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知识点题库

人工栽培的生物群落一般以何种形式分布

A . 群聚分布 B . 随机分布 C . 均匀分布 D . 定向分布

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a-b期间,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更快 B . 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 . 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互利共生 D . 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该生态系统中种群A的生物体型一定是最大的 B . 种群A个体数大增,使种群B个体被大量捕食,这是种群B在甲→丙段时间内个体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C . 种群B在丙处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衰退型 D . 在该生态系统中,C的有机物总量一般比B多但肯定比A少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 (1) 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 (2) 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3. (3) 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 (4) 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营养级.
  2. (2) 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
  3. (3) 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只.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出螳螂和蝉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A . 寄生 B . 竞争 C . 捕食 D . 互利共生
对下列有关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严格控制NAA浓度等无关变量 B .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将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再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 C .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D .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实验组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建立生态农业运用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秸秆直接燃烧污染环境,可以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渣用来肥田。沼渣肥田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功能。牲畜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的同化量。
  2. (2)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生态农业往往选择豆科植物和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进行轮作,主要目的是
  3. (3) 在生态农业体系中,农作物也会遭受有害动物的破坏,常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种群正常的,从而降低种群密度,这说明 离不开信息传递。
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图片_x0020_1381582914

A . 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 . 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 . 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 . 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在群落中一起生活的两种生物,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   )
A . 寄生 B . 捕食 C . 种间竞争 D . 互利共生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热带雨林中全部的蛇,可能包括多个种群 B . 研究种群时,其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 C . 群落演替是有终点的,但自然演替会一直存在 D . 砍掉乔木和灌木,生活在下面的草木植物的生长一定会更旺盛
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通过间伐还能获得部分木材。间伐不能达到的效果是(   )
A . 提高森林群落的总光合能力 B . 改变森林群落的水平结构 C . 改变间伐树种的年龄组成 D . 降低间伐树种的种群密度
生态学家发现,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图所数示)。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群落之中,并对群落中相关物种的种群动态和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产生着很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B . 集团内捕食情况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 . 农业生产中增加捕食者种类能有效抑制害虫数量 D . 通过调查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某果园生态系统,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 (1) 区别该群落与其它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2. (2) 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3. (3) 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长期间种草菇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增强,由此可知,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设计人工生态系统的意义是
  4. (4) 雄蚊可通过感知雌蚊煽动翅膀发出的声波来辨别雌蚊的方位,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的作用是。请据此原理设计一个降低雄蚊种群数量的方案:
  5. (5) 苹果小卷叶蛾幼虫是危害苹果的害虫,姬蜂是该虫的天敌。为研究苹果抵抗虫害的机制,某科研小组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进行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姬蜂,观察其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挥发物A

    对照物质

    挥发物B

    对照物质

    挥发物A

    挥发物B

    结果(只)

    35

    15

    43

    7

    17

    33

    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决定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 . 森林中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C . 退耕还林能使群落的结构复杂化,经历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 D . 在农业生产上,可依据群落的结构原理,合理搭配种植高矮不同农作物
人为砍伐树木可形成林中空地即林窗,林窗面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利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 B . 林窗面积越大其透光性越强,土壤动物丰富度越大 C . 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呈正相关 D . 林窗导致生物在不同地段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生态护坡是指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下图为某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种群的同化量):

  1. (1) 低潮带至超高潮带分布的植物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该生态护坡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原因可能是不同地点的环境条件不同,称为
  2. (2) 在人类的参与下,植被稀少的荒滩通过成为物种较丰富的坡地群落。若该生态护坡被重金属污染,因作用,重金属含量最高的动物是
  3. (3) 图示食物网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在一段时间内,沙氏变色蜥每天都摄取一定量的食物,但它的体重却没有发生变化。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研究,青霉菌分离出了青霉素,下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之间关系的是(   )

A . 图①,b 表示青霉菌 B . 图②,a 表示青霉菌 C . 图③,a 表示青霉菌 D . 图④,b 表示青霉菌
我国古诗词中记载了很多的生物学现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桑眼动时………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步一树,相对栽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关关雎鸠”中的关关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有利于种群繁衍   B .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是利用根瘤菌和绿豆之间的寄生关系进行肥田       C . “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步一树”体现了合理密植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D . “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种间竞争的关系
如图分别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的两种生物种间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1可以表示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 B . 图2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之间的竞争关系 C . 图3可以表示地衣中藻类和真菌的共生关系 D . 图4可以表示菟丝子和大豆的种间关系,甲表示菟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