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知识点题库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 . 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 . 国际政治旧秩序已被新秩序取代 C . 在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难以称霸世界 D . 美国完全失去了大国地位
当前局部性的战争比起“冷战”时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 . 霸权主义横行和国际政治力量失衡 B . 地区性冲突由来已久 C . 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 D . 西方大国的暗中指使
一次大型的国际会议的宣言是这样描述的:“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为基础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主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的危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这个会议是

A . 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B . 中印外交会议 C . 日内瓦国际会议 D . 亚非万隆会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    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材料三    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J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中俄互办国家年。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特点是参与层次高、活动规模大、涵盖范围广、社会影响深。目的是宣传中俄友好,增强政治互信,增进传统友谊,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迭宕起伏”的原因为哪些?


  3. (3) 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中俄的“传统友谊”。结合材料三,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积极意义。


苏联发行的最后一套邮票俗称“关门票”,内容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四位著名历史学家,“关门票”在这里的含义是(    )

A . 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B . “冷战”结束 C . 苏联在历史上不复存在 D . 美苏关系趋于紧张
据报道,针对有关上海合作组织是东方“北约”的说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表示,上合组织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一个政治、经济、安全方面的合作组织,不具备军事职能,不能和“北约”相提并论。下列对这两个组织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 都是区域合作组织 B . 都是军事联盟组织 C . 都是经济联盟组织 D . 都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联盟组织
《今日美国报》披露:当前,美国平均关税尽管只有3%,但对浓缩澄汁征收的关税为30%,玻璃制品和瓷器为38 % 。美国有300多种反倾销税,还有配额、补贴、法律阻碍、繁文縟竹拖延等手段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不受冲击。这反映出(    )

A . 经济全球化加剧国家间利益的争夺 B . 美国一贯坚持关税保护主义政策 C . 美国竭力主张国际贸易自由化 D . 美国的做法实质是反对经济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    )

A . 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B . 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 .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 . 日本已经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有学者指出,这是座历史性城市,它见证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两极格局的瓦解,国际格局由此进入新时代。该学者所指的这座“城市”是(   )

A . 莫斯科 B . 华盛顿 C . 阿拉木图 D . 彼得格勒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 五大力量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 . 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C . 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 . 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    )

A . 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 B . 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C . 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D . 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 . 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 . 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 . 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 . 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A . 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 B . 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 . 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D . 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有人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主宰世界。”能支持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俄国实力衰落 B . 美国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挑战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 . 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 . 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D .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从世界局势演变的过程看,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世界大战的爆发 B . 各国的经济水平 C . 各国的国家制度 D . 各国实力的对比以及这种对比是否发生变化
据IMF统计,2008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48%.超过美国的22.5%。201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当中是居首位的,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这可以说明(   )
A . 人民币成为世界支付货币 B . 美元不断贬值丧失支付能力 C .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引擎 D . 美国经济下滑逐步退出世界
某同学在探究二战后的条约时,阅读到如下内容:《______》由《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组成。《____》应该是(   )
A . 《北大西洋公约》 B . 《友好互助条约》 C .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D . 《欧洲联盟条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 . 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 . 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 . 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 . 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l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欧元地位的确立 B . 各国民族意识增强 C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 . 两极格局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