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知识点题库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发现了下列一组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应该是 (   )

A .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B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 . 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 .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 . 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 . 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

A . 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B .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C . 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 . “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 . 中国的崛起构成了对美国霸主地位的严峻挑战 B . 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 C . 美国实力相对下降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D . 美国已经放弃推行建立单极格局的政策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 . 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 . 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 . 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 . 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A .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 . 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竞争力 C . 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经济“冷战”对手 D . 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新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 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单极世界 B .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增强 C .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国家实力决定的 D . 世界政治多极化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某学者认为“帝国在政治上生来就是不稳定的,因为下属单位几乎总是喜欢享有更大程度的自治。而且这些单位的那些反对派精英几乎总是抓住机会采取行动以取得更大程度的自治。从这个意义上说,帝国不会被攻克,而只会分崩离析。”这说明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 . 反对派势力的强大 B . 地方势力的发展 C . 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弊端 D . 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Z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材料三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旧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特点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三关于当今世界格局有何共识?材料二中基辛格认为决定世界秩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加利认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亨廷顿认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

A . 文明的多样性维护世界的稳定 B . 文明的融合是和平的最好保障 C . 多极化趋势避免文明间的冲突 D . 单极世界构建易触发世界大战
某论文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 .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C . 世界经济多元化的趋势 D . 欧洲、日本的重新崛起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 (1) 指出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二战结束至今,大国发展与区域发展、全球发展一直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7月,联邦议院通过一项决议求根据《基本法》的规定缔结《欧洲联盟条约》,以建立“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超国家联盟机构”,并使之具有必要的权力,以达到欧洲的经济统一、共同的外交政策、各国人民的权利平等等目标。

——(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  戴高乐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期间(1958—1969年)的外交措施(部分)

1960年,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

1960年,法属非洲殖民地有14个国家独立(当年总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

1963年,《法德合作条约》签订;

1964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呼吁各国也承认新中国;

1964年,访问拉美,号召拉美反对美国霸权;

1965年,反对美国干涉越南;

1966年,致函美国总統约翰逊,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站在阿拉伯国家立场上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

——据(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整理

材料三  英国脱欧虽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的特定历史文化传统和近年来卡梅伦政府玫策失当使然,但同时也是欧盟面临的深刻合法性危机的反映。欧洲一体化之初,其合法性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确立起来的:其一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梦魇的基础上通过国家间的联合实现长久和平;其二是通过一体化安排促进市场开放和经济增长;其三是通过福利国家改造和克服激进民族主义挽救民族国家。

——AlanMilward,TheEuropeanRescueoftheNationState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德国对欧政策的核心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作此抉择的主要因素。
  2. (2) 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执政期间法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些措施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的主要外因。
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历史是要把过去的事件整理为有先后次序的因果关系。下表中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因果(   )
A . 经济大危机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B . 苏联解体 两极对峙结束 C . 工业革命 鸦片战争 D . 武昌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
下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漫画。结合所学,推断当时的日本(    )

A . 经济上开始超越美国 B . 凯恩斯主义左右了产业变革 C . 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D . 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的经济关系
下表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大国关系。

1960年

荚国组织了欧洲自由貿易联盟(英国、瑞典、邦威、丹麦、奥地利、瑞士和葡萄牙),称为“外七国”,以区别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内六国”。

1962年

英国开始进行谈判,中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内六国”。

1963年

戴高乐拒绝英四的申请。他说,如果让英国及其“外七国”伙伴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

“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

据此推论可知(   )

A . 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 B . 欧洲分裂局面日益加剧 C . 美国领导地位面临动摇 D . 欧美同盟关系趋向瓦解
下图漫画反映的信息较准确的是(    )

A . 俄罗斯在阻挠北约东扩 B . 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东扩 C . 多极化中的“冷战”思维 D . 东西对抗主导国际局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这场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的起源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果维护和追求本国的国家利益是美、苏对外政策最根本的依据和动因的话,那么美苏传统文化的迥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则不仅为美、苏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支撑,而且充当冷战的宣传工具。此外,美苏领导人认识的差异,也是促成冷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马建元《冷战爆发原因剖析》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两极格局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对抗,其中当然也含有美苏争霸的成分。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为第三世界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由于苏联推行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从而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开始衰退;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西欧、日本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从而导致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正式结束。

——摘编自百度文库《世界政治格局》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8分)
有学者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导致此“奇特的混合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发生 B .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霸权失败 C . 国际力量的重新分化与组合 D . 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兴起壮大
有人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称霸世界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种观点(   )
A . 错误.因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制约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B . 错误.因为美国已经放弃了称霸世界的计划 C . 正确.因为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D . 正确.苏联的解体使美国失去了制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