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启蒙运动 知识点题库

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思想基础是源于下列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

A . 洛克 B . 霍布斯 C . 孟德斯鸠 D . 狄德罗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 . 天赋人权 B . 主权在民 C . 君民共主 D . 民贵君轻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建立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我们现在中国的奋斗目标。下列哲学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是

A . 社会契约论——建立法制社会 B . 文明每前进一步,社会对抗和不平等就加深一步 C . “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D . 生存权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利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

A .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 B .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 C . 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 D . 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
思想的演进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

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2. (2) 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材料二中卢梭对“人”的认识有何发展?
  3. (3) 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即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传统观念变化不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试从经济、政治思想和自然方面加以说明。

  2. (2) 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在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举一例说明。

  3. (3) 概括分析说明同一时期欧洲变化巨大、中国变化较小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 (4) 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提出“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论,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崇。关于这位思想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B . 他指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C . 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 . 他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的统治者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

    差异的原因。(7分)

  2. (2) 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4分)

  3. (3)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3分)

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定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引文表明他主张(    )
A . 君主立宪 B . 人民主权 C . 社会契约 D . 三权分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尤其是君主之宪思想、“三权分立”以及“人民主权”理论,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包含了“权利”。“义务”等近代政治内容的“人民”一词,开始作为政治术语而流行。“人民”已经不再是潜惜懂懂糊里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辛亥革命后,其有新含义的“人民”影响更为广泛。

将“人民”本义彻底颠覆的是孙中山先生:“专制国以人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今日我正为共和国,应以人民为主体。”“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君政时代则大权独揽于一人,今则主权属于区民之全体。是四万万人民即今之皇帝也,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上述例句中的“人民”含义与共古义已有很大差异,而孙中山先生对“人民”的解释中,某些人已经不属于“人民”的范畴,这为日后毛.泽东对“人民”的阐释理下了伏笔。

当时,与“人民”表达相同意思的。还有“国民”、“公民”。“参政权问题;凡生息于一国中者,苟及岁而即有公民之资格,可以参与一国政事;是国民全体对于政府所争得之自由也。……然希腊纯然贵族政体,所谓公民者,不过国民中一小部分,而共余农工商及奴隶,非能一视也。罗马所谓公民,不过其都会中之拉丁民族,而其攻取所得之属地,非能一视也。”“卢梭之言曰:‘主权不在于主治者,而在子公民,公民全体之意向,即主权也。社会之公民,常得使用其主权,持以变更现行之宪法,改正古来成法上之权利,皆性所欲’”。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人民”一词流行的原因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概括中外历史上“人民”一词含义的演变趋势。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以来发展了一种政治世俗主义,削弱了其精神凝聚力,卷入了外交和军事纷争;教会信仰的极度虔诚和神灵与经常非宗教的、世俗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士阶层形成了鲜明对照;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此起彼伏,与教皇和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的普世野心针锋相对。

——塔纳斯《西方思想史》

材料二: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事实上,大批群众是被他们中的一个人或多个人领着走的……说社会的进步是由于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上只是在  这个社会已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赋予的。

——亨利·伯格森《道德和宗教的来源》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概括宗教改革发生的社会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这场改革中的核心主张。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认识宇宙方面的伟大理论成果。
  3. (3) 结合材料一,二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相关史实,撰写一篇小论文,评述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00字左右)
有思想家主张把“自主性”还给人类,而且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力量,能够运用自己的智力摆脱不成熟状态,更相信社会能够持续不断进步。这种思想形成于()
A . 智者运动 B . 文艺复兴 C . 宗教改革 D . 启蒙运动
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在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而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应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这反映了(   )
A . 两个人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 B . 人民主权实现途径上的分歧 C . 康德反对人民主权 D . 卢梭更侧重于平等
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的百余年,以英国为发源地、以法国为中心,启蒙运动的思潮狂飙了西方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是自我命名的。牛顿在力学和光学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不仅成了启蒙运动的一个主要思想源泉,而且也提供了启蒙运动的一个主要隐喻:光明。……(18世纪80年代)康德在一篇著名的短文中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最著名的定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状态。”“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译者序

材料二:(启蒙哲学)以破坏的方式对待了本身已经破坏了的东西……他们攻击的是什么国家!是大臣和他们的宠姬仆妇的最盲目的统治,于是就有一大群小霸王和游手好闲之辈把掠夺国家的进项和人民的血汗看成一项神圣的权利。……我们看到个人在法律上、政治上毫无权利,在良心上、思想上也同样地毫无权利。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哲人们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的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启蒙运动“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把批判功能与生产(建设)功能结合起来,并且使两者直接地互相转化”。

——[美]彼得·盖伊《我为什么写〈启蒙时代〉》

  1. (1) 据材料,概括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思想的主要源泉。
  2. (2)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6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他所谓的“天下之法”,也就是使天下之人都能“自私”、“自利”,或都能“各得自私、各得自利”之法。

——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他(孟德斯鸠)批评共和政体容易走向“极端平等”,形成许多“小暴君”,“…主张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建立开明君主立宪制,也就是受国家基本法律约束的君主执政。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他盛赞英国的政治制度用法律保障了资产阶级自由发展,使国力日益强盛……

——摘编自王美芝《浅析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二者思想主张产生差异的原因。
如图被称为“住在科尼斯堡的中国人”(康德),他与如图人物(孔子)的相似之处在于(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都希望恢复旧的社会公德和秩序 B . 都重视道德的作用,主张人要克己自律 C . 都主张社会改革,建立新的社会公德 D . 都将理性知识作为宣传思想的核心
梁启超认为: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他们意在(   )
A . 借鉴古代希腊的政治理论 B . 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C . 强调资产阶级的民主诉求 D . 促进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皙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孟德斯鸠说:“假如三角形也有神,那么它的神一定有三条边。”康德说:“人非工具。”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 . 运用理性的标准来理解世界 B . 言论自由无须以法律为前提 C . 借助科学理性反对封建专制 D . 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