可用水吸收制得单质 S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酸浸氧化”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3. (3) “反萃取剂”最好选用(填化学式)溶液。
  4. (4) “溶浸”中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已知 ]
  5. (5) “滤液IV”中含有 Na2SO3 , 则“还原”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滤液 IV”可返回“溶浸”工序循环使用,但循环多次后,银的浸出率会降低,原因是(试用平衡原理解释)。
碘酸钾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高锰酸钾、碘化钾为原料制备碘酸钾,实验流程图如下:

已知:

a.KIO3是一种白色晶体,加热至560℃开始分解,不溶于乙醇。

b.KIO3在水中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4.7

6.2

8.1

12.2

18

25

32

c.滤液a中不含锰元素。

请回答:

  1. (1) 滴入乙醇需适量,理由是;当观察到, 停止滴入乙醇。
  2. (2) 步骤II,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等多步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为得到较大的KIO3晶体颗粒,宜用冰水浴快速冷却结晶 B . 宜用热水洗涤 C . 停止吸滤时,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 D . 步骤II改为加适量乙醇、抽滤、洗涤、干燥,也可得到产品晶体
  3. (3) 产品碘酸钾的纯度测定方案如下:准确称取适当质量的产品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取25.00 mL该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1.5 g碘化钾,用5 mL盐酸酸化,盖紧塞子,置于避光处3 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少许淀粉溶液。平行滴定三次,计算产品的纯度。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若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则测定的结果(填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刻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看到有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固体遇水产生

B

将X溶液滴在KI淀粉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 溶液,溶液变红

的氧化性一定比 的强

D

向2支均盛有2mL相同浓度的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KCI、KI溶液,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有黄色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用下列装置和试剂制取相应气体,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A

试剂B

A

制Cl2

浓盐酸

Fe2O3

B

制NH3

浓氨水

CaCl2

C

制NO2

稀硝酸

Cu

D

制SO2

浓硫酸

Na2SO3

A . A B . B C . C D . D
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下列从分类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铁丝过量时产物为FeCl2 B . 实验②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 C . 实验①、②涉及化合物均为电解质 D . 实验③发生化学变化,最终得到的分散系为胶体
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在化合物中常以价或价存在,其中CoCl2易溶于水。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取(CH3COO)2Co(乙酸钻)并验证其分解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同学用Co2O3与盐酸反应制备CoCl2·6 H2O,其实验装置(必要夹持仪器已略去)如下:

    ①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由CoCl2溶液制取干燥的CoCl2·6 H2O,还需进行的操作有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等。

  2. (2) 乙同学利用甲同学制得的CoCl2·6 H2O在醋酸氛围中制得无水(CH3COO)2Co,并利用下列装置检验(CH3COO)2Co在氮气氛围中的分解产物。已知常温下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

    ①装置E、F用于检验CO和CO2 , 其中盛放PdCl2溶液的是装置(填“E”或“F”)。

    ②装置G的作用是;E、F、G中的试剂均足量,若观察到I中氧化铜变红,J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K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③通入氮气的作用之一是

    ④实验结束时,先熄灭D和I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关闭弹簧夹,其主要目的是

    ⑤若乙酸钴最终分解生成固态氧化物X、CO、CO2、C2H6 , 且,n(X):n(CO):n(CO2):n(C2H6)=1:4:2: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