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知识点题库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①②电流表的电极均放置在神经纤维表面。a、b为电流表接线的中点,刺激b点后(   )

A . 图中所示突触一共有3个 B . 电流表②偏转,电流表①不偏转 C . a点膜外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D . b点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列对于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B . 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 C . 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 . 递质的传递是双向的
如图所示,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的膜外表面.刺激图中①~④处(②为AB的中点),电流表能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偏转有几处(  )

A . 一处 B . 两处 C . 三处 D . 四处
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    )

A . 电流通过神经传导 B . 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 C . 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 D . 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
如图是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Ca2+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人体血钙浓度过低常会引起肌肉细胞兴奋性增强,甚至出现抽搐现象.据图分析,下列理象可能是由细胞外液Ca2+减少导致的是(  )

A . 图中细胞膜通透性增大 B . 抑制酶降解神经质 C . 神经质合成量减少 D . 图中Ca2+通道关闭
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在某部位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 mV B . 图甲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图乙中B点的电位 C . 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将导致C点的电位增大 D . 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闰绍细胞是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如图表示脊髓前角神经元、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过度兴奋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效应器是由组成。刺激b处,在图中(填字母)两处也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2. (2) 适宜电刺激作用于a处,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并引起肌肉反应,同时闰绍细胞接受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枝的支配,其活动使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填“兴奋”或“抑制”)。该过程体现了神经活动的调节作用;这种结构及调节在中枢内广泛存在的意义是
  3. (3) 已知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其可以抑制感染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后,会出现症状。
  4. (4) 下图1为神经系统两个轴突末梢连在一根神经纤维上的结构,当兴奋沿轴突向下传递时,两个轴突末梢分别释放神经递质a和b,从而引起离子x、y流向神经纤维内,最后,在神经纤维膜内的A、B、C、D处测得膜电位情况如图2和图3 。据图解释正确的是(填题目中的序号) 

    ①图1反映了兴奋在突触传导的单向性             ②离子y是阴离子 

    ③图2反映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的双向性         ④离子x可能是钠离子

如图所示为人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结构,细胞b与细胞a之间具有突触1,细胞a与细胞c之间具有突触2,突触1或突触2受刺激后释放的足量乙酰胆碱(Ach)均可导致相应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分别刺激a或b细胞将会导致Ach释放量不同,具体如下表。

处理

Ach释放量

突触1

突触2

甲:刺激细胞a

正常

乙:刺激细胞b

正常

丙:先刺激细胞a,再刺激细胞b

正常

正常

丁:先刺激细胞b,再刺激细胞a

正常

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处理甲中,突触2后膜上形成的小电位可以沿着细胞c向远处传播 B . 处理乙中,突触1释放的Ach导致对应后膜上的阴离子通道打开 C . 处理丁中,突触2释放的Ach量偏少可能与胞内正电荷变多有关 D . 若刺激细胞c,则会使细胞a对细胞b的兴奋产生抑制
下图是闰绍细胞(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调节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568313631

A . 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抑制自身的活动 B . 闰绍细胞兴奋时会抑制运动神经元2的兴奋性 C . 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D . 闰绍细胞通过递质使运动神经元1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过低有关,下图为某些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 .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全部失活 B . 三环类化合物和MAO酶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不相同 C . NE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 . 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其上存在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
图示为神经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膜电位的变化可导致结构①的定向移动和②的释放 B . 物质②在突触间隙的扩散,离不开组织液的运输作用 C . 结构④的开启可使物质②进入细胞内而引起乙细胞的兴奋 D . 图中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硝酸甘油(C3H5N3O9)在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是预防和紧急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舌下黏膜薄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硝酸甘油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并释放NO,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关于上述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时,尽可能坐好,因为硝酸甘油会使某些人的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会造成跌倒危险 B . NO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调节中由突触前膜胞吐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C . 在惊恐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能够加快呼吸、加速心跳与血液流速,可见NO和肾上腺素对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收缩状态的调节结果一致 D . 心肌供血不足是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推测心肌缺血时疼痛的发生,可能是心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刺激心脏神经导致的
下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传递到①,不一定引起③产生动作电位 B . ②传递到①,反射过程完成 C . ⑤内的液体是血浆 D . ①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
A . 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 . 全身出现性过敏反应 C . 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 . 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
肾上腺分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部分,它们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有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调节血钠方面,当血钠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促进,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2. (2) 在调节血糖方面,肾上腺素与(填“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是
  3. (3) 肾上腺素不仅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可见能向内环境释放肾上腺素的细胞,除了肾上腺髓质细胞外,还有
  4. (4)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分级调节。分级调节是指
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 . a点兴奋时,其膜内为正电位 C . 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 D . 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
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刺激a处,b、c同时发生兴奋或抑制 B . 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电位变化 C . 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D .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 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Na+—K+泵是一种位于动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每水解1个ATP分子,可以泵出3个Na+、泵入2个K+。下图是Na+—K+泵在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工作模式图。已知寡霉素可抑制线粒体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Na+—K+泵既具有物质运输功能,又具有催化功能 B . Na+—K+泵可同时运输Na+、K+ , 说明其不具有特异性 C . Na+—K+泵是膜内负电位、膜外正电位形成的原因之一 D . 寡霉素可能改变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
下图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乙表示神经中枢,甲、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某研究小组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位点2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B . 刺激位点4,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C . 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则A为传入神经元 D . 刺激位点1,若微电流计指针偏转1次,则A为传出神经元
如图所示是相邻的两个神经元。请据图回答:

  1. (1) 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作,其结构如图中方框内所示。神经元[A]的末梢膨大成[B],它的顶端[C]叫作。与[C]相对应的[D]部位叫作。[C]与[D]之间的E叫作。[a]能释放进入[E],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2. (2) 静息时,神经纤维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位,当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分就发生电位变化,因而与未兴奋部分间形成了电位差,从而形成了,使兴奋得以传递。
  3. (3)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而不能反向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