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知识点题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这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   )

A . 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 .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 .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 .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科学发展观 ③万里长城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 ⑤春节联欢晚会 ⑥园林雕塑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⑥ C . ②③⑤ D . ②③⑤⑥
文化生活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习.平主席前往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②高中语文教材收录金庸小说

③全国开展“双百”道德模范人物评选

④上海市设立自由贸易免税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不仅诸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至今,还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等让世人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名言。但是,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让国人“根本停不下来”,一些不多的闲暇时间,也给了互联网社交和娱乐。据2014年公布的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人均读的纸质书是4.4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低于国际水平。泱泱大国,拥有傲人的五千年文明,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空飘荡着的书香气息竟如此稀薄。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书香社会,今年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读书予以倡导,这对全民族来说,着实是一件幸事,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建设“书香社会”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有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有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美国的发展道路是上千年西方文化滋养的产物。“美国梦”体现的是移民文化,是一个移民国家每个人都有的淘金梦想。而“中国梦”则是在中华文化滋润下萌生,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崇“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材料表明(    )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②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③文化影响着国家的发展道路

④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北京APEC会议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文化盛会。舌尖美食、民间工艺、场景设置等都传递着东方文化的悠长古韵和精深之美,既提升了文化软实力,也为经济合作添光溢彩。其中,各经济体领导人身穿“新中装”更是一大亮点和重头戏。“新中装”以“中”为根,款式、面料、纹样、工艺、色彩上都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深厚底蕴;以“礼”为魂,既寓意吉祥,又华而不炫,整体上气势恢宏,仪式感强,表达了中国人好客之道;以“新”为形,电脑提花机织、中西结合裁剪、寓意亚太经济体山水相依的纹样设计等都别具一格。

北京APEC会议的文化展示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说明(    )

①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④
材料:2018年3月2日,大型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正式公映,影片传达的正能量引起观众共鸣,繁荣了我国的文化的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国际輿论的强烈反响。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十八大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等超级工程的珍贵影像,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角度展示了我国的大国风采。《厉害了,我的国》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国人们凭着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下我们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影片藴含的“真抓实干精神”“攻坚克难精神”,是举旗领向的精神动力,反映出一个国家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厉害了,我的国》创作和热播的价值。
  2. (2) 林芝一中开展以“我奋斗我幸福”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每条限14字以内。
法国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创新大国。它享有此誉绝非偶然,它既源于法兰西文明的悠久传承、丰厚的艺术土壤,也包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富有远见的法律、政策“红利”等。法国能够成为文化创新大国表明(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从根本上促进文化发展

②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③文化反映政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等。这说明(    )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

④没有文化人们无法生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能看到文化的影子;环顾周围,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静谧的乡村,文化从来没有缺席。这说明(    )
A .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 B . 万事万物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C . 文化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D . 文化现象是从来就有的
扶贫首在扶智。一要引智,通过政策引导,把外地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扎根;二要留智,引得凤凰,还得让凤凰留得住;三要育智,政府加企业模式就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即解决本地人才就业,一个人脱贫带动一家人脱贫,形成脱贫的扩大效应。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扶贫首在扶智”体现了(    )

①文化影响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非完全同步 

③文化是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019年9月,习.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

2020 年 6 月,肥东二中政教处组织学生参加了合肥市“与书香为伴,与文明同行”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通过读一本好书活动,让同学们把读书作为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举办该活动是基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共读一本好书活动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决定人们文化素养的形成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020年12月25日,第三届中国诗词教学大会以诗歌的形式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参会人员和国内顶级语文、诗词教学专家互动,一起探讨诗词教学之道,旨在让更多的人与诗词结缘,爱上诗词。诗词教学大会的意义有(    )

①更好发挥教育在选择、传递文化中的特定功能

②有利于把诗词文化直接转化成物质力量

③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凸显优秀中华诗词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挖掘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墓中文物能够揭示西汉昭宣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由材料可知(   )

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②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出土文物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④海昏侯墓对于研究人类历史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了天和地,使用筷子两根配合,与中国人太极和阴阳的理念相符。久居海外的华人只要一拿起筷子,内心便升腾起一种思乡之情。在世界各大中餐馆,千千万万海外中餐从业者耐心地教外国人使用筷子,讲述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益处、禁忌和风俗。在海外,筷子逐渐成为了:(   )

①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载体        ②维系华人情感的媒介

③中华餐饮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手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办是当代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伟大转型进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创造了历史性的奇迹。特区之“特”,在于敢为人先。“摸着石头过河”并非易事。40年来,经济特区的建设者们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一心一意谋发展,主动放下“铁饭碗”、打破“大锅饭”,让市场说话、按规律办事,最终使经济特区成为资金积聚、人才云集、技术拔尖的“经济高地”。特区之“特”,在于思想解放。在改革开放的每个关键时期,经济特区皆领风气之先,与时俱进地创造新鲜经验,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至关重要的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今天中国在当今世界地位的确立,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材料二:深圳特区自创建以来,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9年12月,深圳颁发《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通过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熔铸新时代特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等举措,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城市文明建设提供成功案例、丰富例证。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特区之“特”给我们的启示。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的有关知识,阐释从创建深圳特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合理性。
  3. (3) 深圳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具有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成现实,恰是国家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大众上冰雪”的热情被全面激发,更多人开始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一个全球瞩目的冰雪体育市场逐渐拓展。这说明(   )

①文化素养是在文化活动中形成的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