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点题库

与两次鸦片战争相比较,甲午中日战争最大的特点在于(  )

A . 战争的性质和战争的强度 B . 清政府宣战的方式和战争中的策略 C . 战争结束的方式和缔约双方的立场 D . 战争反映的时代特点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毛.泽东曾经总结“1840年起,几乎世界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的原因是

A . 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 . 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 . 中国的近代化尚未起步 D . 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20世纪初,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说:“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手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段谈话的背景最可能是

A .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 B .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 C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 D .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
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 .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 .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 . 九一八事变之后
下列事件按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②外国军队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扎

③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①③ D . ③②①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该材料表明
①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②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

③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④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国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

A . 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 . 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 . 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 . 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乙未以后,北洋新军肇建,维新运动大起,革命运动亦萌芽于海外,而戊戌、庚子之变继起于中枢”。材料中的“乙未”应指(   )

A . 1894年 B . 1895年 C . 1898年 D . 1901年

了解历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漫画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表述最能体现漫画内涵的是(注:图中文字为“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

A . 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 B . 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D .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A . 赔款 B . 割地 C . 开通商口岸 D . 开设工厂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

A . 邓世昌的部队 B . 义和团 C . 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D . 李宗仁的部队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  )

A . 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创造了条件 B . 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C .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要求
谭嗣同在1896年《有感》中写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有感于(  )

A .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 . 《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全岛割让给日本 C . 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 . 开辟新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 . 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B . 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 . 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D . 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图片,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邓世昌              刘永福              张自忠

A . 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 B . 近代中国的制度革新 C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 .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19世纪末,一位外国军事考察员沿长江考察中国的海域情况,请问他最远可以到达那里

A . 汉口 B . 九江 C . 宜昌 D . 重庆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口号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政府腐败,激起人民反抗 B . 清政府已变成帝国主义的朝廷 C . 人民群众迷信鬼神 D .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激化
某同学想做一个有关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与这一课题没有直接联系的参考资料是(  )

A . 《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 . 光绪皇帝褒奖邓世昌而撰写的祭文 C . 徐骧民团的骨干名单 D . 有关刘永福黑旗军台湾伤亡的报告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 . 《黄埔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中法马尾战争 C . 中日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