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知识点题库

瑞典文学院2009年10月8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穆勒。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穆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下列作品中,与穆勒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

A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 . 《格尔尼卡》 C . 《巴黎圣母院》 D . 《向日葵》
下列人物的言论,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是

A . 德拉克洛瓦:“绘画应该成为视觉的盛宴。” B . 库尔贝:“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C . 贝多芬:“我必须创作,因为我的心头常常感到重压,我必须表达它们。” D . 华兹华斯:“春意盎然的丛林刺激人的心智,让他更具人文情怀,更能区别道德的善恶。”
中外艺术作品风格常有许多相通之处。欣赏下列两幅绘画,它们的相同之处是()

A . 注重写意,抒发个人主观性情 B . 大胆创新,采用夸张与抽象的表现手法 C . 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 D . 托物言志,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
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妙龄少女,有警察认为是一位耄耋老头,甚至有警察认为是一台洗衣机。据此,你认为该画家的绘画风格是(    )


A . 浪漫主义 B . 现实主义 C . 印象派 D . 现代主义
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A . 浪漫主义 B . 现实主义 C . 印象派 D . 现代主义
“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
A . 浪漫主义 B . 现代主义 C . 印象主义 D . 现实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上述画的作者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那样单纯强烈。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作者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材料三:上述画的作者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此画的作者是谁?作品名称是什么?该画家属于哪一画派?
  2. (2) 阅读材料,该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艺术意境?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指出作者的作品不被当时社会认可的原因。
英国的一位诗人,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他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把诗歌的浪漫情愫发挥到了极致。下列艺术作品与这位诗人的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 . 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 . 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 . 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 . 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    )
A .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 .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 . 两极世界格局濒临瓦解
下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探索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 B . 它体现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C . 用几块平面片段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 D . 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使其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有人对近代以来的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马拉之死》大卫

②《拾穗者》米勒

③《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

④《赛纳河之晨》莫奈

A . ①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B . ②是浪漫派绘画作品 C . ③是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 D . ④是印象派绘画作品
20世纪初,一些中国学者和艺术家撰文介绍和评价西方某一艺术形式,认为其审美趋向重视神韵,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相通之处。这一艺术形式应是(    )
A . 印象派绘画 B . 浪漫主义音乐 C . 现代派绘画 D . 荒诞派戏剧
任何美的东西,无论是动物或其他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东西,都需要那些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度量。因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组成的。能体现上述风格的是(    )
A . 《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 B . 《拾穗者》 C . 《镜中的少女》 D . 《日出·印象》
下面是创作于1912年的世界名画——《鸽子与青豆》,其创作风格体现了(   )


A . 浪漫主义   B . 现代主义       C . 印象主义   D . 现实主义
一位艺术家20世纪初所画的静物作品,往往以报纸的一页作为玻璃杯和酒瓶的背景,这页报纸上总是一些反映暴力和道德堕落的悲剧性新闻。这些作品(   )
A . 抒发了浪漫情怀 B . 遵循了写实主义的原则 C . 突出了理性思维 D . 体现现代主义创作风格
“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 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
A . 现代主义 B . 印象派 C . 现实主义 D . 古典主义
图6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

A . 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 B . 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 C . 强调素描的准确性 D . 追求画面严整和谐
下图为西方绘画作品《倚锄的人》,画中的农民扶着锄头,喘着粗气,疲惫得直不起腰来。他那抬起的头和遥望远方的双眼,流露着内心的悲苦和命运的艰辛,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

A . 注重光和影的瞬间变化 B . 突出理性和画面的严整 C . 关注现实,同情劳动人民 D . 强调色彩,画面辉煌瑰丽
下图水塘边的一间小屋被深夜的阴影重重包围,仅有路灯和个别的室内还透着昏黄的灯光,感觉夜已至深,万籁俱寂。可是屋顶上空却是蓝天白云的白昼。该作品(    )

《光之帝国》马格利特(1953)

A . 捕捉了自然界光与色的瞬间 B . 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C . 揭露了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 D . 烘托了向往光明的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