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知识点题库

小说《白鹿原》中,在白鹿村族长白嘉轩的提议下,白鹿村的村民共同出资修造了新的家族祠堂。这反映宗法制
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②尊崇祖先  ③维系亲情  ④嫡长子继承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礼乐制 D . 宗法制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宗法制 D . 礼乐制度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 . 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 .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 . 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 . 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 .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 .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 .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 .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   )

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八政:一曰食(农业生产),二曰货(商品流通),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尚书·洪范》

材料二: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天官》

材料三: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二,综合指出商周时期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态度。

  2. (2)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四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的观点。

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
A .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 . 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 C .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 . 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在周代,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诸侯,诸侯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这一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分封制
周代,天子作为中央政府王室的首脑,对天下有宏观管理权。但从直辖关系来说,天子只辖诸侯而不辖大夫;同样,诸侯只辖大夫但不辖其家臣。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这反映出周代(  )
A . 家国同构而异质 B .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益彰 C . 中央集权遭破坏 D . 宗法制与行政管理互相补充
下图为2014年2月发行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宗法制
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受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
A . 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B . 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统治 D . 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体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期,分封制下的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
A . 中央集权得以确立 B .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了贵族政治 C . 宗法制度开始形成 D . “天下一家”政治理念得以强化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A . 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长诗 B . 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C . 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D . 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 . 幽王荒淫无道 B .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 .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D .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白虎通·嫁娶》记载:“王者之娶,必先选于大国之女。”《左传》也记载了春秋时期齐僖公想把女儿嫁给郑国的世子姬忽,姬忽不敢接受:“人各有偶。齐大,非吾偶也!”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 B . 尊卑有序的纲常伦理 C . 内外有别的阶级划分 D . 等级森严的宗法规则
距今约1万年前,古代中国文明进入新石器时代。那时人们大量使用陶器,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开始从事(   )
A . 原始农业 B . 丝织业 C . 冶铁业 D . 制瓷业
由王室派出官员监察诸侯国的国监制度,是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湖北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的一只青铜簋铭文为“濮监作尊簋”,作器者的身份为周王朝派到濮国的国监。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 .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 强化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C . 体现了西周集权思想的萌发 D . 实现了西周统治长治久安
周公东征胜利后,对殷贵族改用分散迁移的办法,在新征服的商代原有王畿、东方夷族地区和北方戎狄地区推行分封制,分封了大大小小很多的诸侯,以便加强控制,并图谋进一步对东、北两个方向开拓和开发。这表明分封制(   )
A . 维护了贵族利益 B . 拓展了西周疆域 C . 巩固了西周政权 D . 增强了地方实力
殷商时期村落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生产劳作的地方,有的村落有一定规模,设有围墙和大门,宗族族长也居住其间。据此可知村落(   )
A . 选址十分注重自然地理环境 B . 使用周期长,具有稳定性 C . 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 D . 是完善的社会组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