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知识点题库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③最终阻碍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 ④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 .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 .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 .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 .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   )

A . 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 .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 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 .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是孔子(    )

A . 创立儒家学说 B . 编定“六经” C . 提倡“仁”的思想 D . 开创私学
教育在古今中外对于国家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文翁入成都任蜀郡守,“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遂将教育文化置于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摘编自《汉书•循吏传》

材料二: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学费低廉,一年仅需25-30英镑,只相当于牛津和剑桥的1/10,是一所以中产阶级为对象的大学。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

  2. (2) 结合材料二概括伦敦大学的创新体现在哪里?根据材料并结合英国当时社会状况分析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原因。

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    )

A . 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B . 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C . 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 D . 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未定。夫卖兔着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日信,三日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权制独断於君则威。”

——引自《商君书》

材料二: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盐铁论·非鞅篇》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制观点。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舍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上述思想的利弊及其历史影响。

  3. (3) 对于材料二中的结论,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国有史而知兴替,家有谱而世系明”,中华民族历来都有编志、修谱的良好传统。而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中国许多家族都有叙家谱、族谱的习惯。家谱、族谱文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
A . 家国情怀的浸润 B . 宗法制度的延续 C . 分封制度的发展 D . 农耕文化的传承
春秋后期各国都先后进行了“均田分力”、“与民分货”的赋税改革。这些改革(    )
A . 实践了儒家“仁政”思想 B . 促进了小农生产组织形成 C . 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 . 推动了铁犁牛耕技术产生
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嵌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
A .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 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C . 积极应对佛教思想的冲击 D . 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产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    )
A . 小农土地所有制 B . 地主土地所有制 C . 封建政府土地所有制 D . 庄园制
下面是对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的赞誉之词,按工程修建的先后排序是(   )

①“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

②“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因命曰郑国渠”

③“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④“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A . ①③④②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②①④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战国时期魏之所以能“强匡天下,威行四邻”,乃是因为李悝“务尽地力”和“撰

次诸国法,著法经”的结果。李悝的《法经》,今虽不传,但从《晋书·刑法志》中可以得知其内容分为《盗法》《戏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李悝“以为王者之政,奠急于盗贼”,因而把惩罚“盗”“贼”作为封建统治的首要任务,把《盗法》、《贼法》列为《法经》之首。李悝认为“盗贼须劾捕,故著《囚》(原误作“网”)、《捕》二篇。”《杂法》包括惩罚“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违法行为的条文,规定了对于淫乱、赌博、盗窃官府印信、贪污贿赂以及僭越逾制和议论政府法令等的惩治办法。《具法》是“以其律具其加减”,就是根据不同情况,对于犯法者加重或减刑的规定。这部《法经》“商君受之以相秦”;“汉相萧何,更加悝所造,谓九章之律”;“魏因汉律,为一十八篇”;“隋因北齐…唐因于隋,相承不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所著《法经》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悝所著《法经》的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争夺。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四: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回答:

  1. (1)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政治思想,并指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政治主张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3. (3)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思想变革”的名称。如何理解“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了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源自(    )
A . 《老子》 B . 《论语》 C . 《墨子》 D . 《韩非子》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常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并以此作为国家管理基层的主要办法。这一变化说明(   )
A . 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 . 小农经济普遍确立 C . 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 .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B .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C .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D . 教育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自从被先秦儒家奉为“克己复礼”的先驱,周公的形象在古代思想史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备受古君子的推崇。西汉虽然已经逐步确立大一统政治,但对周公“辅幼归政”的故事仍然保持着宽容和好感,汉武帝授意霍光秉政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正因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怀有充分信任,西汉末年,王莽依托周公、居摄行权的举动在当时不但没有遭到强烈反对,反而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然而,历史并没有机械地重演。东汉建立以后,王莽作为汉祀中绝的罪魁祸首自然成为东汉朝廷着力批判的对象。为了恢复汉朝的正统地位、巩固君臣之间的尊卑伦理,东汉政权重新塑造世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的认知。于是乎,周公便完全退居到臣子的位置上,他那些“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在东汉人眼里,他完全成了一位本分忠臣的代表、温柔敦厚的化身。而这样一个全新的周公形象,也成为了东汉政教文化的历史缩影。

——摘编自宋艳萍《汉代画像与汉代社会》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备受古君子推崇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决心推行变法。变法历时二十一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但是,那些受到打击、惩治的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却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死后,商鞅被人告发“欲反”,被秦兵车裂而死。然而正如王充所言:“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材料二: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其推行的新法,正如王安石所言:“修吾政刑,使将吏称职,财谷富,兵强而已。”随着新法逐渐出台、实施,新法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和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王安石被迫两次罢相。1085年,宋神宗去世,司马光出任宰相,改革派官员纷纷下台,最终新法被废除。

——分别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七卷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为例,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历史认识。
【中西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习.平2018年8月21日至22日讲话。

请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炼观点,结合当代中外历史的相关内容加以阐述。(要求:提炼传统文化中某一方面的精神,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当代价值,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