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知识点题库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启蒙学说超越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

A . 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 . 宣传天赋人权 C . 提倡自由平等 D . 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在思想领域,革命前的美国、法国与英国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 . 启蒙思想得到充分宣传,启蒙学说已深入人心 B . 新教得到广泛宣传,天主教势力荡然无存 C . 颁布了法律性文件,作了战前动员 D . 人民赞同革命,要求与专制统治作斗争
户籍管理或人口迁移政策是不同时期时代特征的反映,户籍是国家统计人口的重要渠道,迁徙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平与正义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里中钱粮、差役、公务,俱有专人督责。”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外出,出门须持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

——中国全史

材料二 1662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凡擅自变更住所之人,都应被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1795年和1846年的贫民迁移法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对劳动力迁徙的限制。

——丰华琴:《英国工业化时期的济贫政策与人口迁移运动》

材料三  1958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

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全面放宽大中小城市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大中小城市。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英国人口管理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要取消对劳动力迁徙的限制。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分别指出我国50年代“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和近年来放宽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

  2. (2)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3. (3) 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 (4) 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家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全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承担这个人格的人即国家被称为主权者,其余每一个人都是他的臣民。”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洛克《政府论》(1668年)

材料三:“要寻找出一种结合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者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人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前一样自由……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概括霍布斯、洛克、卢梭学说的相同点。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契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契约论》的哪些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

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们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    )

A . 引导独立思考的途径 B . 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 C . 自主开拓精神的家园 D . 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
法国启蒙运动主将、百科全书派领袖狄德罗说:“若无英国人,理性和哲学在法国可能还处在最可鄙的蒙童状态。”据此推断,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 狄德罗忽视了法国人对理性的创造性 B . 英国启蒙思想直接导致法国启蒙运动 C . 牛顿力学体系为法国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D . 英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
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相互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 . 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 . 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 . 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

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 (2) 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
  4. (4) 回忆教材,列举伏尔泰的主要观点。
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为他们统治的人民负责。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
A . 依法治国原则 B . 社会契约学说 C . 三权分立理论 D . 反抗暴政观念
18世纪80年代,法国识字率在男人中已达到47%,在妇女中达到27%。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上现象(    )
A . 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 B . 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C . 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 D . 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    )
A . 文艺复兴运动 B . 宗教改革运动 C . 启蒙运动 D . 科学社会主义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是“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据此你认为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 . 康德 B . 伏尔泰 C . 孟德斯鸠 D . 卢梭
启蒙学者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他们从“理性”“天赋人权”出发,对未来新国家进行设想,其中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是(   )
A . 自然神论理性崇拜 B . 三权分立相互监督 C . 自然赋予人类权利 D . 人性解放思想自由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
A . 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 . 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 . 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 .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以下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项目

时间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识字率(%)

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

29

14

约1000

1~20

18世纪中叶

47

27

约4000

20~100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 欧洲的文化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B . 启蒙运动推动法国妇女地位极大提升 C . 活字印刷术传入促进欧洲出版业的发展 D . 文化教育与启蒙运动相互推动进步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B . 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 C . 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 D . 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