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知识点题库

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语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B . 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C . 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 D . 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 .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B .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C . 电影的发展历程 D . 电视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以来,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 .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 . 音乐家的不懈努力 D . 人民群众的不断斗争
《世界文化大全》提出,在近现代文学、美术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家。以下历史人物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

①雨果      ②海明威      ③毕加索        ④贝多芬

A . 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
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一项是(  )


A . 《茶花女》 B . 《卡门》 C . 《天鹅湖》 D . 《蓝色的多瑙河》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的银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高尔基

材料二  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总统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即尼克松表现更佳。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艺术兴起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的电视是何时发明的?材料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

  3. (3) 以上两种艺术形式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了《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你认为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

A . 民主主义情感 B . 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 . 民族主义情怀 D . 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1884年11月,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向柏林皇家专利局递交了他的专利申请书,第一页这样写道:“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被看到。”一年后,专利被批准。这项研究成果极大的启发了(  )
A . 格里菲斯 B . 贝尔德 C . 卢米埃尔兄弟 D . 普朗克
1930—1945年,世界电影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大量拍摄抒情影片的电影人转而拍记录片,且由起初的和平反战风格转向支持战争风格。造成此规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电影消费市场发生变化 B . 二战形势发生重要变化 C . 战争加剧世界经济危机 D . 国际盛行和平反战之风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8年,冼星海到达延安,根据地的新生活激发了冼星海蓬勃的创作热情,创作了一批群众歌曲、抒情歌曲、劳动歌曲、儿童歌曲以及室内性艺术歌曲。冼星海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音乐形象,体现革命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此期间,冼星海还开创了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创作。《黄河大合唱》是其诸多作品中的代表作。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个,向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号角,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的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冯文双《浅论冼星海音乐创作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征》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冼星海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冼星海音乐创作的意义。

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    )
A . 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 B . 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 C . 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 D . 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和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由的期待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该音乐属于(  )
A . 浪漫主义 B . 现实主义 C . 古典主义 D . 现代主义
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像馆。”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 . 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 . 农村传统势力强大 D .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05年《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文中作者认为(   )
A . 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 B . 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 C . 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欢迎 D . 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
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并迅速风靡全球。典型的有鲍勃·迪伦的反战歌曲《在风中摇摆》;迈克尔·杰克逊呼吁拯救自然的《我们同属于一个世界》。这表明摇滚乐(   )
A . 广泛传播得益于新媒介的出现 B . 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 C . 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 D . 商业化运作特点突出
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60%以上。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    )
A . 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 B . 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C . 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 D . 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是分层的,“外层带”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中层带”是西方催化或赋予某种形式与方向的古老又全新的历史现象,“内层带”是未受西方文明感染的。根据该学者的观点,考诸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下列各项中基本属于“外层带”的是 (    )
A . 电影 B . 电视 C . 婚礼 D . 祠堂
1956年,王砚香从北京回到山区的供销店工作,他和同伴们长期坚持用背篓为农民送货,同时把农民的农副产品背下山。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红色背篓》公映,“背篓精神”也由此风靡全国。这(   )
A . 反映了艺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B . 倡导了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C . 说明对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D . 展现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听爵士乐,跳摇摆舞,住群居村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并创造了“hip”这个词,这就是嬉皮士文化。关于这种文化产生的主要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
A . 物质生活丰富和传统信仰缺失 B . 美国的民权运动已经取得成果 C . 是文化在特定时期的自我调节 D . 越南战争对美国社会造成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3年是全球青年将流行文化带入新纪元的关键年份。披头士乐队首次亮相英国国家电视台,以一曲《请取悦我》让观众神魂颠倒,新词“披头士热”产生。鲍勃·迪伦在英国广播公司首次参加电视节目秀,当晚他吟唱的《答案在风中飘荡》在随后的反战运动、民权运动中被反复传唱。滚石乐队发行他们首支单曲《Come On》。漫威漫画公司创作了《X战警》。一位叫玛丽·匡特的设计师将连衣裙的下摆裁去了15厘米,或者更长,迷你裙风靡欧美。这是青年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具有塑造社会、商业和文化力量的一年,影响遍及音乐、艺术、时尚、政治、电影、文学、新闻等行业,彻底颠覆当代社会。

——据(英)罗宾·摩根、阿里尔·列夫《1963:变革之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另选一个年份,提炼出一个年度关键词,并运用三个及以上世界史史实予以论证。(要求:年度关键词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