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知识点题库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A . 八七会议 B . 遵义会议 C . 中共一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向上海的总领事馆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芮恩斯(1913—1919年在中国的美国外交官)

材料二:今本危急存亡之秋,又有“五四”运动及各省响应。……平民之思潮,乃吾人所立国。……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因势利导。

——《恽代英日记》(1919年7月5日)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再战必亡”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十五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毛.泽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1938年10月)

  1. (1) 材料一中“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是什么?

  2. (2) 材料二表明,五四运动从学生运动向平民运动转化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平民思想产生的背景。

  3. (3) 材料三中“十五个月经验”中最主要的经验是指什么?毛.泽东所讲的“最后胜利”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4. (4) 以上三则材料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政治的主题是什么?

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  )


A . 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 . 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 . 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D .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922年6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上述材料表明中共已经(     )

A .   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B . 受到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 C . 明确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D . 放弃了“一大”制定的中心任务
民国十六年,贵州北伐名将王天培在《宁归歌》里写道:“吾为党国兮,十年有六。三民主义兮,素所钦服。为国革命兮,奔走呼号。……竭尽心力兮,求达目的。”材料表明王天培(  )
A . 盲从三民主义 B . 忠于革命理想 C . 追随辛亥革命 D . 服从国民政府
下列是一些国际著名记者、作家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话语。这一历史事件(   )

斯诺

“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巡回宣传”

索尔兹伯里

“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史沫特莱

“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

安东尼

“是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

①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一大批骨干③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④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内政策有: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国民党意识到(  )
A . 通过联俄改善外部环境 B . 革命成功需要发动民众 C . 改善民生是其首要任务 D . 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性
二大召开前夕,中共党员总数为 195 人;1923 年 6 月三大召开时,党员总数为 432 人,到同年 11 月,

也不过增加了百余人。1925 年 1 月党的四大召开时,全国党员总数约 1000 人,而到同年 10 月中央第三次

扩大会议召开时,已达 3000 人。导致党员人数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 .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 .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 .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4月,红四军政治部在江西南部于都发布了134条标语,主要包括“针对国民党以及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及任务”、“目前时局”、“共产青年团和青年妇女以及商人和工人利益”等等。这些标语的发布(   )
A . 有利于土地革命斗争顺利开展 B . 壮大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力量 C .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 D . 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
1920年,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国民党人即诚邀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长;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就配合共产国际代表,主动邀请国民党人与中共等组成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策划东亚的反帝革命运动。这主要说明国民革命中(   )
A . 国共合作有深厚历史基础; B . 共产国际发挥重要的作用 C . 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 D . 统一战线有利于革命胜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是《复兴之路》部分目录,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民族振兴”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单句子。表4所示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口号(部分)

——整理自刘扬雄《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口号宣传研究》

提取材料中两条以上的口号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依靠其优越的文化、富足经济、军事力量,在东亚保持领袖地位,而朝鲜、琉球、安南、缅甸等周边小国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构成这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不平等,而非如近代西方那样的国家平等,“国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国际法来制约,而是由所谓的封贡体系来支配。封贡体系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观念,并确认一个等级制的世界秩序,中国在其中享有优越地位,安如磐石且不可侵犯。清廷坚持封贡体系不仅适用于亚洲周边国家,也适用于其他想与中国建立关系的西方国家。清廷把西方国家的使节当作藩属国使臣对待,作为内政的一部分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责处理,而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

——摘编自徐中约《l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的纷纷涌入,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闭关政策。清廷中一些比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大臣开始探索在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汀《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1860年,“总理各国事务街门”在京设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征祥出任外交总长,立即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改组外交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1943年蒋介石成功出席开罗会议,并于会后发表《开罗会议宣言》,“中外舆情莫不称颂为中国外交史上空前之胜利”,表明国际体系平等地接纳了中国,中国第一次以一个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外交近代化转型至此基本完成。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交体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说明其与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区别。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    )
A . 反帝反封建 B . 爱国主义 C . 无产阶级革命 D . 追求真理
如图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中所占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以得出(  )

A . 民族工业逐渐陷入绝境 B . 美国企图独占中国市场 C . 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D . 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陈旭麓说:由于共.产.党的领导,新式的农民战争不同于旧式的农民起义;由于农民参加了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又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强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社会基础。该学者的观点说明土地革命(    )
A . 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战争 B . 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C . 与辛亥革命的性质完全不同 D . 忽视与城市工人阶级的联合
1931年国民政府的第一次高等考试,学习西方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上是新的,而在其他方面采取了古代科举的一些方法,最明显的是此次考试采用扃(jiōng)闱制。全体典试委员宣誓就职后,即进入考场,并立即关闭大门,贴上封条,从此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直到考试结果出来发榜以后,才撕下封条,恢复“自由”。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此次考试可谓中西结合,力求公平公正 B . 科举制还依然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C . 用传统选拔人才的方法选拔现代人才 D . 考试流于形式无法体现选拔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和铜钱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货币。

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

从宋到明,中国银矿的产额略呈减少的趋势,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量的十倍。

材料二:美国的白银政策使中国政府陷入白银持续外流、通货紧缩的灾难之中。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宣布中国实行法币政策,主要内容是:(1)确定法币,统一发行。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银元。(2)法币与英镑汇价稳定(3)全部白银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储备金。

材料三:人民币2015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多国家得以将人民币纳入自己的外汇储备。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货币流通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主要背景和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思考人民币国际化有何意义?
在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国米麦自给计划》,强调以技术改进为着重点和突破口,还兼顾发展生产与运销改良。1935年,组建全国稻麦改进所负责具体实施。这些举措(   )
A .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 . 是构建粮食安全体系的有益尝试 C . 旨在应对全民族抗战 D . 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完全胜利
下表为1927年至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统计表。这反映了当时(   )

时间

党员成分所占比例(%)

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军人

其他

1927.4

50.8

18.7

3.1

19.1

8.3

1928.6

10.9

76.6

0.8

6.9

4.8

A . 革命形势空前高涨 B . 革命性质发生改变 C . 统一战线得到发展 D . 革命道路重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