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被动运输 知识点题库

在高浓度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

A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 根尖生长点细胞 C . 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 D . 人的白细胞
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

  1. (1) 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②
  2. (2) 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3. (3) 丙图中④的名称为 . 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 , 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
  4. (4) 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 , 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5. (5) 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 为什么?
  6. (6) 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无色透明的洋葱内表皮非常容易撕取,且只有一层细胞.现提供拌有伊红染料(植物细胞不吸收这种红色染料)的30%蔗糖溶液,制作洋葱内表皮的临时装片,过一段时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所示结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B . 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 .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 , 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 . 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红细胞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渗出的现象.某科研人员分别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以下几种等渗溶液(蒸馏水除外)中,测定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下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数据可知,人的红细胞在中发生溶血所需的时间最短,因为红细胞中液体的浓度比蒸馏水高,红细胞通过吸水,导致细胞膜破裂,出现溶血现象.
  2. (2)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不同溶液中,溶质分子进入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内渗透压 , 导致水分子进入细胞最终出现溶血现象.
  3. (3) 本实验通过测定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来估计
  4. (4) 甘油、乙醇、丙酮通过进入红细胞,由实验结果可知,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 氯化铵、醋酸铵、草酸铵三组实验中阴离子的通透速率与阴离子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呈(选填“正”或“负”)相关.
洋葱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以洋葱味实验材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装片,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B . 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经处理后制成装片,可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 取洋葱鳞片叶的叶肉组织制成装片,可用于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 D . 洋葱幼根经低温诱导后制成装片,可用于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如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分子(一种蛋白质)的水溶液 (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A . a、b液面一致,b侧无色 B . a、b液面一致,b侧红色 C . a液面低于b,b侧无色 D . a液面高于b,b侧无色
下列相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现象

A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大都呈紫色,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采用前后对照,用于实验的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作用,且任何浓度均可以

C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是洋葱根尖解离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未经振荡直接从试管上、中、下三层培养液中分别取样进行计数,取平均值作为一次取样的数据

A . A B . B C . C D . D
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或分析讨论。
  1. (1)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菜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热(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该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法,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据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型。

  2. (2) 现有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请依据资料回答:

    说明:1."+”表示加,“一”表示不添加。2.加入的亚甲基蓝结晶小,溶解后使溶液呈色,对溶液浓度影响忽咯不计。

    ①实验原理: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时,若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则细胞失水而使外界溶液。若植物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而使外界溶液。而这一生理过程可通过亚甲基蓝蓝色小液滴(在对应的无色外界溶液中)的浮沉来判断。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观察指标是,实验结论是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的蔗糖溶液。

    ③用某组溶液操作到第④步时,通过显微观察该组叶片细胞发现有质壁分离现象,即可预测b中的蓝色小液滴会。若发现这5组的实验结果是蓝色小液滴均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下面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1934307587

  1. (1) 内环境是的媒介,同时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图中a表示系统,c表示系统。
  2. (2) 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 (3) 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在水平范围。
  4. (4) 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层生物膜。
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B .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 .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 .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628876092

A . 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B . 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 . 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D . 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可以直接用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换成高倍物镜 B . 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 C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 D . 以新鲜的白萝卜为实验材料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如图为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高倍镜下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吸水力逐渐降低 B . ①表示细胞膜,③处充满着蔗糖溶液 C . 与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时相比,②的体积较小,颜色较浅 D . 若将该洋葱表皮置于与②处溶液浓度相等的溶液中,液泡中会有水分子运动到细胞外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制成多个装片并分组。每组装片用不同浓度的酒精处理后,再置于0.06g·mL-1的胭脂红(一种水溶性红色色素,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但可以透过细胞壁)溶液中,观察并统计若干个视野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占计数细胞的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细胞结构方面分析,成熟植物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2. (2) 该实验中每组装片经酒精处理的时间长度应该相同,其目的是控制。视野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呈现(填“红色”或“无色”),植物细胞吸收酒精的方式为
  3. (3) 该实验小组通过统计多个装片,得出不同浓度的酒精处理下视野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占计数细胞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某生物小组用光学显微镜对4种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如表所示,其中不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A

用新鲜的水绵制作的临时装片

叶绿体呈带状

B

用0.3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

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

C

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的酵母菌涂片

部分酵母菌被染成蓝色

D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的洋葱根尖装片

染色体正在向细胞两极移动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从图甲可见250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B . 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C . 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D . 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NaCl溶液可能死亡,图乙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
物质进入细胞的“载体假说”认为:载体首先与待运输的膜外物质结合形成复合体,然后此复合体转向膜内,将运输的物质释放到膜内,载体再恢复原状,继续与新的待运输物质结合,其运输过程如图所示(图中R为载体;Mo为膜外物质;MR为载体复合体;Mi为膜内物质)。下列选项可用该假说解释的是(   )

A . 土壤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 B . 甲状腺细胞对I-的摄取 C . 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D . 神经元静息时K+外流,兴奋时Na+内流
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 , 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中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和信息传递的作用 B . GLUT4运输到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 . 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D . 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下列生理过程伴随着形状改变,其中不一定需要ATP供能的是(   )
A . 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细胞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B . 在篮球比赛等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收缩 C . 载体蛋白协助运输葡萄糖过程中形状发生改变 D . 植物细胞在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