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点题库

下列哪项不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

A . 工业革命的发展 B . 资本主义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C . 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D . 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
下列是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列宁”、“四月提纲”、“攻打冬宫”,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

A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 . 巴黎公社革命 C .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 . 俄国十月革命
“在确定的日期内,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国际性的示威游行,这样,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城市,在规定的同一天,劳动者都能向执政当局提出要求:用法律限制工作日不得超过八小时……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这一决定出自(    )

A . 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B .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 C . 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D . 共产国际成立大会
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 《独立宣言》的颁布 D . 十月革命的胜利
有评论者说“俄国的革命来的太迅速了。3月份刚刚取沙皇政府而代之的临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步了沙皇政府的后尘。”临时政府迅速地步沙皇政府的后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它没有改编沙皇旧军队建立自己的武装 B . 它未阻止列宁等领导人回到彼得格勒 C . 它继续沿用沙皇政府的外交政策 D . 它没有满足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因素包括(    )

①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确立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在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文中的“号召”旨在(    )
A . 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 . 希望与临时政府分享权力 C . 通过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D . 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巴黎公社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B . 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C . 领导层在重大政策上犯了严重错误 D . 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尚未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材料主要说明(    )
A . 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B . 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C . 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 . 一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下列是某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四月提纲”“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B . 巴黎公社革命 C . 二月革命 D . 十月革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期间的一次集会上,一个士兵说:“我们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俄国人只要一息尚存,是决不放弃革命的。”

材料二: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材料三:攻打冬宫的起义部队向冬宫进发,爬过木柴堆成的街垒,踩到原来守卫在这里的士官生丢弃的枪支,发出胜利的欢呼,狂涛怒潮般的人群拥进冬宫…...脚下的人行道上堆积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规所发的两枚炮弹击中冬宫屋檐时崩碎的泥灰,这是冬宫受到炮击时唯一的损失。

  1. (1) 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 (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苏东剧变后,俄罗斯出现否定十月革命的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结合上还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1918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这一规定(  )
A . 促使苏俄开始所有制变革 B . 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 C .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 .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A .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 .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 . 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D . 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佣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  )
A . 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 B . 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 C . 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D . 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各种天才设想,这些设想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包括(  )

①圣西门 ②黑格尔 ③傅立叶 ④欧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民在战争中所受的灾害和痛苦是难以设想的,但是我们不应当、也没有任何理由对将来悲观失望。千百万人在忍饥挨饿,千百万人在战壕中牺牲性命,他们不但在受苦受难,而且也在聚集力量,思索大战的真正原因,锻炼自己的意志,他们对革命有了愈来愈清楚的认识。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群众的不满愈来愈增长,风潮、罢工、游行示威和抗议战争的运动愈来愈激烈。对于我们这就是保证,保证反对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一定会在欧战以后到来。

——摘自1916年列宁在伯尔尼国际群众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布尔什维克始终认为必要的工农革命,已经成功了。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一个绝无资产阶级参加的我们自己的政权机关。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俄国历史的新时期从此开始了。

——摘自列宁在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对当时形势发展的不同认识。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时期列宁的历史功绩。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样式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A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 “二月革命”的爆发 D . 十月革命的胜利
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在1867年的《资本论》中写道: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只能向那些不发达国家显示其未来的景象。……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1858年马克思曾写信给恩格斯表达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

马克思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动工人们,他将知识活动各种尝试结合起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毛.泽东先生年谱(节选)

年份

大事记

1893年

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02年

在家乡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

1910年

考入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此期间受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

1911年

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期间,受同盟会影响,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

1918年

湖南师范毕业。得到李大钊等人帮助,开始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

1919年

读到《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

1920年

至信给蔡和森等,信中表明已接受马克思列主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1921年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

1月—2月,考察湖南长沙等五县农民运动,高度关注农民问题。

8月7日,汉口会议后,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0月,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

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决议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根据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推动青年毛.泽东思想发生转变的时代背景,以1925—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著述为视角,简述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中国化”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世界文学”概念的提出(   )
A . 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B . 不利于菱非拉国家和民族文学的发展 C . 实现了各地文学风格的趋同 D . 体现了生产力与文化发展的辩证统
20世纪初的沙俄正处在一片混乱中:工人的游行示威和罢工活动蔓延全国,学生的抗议和罢课活动也愈加频繁;农村地区时而发生的农民暴动使得时局更加严峻。这一骚乱(   )
A . 是政府改革不彻底的产物 B . 表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人心 C . 打断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D . 使俄国政府放弃了在亚洲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