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知识点题库

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下列关于“新阶段”的表述正确(    )

A . 无产阶级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B . 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C .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 彻底否定旧民主主义革命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有关秋收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1927年“八七会议”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B . 这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 . 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 D . 起义中毛.泽东决定进军山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进行了多次学制改革,逐步引领教育走向近代化。

材料一  1904年1月,清政府推出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人主持修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农历癸卯年,史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明确设定了各类学堂及其培养目标。如表所示:

各类学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高等小学堂

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以童年皆知作人之正理,皆有谋生之计虑为成效

普通中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选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底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高等学堂

以教大学预备科为宗旨;以各学皆有专长为成效大学堂,通儒院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

实业学堂

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

初级师范学堂

拟派充高等小学堂及初等小学堂二项教员者入焉。以习普通学外,并讲明教授管理之法为宗旨;以全国人民识字日多为成效

优级师范学堂

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以上项二种学堂师不外求为成效。

普通中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选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底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 摘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  1922 年 9 月,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对提案稍作修改后,提交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再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制改革案》,于同年11 月1 日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这就是“壬戌学制”。它是五四运动教育改革的一个成果结晶,也是集国内外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于一体的产物。壬戌学制采用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10多年的“六三三制”,它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壬戌学制”以七项标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即:(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许静《浅议壬戌学制》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癸卯学制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壬戌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发生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不包括(    )

A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 . 《庶民的胜利》 C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 . 《狂人日记》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 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 标志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C .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D .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1941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档案部门的同志专门访问了当时在延安的、参加过党的一大的代表毛.泽东和董必武,请他们帮助回忆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加上个人的记忆有限,他们只记得是1921年7月,天气非常炎热,但具体哪一天记不清楚了。据此可知(   )
A . 确定中共建党日比较随意 B . 个人回忆不能作为史料来运用 C . 个人回忆需要与其它史料相佐证 D . 个人回忆的价值需要看其记忆力
如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

A . A﹣B段 B . B﹣C段 C . C﹣D段 D . D﹣E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刘鸿生是近代中国具有强烈的同业合并意识并成功付诸实践的企业家。他在1927年到欧美各国游历时深感其同业联合之发达,便力图仿效,组建行业托拉斯。1930年,在面对国际火柴托拉斯瑞典火柴公司摧毁性竞争之下,刘鸿生成功促成江浙实力最强的鸿生、中华、荧昌三家火柴公司合并为大中华火柴公司。合并后,刘鸿生长期担任公司总经理,而同时采用董事会制度使原中华、荧昌两公司得以把握公司大政方针,解决了公司合并中的权力分配问题。他在效仿美国“科学化管理”,采用分科制度的同时,又逐步实现了事权统一,建立了所谓的“分科集权制”,解决了管理难题。到1930年,该公司火柴产额占全国火柴产额的26.13%。1930年11月,瑞典火柴公司也被迫与其达成共同协定售价和销额的妥协。

——摘编自江满情《论刘鸿生的同业合并思想及其实践》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鸿生成功实现“同业合并”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刘鸿生的“同业合并”实践。
1926年,瞿秋白在《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的演讲中强调:中国国民革命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土地问题,用各阶级的联合战线,工人阶级的领导来斗争,才能得到胜利。这表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
A . 开始将农村作为革命的重心以解决农民问题 B . 确立了系统的农民政策以推动土地革命开展 C . 对中国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 D . 试图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探寻社会变革道路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B .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 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 . 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报纸具有新闻报道、信息传递、知识传播、舆论宣传等功能,对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下列报刊中属于共.产.党创办的是(    )
A . 《万国公报》 B . 《民报》 C . 《中央日报》 D . 《新华日报》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
A .   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 .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 .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647, 766

8144

38, 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 000

1927年6月

700, 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382, 617

284

360

245, 500

A . 南昌起义 B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 . 北伐战争 D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有研究者统计,五四时期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刊物达1000余种,除《新青年》外,像《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一大批刊物都成为宣传新思想的重镇。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五四运动是(   )
A . 彻底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B . 新旧民主主义转折点 C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 D . 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共之所以能承受百年来种种战争、社会动荡与危机的冲击,由20年代一个微型组织,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掌舵者,原因在于它不像有的共产主义政党那样固守教条,而是善于因时而变,以变求胜。从毛.泽东时代摆脱苏联与共产国际控制,到邓.小平主动修正僵化政策,中共一直表现出强大的顺应形势的能力。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平总书记对党的理论创新问题也做过多次重要论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根据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与理论创新”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下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图,图中数据反映的现象(    )

A . 推动了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B . 说明革命统一战线已建立 C . 表明国民党阶级属性改变 D . 促进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
湖南是《新青年》较早进入的地区之一,但直到五四前夕,《新青年》在湖南仍“销行极少”。五四运动后,“湘人亦相起研究新文化”,《新青年》销量才大増,半年之内,该省销售《新青年》达两千本。回此可见,五四运动(   )
A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 推动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C . 促使湖南成为了新思潮的中心 D . 激发了国人寻求新的救国道路
有记者发表了如下时事评论:“西方曾选择了清政府、袁世凯、北洋军阀作为其支持的强人,现在又试图选择蒋介石了”。当时蒋介石(   )
A . 签署了“中日民四条约” B . 领导了护国运动 C . 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 . 制造了西安事变
当时透过各种新闻报道和传闻的流通,北洋政府统治区的城市,逐渐出现了一个“党军”的新形象。此处的“党军”应指(   )
A . 湖北新军 B . 国民革命军 C . 红军 D . 解放军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会议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中共一大

1921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成立中国共.产.党,确立党的最高纲领

中共二大

1922

上海(英租界)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

1923

广州

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八七会议

1927

汉口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遵义会议

1935

遵义

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瓦窑堡会议

1935

陕北瓦窑堡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洛川会议

1937

陕北洛川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

1945

陕北延安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

1949

河北平山西柏坡

为建立新中国作准备(工作重心转移)

在整理提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看到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有的同学看到了党的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有的看到了党的重要会议与党的革命事业关系密切。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提纲和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