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知识点题库

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

时间(年)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A .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 B . 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 C . 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 D . 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
唐代实行外出人员报告制度。按规定:离乡外出必须申请过所(通行凭证),由里正(地方官)对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外出人的户等、本人外出后赋税是否有人代为承担等,然后开具证明申报上级审批是否给予过所。这一制度旨在(    )
A . 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 . 保护地方文化传承 C . 维护传统伦理孝道 D .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 韶关的马坝人住在狮子岩的山洞里 B . 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石块 C . 母系氏族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务劳动 D .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以下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私有财产的出现 B . 社会分工的发展 C . 农业畜牧业产生 D . 阶级和国家产生
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等寻找食物的方式转化为开始饲养和种植的生活,原始的种植也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比以前的狩猎行为的食物来源要稳定的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
A . 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 . 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 . 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 . 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
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分离 B . 人类在采集和狩猎过程中学会了种植农业 C .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收藏食物 D . 能够生产食物是人类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
恰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科尼亚城东南约52公里处。遗址长约600米,宽约350米,高17.5米,距今约6000年。据估计,其居民有5000~10000人。据此可知,当时该地的人们(    )
A . 已经建立君主制国家 B . 普遍使用铁制工具 C . 处于奴隶制鼎盛阶段 D . 从事农业种植活动
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作比较,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形成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时,一开始直接起制约作用的是(   )
A . 宗教信仰 B . 地理环境 C . 民族心理 D . 文化素养
据《商君书》所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依据上述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 上古时期已经出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 神农氏建立了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C . 农耕生产方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D . 此史料可以作为神农氏真实存在的史证
下列关于古代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亚最早培植了大麦、玉米和豆类 B . 中南美洲最早种植了玉米和南瓜 C . 中国最早种植了水稻、玉米和小麦 D . 东南亚最早种植了水稻、玉米
叙利亚的阿布胡赖拉遗址是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之一,最初是一个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定居聚落,约公元前11050年,由于气候突变,该地居民开始尝试种植黑麦。之后其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格成单层的泥砖房。这表明(   )
A . 气候因素导致农业出现 B . 农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C . 人口增多推动房屋变迁 D . 叙利亚是黑麦的发源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的采用和向定居社会的转变,将人类暴露于以前从未遇到的大范围疾病面前,结果是健康的严重退化。定居社会的发展意味着渐多的人口最终得挨在一块生活,或者至少得时常地相互接触,这一点对人类的直接环境和他们的疾病都有深远的影响。主要的变化是人类日益暴露于传染性疾病之下,这些疾病的爆发构成世界大部分地区复杂社会演化的永久背景。

——[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材料二: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材料三:在《美国被遗忘的传染病》中,克罗斯比探讨了1918—1919年大流感对美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他认为,这场大流感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传播到以欧洲国家为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造成了大量士兵和平民的死亡。据保守估计,大约有55万美国人死于这场流感,而“美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死亡的人数总计才42.3万人,远远少于这个国家在10个月之内死于西班牙流感的人数”。

——刘文明《从全球视野与生态视角来考察历史一克罗斯比治史方法初探》

材料四:“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尔德堡格说的一句有些让人诧异的话,而瘟疫背后的几乎所有真相都让人吃惊人类可以从容地对付咆哮怒吼的雄狮和虎豹,却奈何不了无声无息的蚊子和跳蚤。任何和我们亲密的动物都可能成为我们致命的杀手。寄生物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游移以及它独特的潜伏本领让人类痛苦不堪,所谓的抗体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我们自欺欺人。

——叶金《人类瘟疫报告:非常时刻的人类生存之战》1

  1. (1) 根据材料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些变化对疾病传播造成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
  3. (3) 1918—1919年大流感起源于哪个国家?克罗斯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采用了什么方法?
  4. (4) 《人类瘟疫报告》一书中指出,“瘟疫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是考场”。你是如何理解瘟疫“在当代是考场”的。
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建立在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之上。农业的出现,使人类成为食物生产者。下列对古代世界各地的食物生产,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两河流域种植大麦小麦 B . 河姆渡人人工栽培葡萄 C . 希腊罗马种植橄榄水稻 D . 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和粟
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北部摩苏尔以东,遗址有21座房屋,每座房子有好几个房间,房间里有炉灶、地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骨制工具,还有装饰品及女神的塑像。遗址人口为500人左右,是西亚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代表。耶莫原始聚落产生的原因是( )
A . 西亚最早培植大麦、小麦 B . 原始农耕的产生,开始定居生活 C . 赫梯人最早学会冶铁技术 D . 西亚地区最早产生了阶级与国家
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中认为:植物的驯化意味着人类的粮食越来越多,因而也就意味着人口越来越稠密。因此而带来的粮食剩余和(在某些地区)利用畜力运输剩余粮食,成了定居的、行政上集中统一的、社会等级分明的、经济上复杂的、技术上富有革新精神社会的发展的先决条件。这说明(  )

①农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②农业革命提供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

③农业革命促成了人类文明的出现      

④农业革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西亚、北非、南亚、东亚的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促使文明产生的主要前提是(   )
A . 地处大河流域 B .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C . 国家的形成 D . 文字的产生
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 . 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 . 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C . 国家和文字的出现 D . 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当人类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可以栽培植物养活自己时,就开始跨入(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金石并用时代 D . 铁器时代
考古发现,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直到夏商周三代,六畜的说法才逐渐齐备。这表明夏商周时期(   )
A . 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时期 B . 农牧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 C . 农业养殖起源并得到了发展 D . 农业文明引领游牧文明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文明和文化也随之成长。但是假如没有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就一定还只能是猎人,零零散散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 私有制的形成 C . 社会分工的扩大 D . 贫富分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