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知识点题库

在下图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两个人争议那么大的原因是

A . 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 . 对农民剥削过重 C . 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 . 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的大地主大官僚最激烈反对的是:

A . 均输法 B . 市易法 C . 方田均税法 D . 青苗法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人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义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人兴十木之役。’丁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 . 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 . 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 . 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 . 政府无偿救济,力求社会公平
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    )

A .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B .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属“恩荫”做官 C . 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      D . 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材料二: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1. (1) 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2. (2) 材料二中三朝收支情况有何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改革的结果怎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今则西戎以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烦,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

材料三 

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从古到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南宋人叶适认为范仲淹实施“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这两项失之“太猛”,以致激起“庸人”的反对;如果范仲淹改革,“先国家之常行,后庸人之重害”“势必民渐”,也许能够成功。

《宋史·范仲淹传》认为:“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模扩大。论者以为不可行。”所以导致新政失败。

现代史学家邓广铭认为由于范仲淹等人在推行新政过程中,几乎可以说是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互相推崇,招致朋党之讥。本就对范仲淹等人有戒心的宋仁宗,最终下决心将范仲淹等人逐出朝廷。“所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他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指朝廷对朋党的防范。

请回答:

  1. (1) 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新政的背景。
  2. (2) 结合材料三观点及所学知识,分析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    )

①这是利用封建国家权力干预经济   ②他限制封建大商人操控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 . ①② B . ① 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 . 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B . 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C . 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 . 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下图为王安石纪念馆(江西抚州),他曾经说:“……举天下之役人人用亩,苟不得其人而行,……。故免役之法成,则民时不夺而民均矣。”他所说的变法措施是(  )

A . 青苗法 B . 募役法 C . 方田均税法 D . 市易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命陛下(宋神宗)为神明主,驱天下士民使守封疆,卫社稷,士民以死徇陛下不敢辞者,何也?以陛下能为之主,以政令均有无,使富不能侵贫,强不得凌弱故也。今富者兼并百姓,乃至过于王公,贫者或不免转死沟壑。陛下无乃于人主职事有所阙,何以报天下士民为陛下致死?”

——《续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

材料二 “诚能御轻重(指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敛散(指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之权,而禁因缘(指勾结)之奸,则何恤于经入(指常规赋税收入)之不足。”

 ——《王安石文集》卷四九

  1. (1) 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存在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2. (2) 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他在变法中是如何实现“御轻重敛散”的?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1. (1)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科举制度特点

  2. (2) 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 . 分散宰相权力 B . 加强皇权 C . 加强军事实力 D . 增加财政收入
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 . 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 . 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C . 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 . 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

A . 青苗法  保甲法 B . 均输法  保甲法 C . 市易法  将兵法 D . 免役法  保马法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

A .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 .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 .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 . 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宋史·范仲淹传》记载:“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增滥,考覆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论者以为不可行。”由上述材料可知,“庆历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改革中用人不当 B . 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C . 改革涉及面太广 D . 改革者优柔寡断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变法和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调任明州(今浙江宁波)鄞县知县。鄞县本是个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的鱼米之乡,居然“旱辄连年”。其缘故固然在于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但王安石进而发现其深层原因则是“吏者因循”,“人力不至”,官吏甚至与豪强勾结,侵占、破坏水利资源。因此,他一方面加强廉政建设,奖惩结合,提拔廉吏;另一方面把抗旱作为第一要务,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民众掀起水利建设热潮。其后鄞县“旱则滴水如油,涝则民居漂没”的问题大大缓减。鉴于鄞县无官学,王安石在这里创建了鄞县县学,并聘请名师主办。为了改变鄞人“信巫而不信医”的状况,他将朝廷颁布的医书《善救方》“刺石,树之县门外左”。当时两浙转运使司厉行损害百姓利益的禁盐之政,王安石拒不施行,且上书转运使为民请命。王安石离任后,民众“常相与传诵其事,指其迹而怀思之”,甚至为其立祠,以祭祀之。

——摘编自张邦炜《王安石的鄞县施政》

材料二:(范仲淹)国家专以辞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三:(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鄞县施政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 (3)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王安石变法中,“起于周之司市(管理市场之官吏),汉之平准……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的法令是(   )
A . 市易法 B . 青苗法 C . 募役法 D . 保甲法
《文献通考》载:“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移、丁口隐瞒、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簿……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此内容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
A . 青苗法 B . 农田水利法 C . 市易法 D . 方田均税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摘编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其主要措施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变法的成效。
  3. (3)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成效的基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