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知识点题库

教育与人才选拔体制的改革关乎国运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数据来源: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材料二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的作法,一律称该类学校的毕业生;“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日本早在1871年就成立了文部省,着手近代教育改革,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学制令》,这个学制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制度,其提出的“全民教育”是当时日本教育的基本方针,之后陆续发布《教育令》和《帝国大学令》,奠定了近代学制。义务教育的实行使教育迅速得以普及,到1907年基本上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达到97%。

——沈红梅、朴凤玉《日本三次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选官制度的变革为视角,解读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发生的变化。

  2. (2) 结合材料,概括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分析这些改革措施所起的积极作用。

  3.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此次教育改革的背景和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教士成为明清之际西方文化输入的首要担当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明末利玛窦开创的“学术传教”(或称“知识传教”)策略所奠定的。以传教士为媒介的西学东渐,其具体的传播渠道主要包括口头传授、译撰中文书籍、携入或自制西洋科学仪器等。当时的译著共成书400余种, 其中科学类占130余种。当时对欧洲科学著作的翻译盛行一时,大部分的西方科学知识通过翻译介绍到中国。

——摘编自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

材料二  康熙之后(十八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的联系竟为中断。雍正元年(1723年)明昭禁教,实际宣布对西方文化绝交。此后的一个世纪,是西方世界变化最大、进步极速的时代,一系列重大事件尽皆出现于此百年之间。而我们全无所知,毫无所感。此间,以英国为首的对华贸易固然仍在继续,但英人所重视的是商业利益,一心想的是通过运销鸦片而多赚取中国的白银,绝不注意文化上的沟通。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材料三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是西学东渐的新阶段。从西学的输入而言,“政治国家与夫哲理之书满街皆是”“日日而言政治学,人人而言政治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据统计,1901—1904 年各书社翻译的西方政治学说专著共66种,1901—1909 年各期刊杂志发表译述文章共127篇。地域从欧美到日本,各种具体法规、法制、各国政治制度的专门著作更是不胜枚举。

——摘编自杨荣《论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教士在华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方文化联系中断的原因及后果。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西学东渐的主要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析这一阶段西学引入的背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梁启超认为“清学是对宋学的一大反动”。他认为,明代学术崇尚心性义理,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学者们开始反时这种治学方法,而向考据实证方面发展。他举了启蒙期的代表人物顾炎武、胡渭、阎若璩来证明其砚点。顾炎武倡导“‘舍经学无理学’之说,教学者摆脱宋明羁勒,直接反求于古经。而若璩辨伪经,唤起‘求真’观念;渭攻‘河洛’《二程之说》,扫架空说之根据;于是清学之规模立焉”。

——摘编自夏联委《梁启超与钱穆对清代学术不同认识之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梁启超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立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人物速写

号“饮冰室主人”,人物速写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新青年》的创办者,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领军人物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创建了“湘军”,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1. (1) 请结合“人物速写”并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填数字序号即可。)
  2. (2) 分别概述这四组人物的派别及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 (3) 上述派别和主张的出现说明了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下图为清政府接受到的一个最后通牒的部分条款,后来写入某不平等条约之中,这一通牒的发布者是(    )

A . 英军 B . 英法联军 C . 日军 D . 八国联军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如图中属于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孙中山说:“其(义和团)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    )
A .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B . 改变了中国的半殖半封社会性质 C . 取得了抗击八国联军的胜利 D . 帮助中国赢得了国家的完全对立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了《地学浅释》;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民约论》。这一变化(   )
A . 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 B . 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 C .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D . 表明士人对传统文化认识趋向理性
下列企业中,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的是(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安庆内军械所

③轮船招商局                 ④继昌隆缫丝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甲午战前十年清朝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为国内自强运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英国有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国内外普遍认为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   )
A . 西方转变侵略手段 B . 日本经济发展缓慢 C . 中国政治比较稳定 D . 中国近代化成效显著
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   )
A . 清朝封建制度  西方先进科技 B . 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 . 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 D . 清朝封建统治  养兵练兵之法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
  3. (3) 材料三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某历史工作者曾发现一标语:“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胡儿:指满洲贵族)拜如寒鸡。”这一标语大致出现子(   )
A . 太平军西征时 B . 太平军北伐时 C . 武昌起义光复武昌时 D . 革命军北伐时
孝感市某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分析如表,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年代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A .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严重压制外商企业发展 B . 甲午战后外资极大地推动民族资本发展 C . 在官办、外资夹缝当中民族资本陷于停滞状态 D .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光绪帝1898年颁布上谕称:“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着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酌核办理。惟须祥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这表明当时(     )
A . 意在以自主开放来应对侵略 B . 吸取庚子事变教训,实施新政 C . 力行改革来推进中国近代化 D . 全面推行开放,维护国家主权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发动舆论战,欧美媒体几乎一边倒,支持日本,美国《纽约先驱报》提出“日中战争是文明对专制之战,日本的作为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论点。这说明(   )
A . 日本明治维新后全盘西化 B . 美日国家利益趋向一致 C . 国际舆论左右战争进程 D . 西方价值观扭曲侵略真相
“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表现出另一套欲求:均田免粮、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 . 新文化运动未深入民众 C . 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D .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
A . 求富救国 B . 实业救国 C . 以商救国 D . 富民救国
日本史料记载一场侵华战争:“先是印度太守哈其痕,从广东领事贤利哑兹托所请,派遣军舰来中国,······军舰二十艘,载大炮百四十门,发自新嘉坡(新加坡),六月十二日达亚玛港,亚玛港在广东香山县南,······十八日将先取中国咽喉要地,发而向(浙江)舟山岛定海。”这场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
A . 《南京条约》 B . 《尼布楚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