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知识点题库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 .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 . “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C . “遗其体而求其用” D .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 . 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 . 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 D . 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洋务运动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表现在(  )

A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企业 B .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C . 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D .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

A . 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 . 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 . 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在此基础上,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制定了《重工业建设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利建设计划》《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
A . 加紧聚集全国物力围剿工农红军 B . 自主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 着手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来袭 D . 积极回应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
1842—1880年,中国进口以鸦片.棉布为主,出口以丝.茶为主;1881—1910年,棉布在进口贸易中的重要性超过鸦片,丝.茶出口的重要性下降。影响晚清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 B .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 C . 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 . 西方国家侵华方式的变化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说明开平煤矿  (    )

A .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 . 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C . 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D . 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中英《南京条约》第10 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应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

A . 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 .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 . 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 . 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

A . 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 . 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 . 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 . 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866年郭嵩焘建议:“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即能与争胜无疑矣。”这表明郭嵩焘主张(    )

A . 提高洋务企业效益 B . 建立官商合办企业 C . 抵制列强轮船运输 D . 发展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统治者推行复古主义思想 B . 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C .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
据下图可以推知,在鸦片战争后清朝(    )


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A . 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政府的财政税收收入锐减 C . 小农经济已快速走向解体 D . 政府调整了财政税收政策
近代中国某学校“由洋文而及中学共须八年,馆中学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此学校创办者的政治派别应该属于(    )
A . 地主阶级洋务派 B . 地主阶级抵抗派 C .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    )
A .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B .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 . 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 D . 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
A . 社会性质 B . 中外关系 C . 政局和政策 D . 群众觉悟
张謇的大生纱厂于1899年建成投产,后来又创办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等,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业为主的大生集团。大生集团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 洋务运动的办厂诱导 B .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C . 列强放松对中国侵略 D . 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

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 .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 .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 .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 .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
A . 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 . 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 . 利用列强向中国输出的资本 D . 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