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知识点题库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 . 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 . 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 . 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 . 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二十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 . 电视和电影 B . 铁路与飞机 C . 报纸和广播 D . 网络与漫画
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下列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

A . 《巴黎圣母院》 B . 《蓝色的多瑙河》 C . 《马拉之死》 D . 《安娜·卡列尼娜》
贝多芬一生中写的九部交响曲是其最辉煌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下列作品中属于其创作道路上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     )

A . 《第三(英雄)交响曲》 B . 《第五(命运)交响曲》 C . 《第六(田园)交响曲》 D . 《第九(合唱)交响曲》
贝多芬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与贝多芬音乐创作中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精神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 . 一生饱受贫困、耳聋、失恋的痛苦 B . “从黑暗到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是他的座右铭 C . 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 . 受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影响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

A . 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 . 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 . 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 . 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 . 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 . 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 . 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 . 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梁博和吴莫愁,这两个名字在今年火爆网络与电视,曾经让多少人魂牵梦绕。他们优雅的旋律撼动了多少人的心弦。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体现的电视功能是 (  )
A . 资讯传播 B . 新闻报道 C . 大众娱乐 D . 艺术鉴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西方各国开始进行放映电影的试验。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了最大成就,电影正式诞生。

材料二 电视利用屏幕图像和语言、音乐等作为信息载体,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的优势,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电视和电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电视的特点是什么?
  2. (2) 电视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电视具备了哪些功能?
  3. (3) 你认为电视对高中生的影响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足不出户看奥运。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众达40亿人。

材料二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美元(或100万英镑)的巨额资金。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 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罗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弘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例说明。
  2. (2) 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3. (3) 材料三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例说明。
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   )

A . 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 B . 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 C . 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 D . 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
浙江卫视热播的2013年度《中国好声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众多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与其相关的人和观点成为瞩目的焦点。这说明(   )

A . 电视节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B . 当今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和不断进步 C . 该节目满足了所有人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求 D . 中国的爱情婚姻观又一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它切合美国民众何种心理诉求(  )
A . 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 B . 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 C . 老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感伤 D . 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美国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
A . 电影成为美国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 . 电影是对美国青少年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C . 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 . 电影提升了美国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画面表现的艺术。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片是(   )
A . 《定军山》 B . 《歌女红牡丹》 C . 《难夫难妻》 D . 《故都春梦》
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下列影片的诞生,标志着电影技术最终进入到了“有声电影彩色时代”的是(    )
A . 《城市之光》 B . 《爵士歌手》 C . 《浮华世界》 D . 《玩具总动员》
从诞生之初,电影就离不开技术的支撑,特别是在视觉语言上,技术的革新不断改变着这门艺术的外在呈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从宽银幕到巨幕,从二维到三维,观众从电影中获得的视觉体验在不断升级。这说明技术(    )
A . 引领着电影事业的发展 B . 推动了人类价值观趋向统一 C . 影响了艺术创作的模式 D . 有助于西方文化霸权的巩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
A . 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 . 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 . 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 . 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他既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又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在他31年的短暂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把音乐和诗歌紧密地结合起来,成就了他在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下列选项中,属于他创作的是(    )
A . 《第九(合唱)交响曲》 B . 《春之信念》 C .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D . 《天鹅湖》
1896年,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见下图)上映。影片中一列来自马赛的火车缓缓进站,乘客们正在站台等候。放映总时长55秒。有趣的是,观众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车撞击,紧张地静坐在座位上。这一幕反映了(    )

A . 电影时代已经到来 B . 有声电影开始出现 C . 火车成为法国人必乘的交通工具 D . 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率先在欧洲大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