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知识点题库

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 . 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 . 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 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2008年,我国外交贯彻“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互利共赢”三大理念,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三大理念的提出①反映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③是基于世界各国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④表明我国对外政策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变(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延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  )

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中国参加国际公约的数量从1979年的34个增加到2002年的220个。中国加入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数目也从1977年的71个猛增到1996年的1079个。对此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
A .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 中国开始以主动的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C .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 . 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毛.泽东说:“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第一阶段,第一步,虽然按其社会性质,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这段话出自(    )
A . 《新民主主义论》 B . 《论联合政府》 C .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 《论十大关系》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具体表现是(   )
A . 不结盟政策 B . 对外开放 C . 反对霸权主义 D . 坚持和平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出版公司全书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发表了一篇十多年没有公开的谈话,他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经济学家薛暮桥等认为,邓.小平和吉布尼的谈话是自觉的,但邓.小平十多年没有公布的原因是不愿把自己的看法强制干部们勉强接受,而是耐心引导广大的干部们在实践中逐步取得共识。十多年后,市场经济,这个长期被当作社会异端的经济制度,终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了。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5年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穆加贝时曾谈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表明,邓.小平曾对新经济政策有过反思和借鉴。有关对这两者的认识,以下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邓.小平和列宁的经济改革在背景、突破口、内容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同一性。②邓.小平经济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高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所以最终也导致不同的结果。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的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怎样的思想路线。
  2. (2) 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分析邓.小平改革与新经济政策相比的进步之处。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   )
A . 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 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C . 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 D . 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大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这个“大会”是指(   )
A .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 .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1978年后,中国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 下列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活动有(    )
①首倡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
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③④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A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 . 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 .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是其重要表现之一。下面是14世纪以来的四幅国际贸易示意图,请任选其中相邻的两幅,谈谈有何变化,并对其作出简要说明。(要求:围绕所选图片和所学知识展开,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中心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逐步形成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这表明(  )
A . 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 B . 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 C . 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D . 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自开埠以来,便成为各种流行病频发地带……检诸相关史料,可以发现霍乱是其中最为频繁的一种。民国时期上海霍乱流行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频繁,数十年几乎无年不发生;二是死亡人数多,涉及各色人等,尤以移民、苦力等下层社会群体受害最深;三是成因极为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如贸易、人口、移民、城市管理、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分层、战争等。多种因素叠加交互作用,使上海成为当时中国三大霍乱中心之一。研究还发现,民国时期上海霍乱不同于一般的传染病,而是现代沿海城市畸形发展的一种城市病,其社会问题的层面要多于自然的层面。

——摘编自胡勇《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原因探略》

材料二

东北地区自晚清以来就是一个鼠疫灾害多发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依然严重的鼠疫流行给执政初期的党和政府以严峻的执政考验,促使东北地区党和政府与社会积极应对,不仅迅速成立了专业鼠疫防治机构,组织实施了有效的疫区处理工作,开展了积极的鼠疫临床治疗,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鼠疫救疗机制,而且从群众性工作和技术性工作两个方面迅速建立了较为严格的鼠疫疫情报告制度;实施了积极的鼠疫预防接种,开展了大规模的捕鼠、灭蚤及环境卫生工作,加强了卫生防疫工作宣传与教育等……这些措施为东北地区成功的鼠疫防控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鼠疫应对机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主要原因及反映本质问题。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采取的鼠疫应对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机制的重要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反映了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是(   )
A . 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 B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成果 C . 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 D . 促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应出自(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五大 C . 中共十七大 D . 中共十九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地方体委为主导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国家体委成立了训练竞赛六司,开始优先发展竞技体育,通过加大竞技体育财政投入等方式,推动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1986年是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元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草案的总方针是“推动体育社会化、科学化,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由于此次改革存在不完整与不健全性,国家体委于1993年制定《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要求体育体制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首次提出要将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推进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在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又进行了新一轮的体育改革,重点围绕政府、协会、竞赛等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其效益正逐渐对全民健康产生影响。

——摘编自穆文浩《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回溯与构想》

  1. (1) 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材料三:“一带一路”描绘出一幅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

——2017年3月《南方周末》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40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型国际关系“新”在何处?中国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外,在全球治理方面还倡导何种方案?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一带一路”分别对中国、世界产生的影响。
如图是2000~2018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中国货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图中信息反映了(   )

A . 中国对世界的依赖程度加深 B . 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C . 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D . 中国外贸结构发生变化
这部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随着它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同时废止。这部法律是(    )
A .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