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知识点题库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 . 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 . 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C . 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

A .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观察下列图表.指出1895——1900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 清政府放宽了对设厂的限制 B . 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 C . 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 . 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 .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 .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 .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 .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苑书义在《中国近代史新编》中记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如此选择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 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 . 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C .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 . 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百年张裕,传奇品质”。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张裕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1997年和2000年张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发行并上市,2002年7月,张裕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最具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名牌进军的16家民族品牌之一”。

请回答:

  1. (1) 从创建到20世纪80年代,张裕葡萄酒公司这一民族工业的传统品牌,经历了哪几次主要发展机遇?简述每次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

  2. (2) 张裕已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最具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名牌进军的16家民族品牌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就张裕葡萄酒公司如何进一步走向世界,和在国际市场上打造民族工业的强势品牌方面,请你提几点建议。

下图左是汉阳铁厂的高炉,图右是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和缫丝机。这两个企业的共同点是(  )

①使用机器生产②产品走向市场③建于通商口岸④完全私人投资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③④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他们的指导观念大体上是从儒家政治观念的武库中拣来的,在内容上是复古的。他们的模式来自中国的历史,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民的物质……有缺陷之处。”据此,材料中“他们”的实践是(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 进行政治制度变革 D . 创建继昌隆缫丝厂
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0余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商办企业的投资额儿乎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3倍。此时商办企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B . 清朝政府扩大税源的需要 C .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尹宝云教授在《现代化的通病》一书中写道,在任何国家里,现代化进程都是一个充满激烈的矛盾冲突、利益斗争和社会动荡的痛苦过程,这些问题的出现意味着社会在变化和发展,意味着静态的、停滞的传统社会结构正在解体。

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对尹宝云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从中国近代史中选取事例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尹宝云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者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丝织品的内销量折合生丝从5.06万担增至5.49万担,增长8.5%;外销量则由0.44万担增至2.21万担,增长了402.3%。这种情况( )

A . 阻止了列强对华丝织品倾销 B . 为维持贸易顺差提供了条件 C . 对民族丝织业的发展有利 D .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窃以古无久而不敝之法,惟在办事之人同心协力,后先相继,日益求精,不独保境息民,兼可推悟新意,裕财足用。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规画如此之远,拓地如此之广,岂非其举国上下积虑殚精,人思自奋之效乎?中国在五大洲中,自古称最强大,今乃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若不稍变成法,于洋务开用人之途,使人人皆能通晓,将来即有防海万全之策,数十年后主持乏人,亦必名存实亡,渐归颓废。惟有中外一心,坚持必办,力排浮议,以成格为万不可泥,以风气为万不可不开,勿急近功,勿惜重费,精心果力,历久不懈,百折不回,庶几军实渐强,人才渐进,制造渐精,由能守而能战,转贫弱为富强,或有其时乎?是天下臣民所祷祀求之者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4

  1. (1) 根据材料,概括李鸿章的思想主张。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李鸿章是怎样实践他的这一主张的?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 . 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 . 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 . 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 . 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浙江富商徐申如积极投资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主要创业活动如下表

由此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897年

与他人合资创办裕通钱庄,资本4万两,成为当地第一家钱庄

1913年2月

与他人集资银元20720元,创办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为浙江省最早兴建的火力发电厂之一

1917年

与人合办捷利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市内电话

A . 裕通钱庄的创办,说明了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 裕通钱庄的创办,反映了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C . 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预示了当时的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D . 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表明了在当时中国电话开始成为日用品
苏州的地方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前,沪上未有纱厂,苏地盘门外苏纶纱厂亦未兴筑,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直到1894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13.39%。“穿洋布的主要是城镇商人和富裕阶级,穷苦的城市贫民和乡下居民都穿土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B .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 .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D . 人们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含义是(    )
A . 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 . 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C . 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 .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中国近代第一批产业工人产生于(  )
A . 洋务企业 B . 外商企业 C . 民族工业 D . 封建的手工作坊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说:“强盗们(在圆明园)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为此,大清国士大夫(  )
A . 开始投资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 开展了洋务运动 C . 支持义和团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D . 掀起了“实业救国”运动的高潮
经济史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经济史时,编制了以下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表明(    )

时间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土布消用棉纱(土纱+洋纱)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土布消用洋纱(万担)

2.5

3.5

143.4

比重(%)

0.40

0.56

23.42

A . 中国民族纺织工业不断发展 B .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 . 洋纱取代土纱充斥中国市场 D . 列强对华输出资本获取收益
如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这表明(   )

创办者身份

企业数量

资本额占比

官僚、士绅

47家

67%

买办

7家

7.2%

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

89家

20%

A . 买办创办的企业规模最大 B . 甲午战争后民族企业幵始出现 C . 民族企业投资主体多元 D . 官僚资本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