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知识点题库

改革开放初期,各地政府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指标,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各地政府的政绩观可以看出(  )

①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 

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事物多层次、多方面的属性 

③认识事物要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④认识事物要运用全面的方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经过了一个由“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过去强调“快”,现在强调“好”,如今又提出“包容性”增长。这蕴含的辩证思维道理主要是 (  )
A . 辩证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 B . 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 .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D . 辩证思维的实质与核心是运动和变化
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描述正确的(     )

①是指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从整体角度去思考问题 

③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用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要完成区域、省、市级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现多省份跨区域联合治理雾霾。跨区域联合治理雾霾的方法体现了(    )

A . 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B . 系统要素的有序性决定事物的发展 C . 把要素结合起来就能发挥最大功能 D .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从辩证思维基本范畴看,一部艺术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事件与它的体裁、结构、语言之间属于(   )
A . 内容和形式 B . 整体和部分 C . 本质与现象
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辩证思维的基本范畴是(    )
A . 内容和形式 B . 本质和现象 C . 具体和抽象
反映事物要素与系统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方法是(   )
A .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B . 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C .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倡导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国际关系新理念新思维,顺应了国际国内的“时”与“势”,深刻把握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是习.平外交思想的灵魂。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特别是近一年多来,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每个人都不是孤帆,而是同一条船上的水手,命运休成与共,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事实证明,不同于“西方中心论”的旧视角、零和博弈的旧思维,从“上海精神”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正是遵循国际关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道宏途,才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重大考验,成为不稳定世界中的重要稳定力量。

  1. (1)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2. (2) 结合材料,谈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科学家对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种各样的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鱼鳃上有一种能排除盐分的特殊组织,叫“叶氯化物分泌细胞”。正是这个组织,使得海鱼长期生活在海水中而肉却不咸。这是对各种各样的海鱼进行认识而得出的普遍性结论,这一认识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上述事例说明(   )

①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

②结论的得出运用的是完全归纳法

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要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④人们可以穷尽对事物的认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有效解决之际,辽宁省积极谋划脱贫攻坚后续工作,并确定了“现有帮扶政策、体制机制总体稳定”的基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巩固脱贫成果推进接续减贫的意见》,指出在脱贫攻坚中,应继续坚持以往各方面的优势,即坚持帮扶力量不变、坚持统筹深化定点扶贫、坚持省内对口帮扶和社会扶贫,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坚持精准帮扶。在坚持以往优势基础上,省里集中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投入资金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相适应,支持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

材料二: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云南普洱舞蹈《摆出一个春天》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引起观众的共鸣,不仅表现了拉祜族非遗舞蹈摆舞的文化传承,也表现了新时代拉祜族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舞蹈以拉祜族民歌《四季调》和拉祜族打击乐节奏等素材为主要音乐元素,用舞蹈展现勤劳智慧的拉祜族女子生活、劳作、鼓舞欢腾的场景。以拉祜族脱贫攻坚前后的生活场景作对比,一句“好日子来了”喊出了万千拉祜族同胞的心声。”《摆出一个春天》“摆”出了普洱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摆”出了普洱边疆大地无比绚烂的春天。

  1. (1) 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辽宁省的脱贫攻坚后续工作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 (2) 结合材料一,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说明辽宁省是如何积极谋划脱贫攻坚后续工作的?
  3. (3)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选取材料二中所涉及的某一信息为主题写篇小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在150-200字。
学校运动会刚刚开始,3.17 班班主任就预测本班一定会夺得运动会总分第一名。他对同学们说:“ 要善于运用我们所学的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事物的前因后果常常联系,不可分开,我们班拥有众多高手,而且士气高涨,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这段话说明(   )

①一切原因都是产生相应结果的依据,把握因果规律能够推及事物发展的结果

②根据各种内外矛盾及各种矛盾方面的力量对比关系判断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向

③人们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科学预见事物前途和趋向

④人们能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把握现实性与可能性辩证关系科学预见未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下图为一道中学物理题。某同学看完题目以后产生了两个疑问:一是正方体在湖底不可能保持绝对静止状态,二是绳子是有粗细和重力的。如果要把这道题解出来,需要(   )

①坚持联想思维,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②排除干扰因素,构筑理想化的纯然状态

③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全面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情况

④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超前思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祝融"探火,在遥远的火星留下了属于中国的印迹;"羲和"逐日,实现了中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天和"邀游星辰,把家园拓展至浩瀚星空……一次次飞跃,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中国空间科学必须抓住当前历史机遇,不仅要补齐短板,更要率先突破,向空间科学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为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做出先行的标志性贡献。这表明( )

①要坚持事物发展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②要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待航天事业,暂时忽略其静态性

③要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在分析指导下进行综合

④航天事业的前进发展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怎样的民主?人们先会感受到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的意见得到重视,人民有多种参与的途径;进而认识到中国的民主具有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具有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进一步可以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

主,是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这样的理性认识。在这一认识历程中(   )

①对全过程民主感性具体认识是零散和片面的认识

②第一个阶段还不能把握全过程民主的本质和规律

③分离、提纯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重要环节

④经历了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华佗有一次看到如蛛被马蜂蜇后,落在一片绿苔上打了几个滚,肿便消退了。华佗由此思考 绿苔为什么能解蝉海?他想到蜂毒属火,绿苔属水,水能克火,所以绿苔能治蜂毒,于是据此 推想出了用绿苔治蜂毒的验方。华佗的这一思维(   )

①是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

②能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和根本动力

③实现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认知过渡

④能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解决新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探月工程从2004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有18年。18年风雨兼程、步履不停,留下了曲折却饱满的历史印迹。这印迹记录的不只是一项浩大繁复的超级工程,更是对中国航天快速成长以及中华民族共同砥砺前行的见证。

2007年,嫦娥一号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环绕探测。2010年,嫦娥二号创造了中国航天器最远飞行记录,不断刷新宇宙深空的“中国高度”。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2018年,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2020年,嫦娥五号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

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无不凝聚着一代代航天人的顽强拼搏,不懈努力。每个阶段、每个时期的计划和任务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为下一步发展积累宝贵经验。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刷新了中国科技创新新高度,激发了中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揽月而归,踏梦而行,探月没有终点,中国人的足迹必将抵达更加浩瀚深远的星辰大海。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谈谈对“揽月而归,踏梦而行,探月没有终点”的理解。

春节是一个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千古传承的血脉。贴窗花、写春联、蒸年糕、追庙会……每逢传统春节来临之际,纷繁多样的年俗活动、承载着家庭对于和谐美满的向往,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迫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春节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不少变化。从曾经满满的仪式感到如今的匆匆而过,从挨家挨户上门拜年到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博拜年,从鞭炮齐鸣、收看春晚到禁放鞭炮、全民红包。

2022虎年春节期间,文博场馆里过大年,非遗大集上买年货,新年俗里的"老味道"绵延醇厚乡愁∶各地春晚舞台、大小刷场国风国潮大放异彩,解锁传统文化魅力,为中华古韵注入青春活力;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绎"中国式浪漫",人民大会堂呈献精华版新春"庙会",让八方来客领略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味道……年俗也在南北各地颇具特色的创新中衍生出新时尚、新味道,成为新时代家庭对于春节仪式感的全新精神滋养。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的知识,分析如何使年俗文化的变迁契合时代的进步。

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这首诗主要说明了(   )
A . 要坚持整体性的辩证思维 B . 要坚持动态性的辩证思维 C .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 人与自然是协调发展的
在富有文化味和生活气的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个特殊的存在。有小暑也有大暑,有小雪也有大雪,有小寒也有大寒,唯独小满,没有大满与之对应,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过满招损,过满则溢,小满不多不少,一切刚刚好。这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①注意分寸,把握适度原则

②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

③坚持折中思维,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

④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

在以往的城市重新过程中,一些地方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出现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砍伐老树、变相抬高房价、提高生活成本,产生新的城市问题。

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城市更新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摸清城市家底,找准现实问题,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实践中,不少城市下足绣花功夫,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完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增加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对老旧街区、厂区等进行修补式更新,让百年老巷成为网红打卡点,实现工业风貌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这些补短板、惠民生的需求,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

结合材料,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说明应怎样以绣花功夫科学推进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