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细胞能量的供应和利用 知识点题库

右图是测量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结果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d B . 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 . 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ADP含量增加 D . 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将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醋酸菌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 . 人体用于维持体温的热能来自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C . 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增殖 D . 加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与衣物水洗的温度无明显相关性

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 . 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之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 . 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 . 丁图可表示人体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内ATP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图甲表示某植物体内进行的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是依据该植物在密闭恒温玻璃箱中日光自然照射条件下连续48小时所测数据绘制成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合成物质的名称为 ,②、③过程发生场所分别是 ,这两个场所的主要区别一是色素的有无,二是 的种类不同;破坏细胞核中的 会影响①过程相应细胞器的形成;能为①过程提供能量的是 (填序号).

(2)图乙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30h时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O2移动方向是 ;能同时进行图甲中生理过程的时间范围是 .

(3)据图乙曲线分析,该植物前24小时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24小时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4)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 , 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H2l8O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2l8O先参与(生理过程)生成 (化合物名称),最后生成(CH218O).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

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 . 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的过程中,与C3结合过程属于暗反应 B . 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 . 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 . ②→①产生的和①→②产生的全部来自水
图1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一株植物在一天中氧气吸收量变化(曲线Ⅱ)和该植物所处环境温度变化(曲线Ⅰ),请分析并回答:

  1. (1) 叶绿体色素主要利用来合成有机物.
  2. (2) 曲线Ⅱ中出现“a”点变化的原因很可能是
  3. (3) 上述曲线Ⅱ中表示植物接收光照的曲线段是 , 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点是 , 表示植物在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4. (4) 曲线Ⅱ中“e”点表示的意思是
  5. (5) 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照、不同浓度二氧化碳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变化图则:

    ①曲线A表明:

    ②ad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 hi 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③bg段的斜率小于ad段,是因为弱光下,光反应产生的较少,限制了暗反应.

  6. (6)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的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分别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24h测定,得到图3所示曲线,则以下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_________

    ①c、e两点的光合速率为零

    ②c、d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③de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

    A . 1种 B . 2种 C . 3种 D . 4种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解离细胞 B .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不能辨别视野中哪条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 C . 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的方法是直接向培养液中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D . 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以现察到四分体
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成丙酮酸的过程一定生成ATP B . 生成CO2的过程不一定生成ATP C . 无氧条件下会生成乳酸 D . 生成等量的CO2,有氧条件比无氧条件消耗的葡萄糖少
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I~IV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为Ⅱ提供的d和e被用于Ⅱ中过程。
  2. (2) a、b分别代表,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3. (3) 若为Ⅱ过程提供用14C标记的CO2后,检测到14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为,图中CO2产生后进入相邻叶肉细胞中被利用至少穿过层磷脂分子层。
  4. (4) 若为该植物提供18O标记的H2O,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能在下列________(填字母)中检测到18O。
    A . B . 二氧化碳 C . 葡萄糖 D . 丙酮酸
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②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2. (2) 如果B代表反应过程,则B代表的是。若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原浓度适宜),短时间内③的含量会(上升/下降/不变)。
  3. (3) 如果C代表反应场所,则C代表的是。在缺氧条件下,C中的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
某同学探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①、②、③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碎屑,向③瓶充入N2。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实验①、②锥形瓶中马铃薯块茎碎的作用不同 B . 乙实验目的是探究马铃薯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 C . 甲实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说明马铃薯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 D . 乙实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不能说明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CO2
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 为物质名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图中f和h表示的物质分别是C5和C3 B . 分离物质a可用无水乙醇 C . 当物质g供应不足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减少 D . 过程③④⑤中,⑤释放的能量最多
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 . 酒精+O2→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B . 丙酮酸+O2→CO2 线粒体基质 C . [H]+O2→H2O 线粒体内膜 D . H2O→O2+[H] 类囊体膜
将黄豆干种子浸水30小时,期间黄豆胚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A .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均大量增加,代谢加快 B . 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显著增大,说明此阶段无氧呼吸较强 C . 酶的种类没有变化,但酶的活性均显著增高 D .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胚细胞,会发现大部分细胞中存在染色体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

①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②C、H、O、N、P是生长素、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③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

④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⑤糖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⑥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在卵、大豆种子中含量比较多

A . ①②④ B . 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⑥
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鼠吸人18O2 , 可以在其尿液中检测到H218O B . 35S标记某种氨基酸,放射性只能出现在细胞的核糖体中 C . 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 . 环境中的14CO2中的14C在叶绿体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14C2H5OH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比较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B .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C . 检测苹果汁是否有还原糖时,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后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D . 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分开使用以观察颜色变化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具有旺盛的光合作用,若用小球藻进行以下3个实验,根据实验所绘制的曲线图如下。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 (1) 实验一:将小球藻分别置于敞口的完全培养液(甲)和缺镁培养液(乙)中培养,将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成曲线,如图1所示。则甲与乙两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是:;P处净氧量为负值,是因为;Q处净氧量为零,是因为
  2. (2) 实验二:将小球藻培养液置于密闭装置内,测量1小时内密闭容器中CO2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如图2所示。则a~b段,叶绿体中ADP的运输方向是;该绿色植物前30分钟真正光合速率平均为ppmCO2/min;适当提高温度进行实验,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将(填“上升”、“下降”或“不能确定”)。
  3. (3) 实验三:将小球藻放在一密闭玻璃容器内,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图3所示。则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其原因是:;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若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
向盛有5%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测得相同时间内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细胞呼吸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B . 氧浓度为b时,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比细胞质基质中多 C . 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消耗的1/2 D . 氧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产生的NAD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细胞呼吸的呼吸熵为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的比值。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培养条件适宜。据此做出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若测得酵母菌呼吸熵为1,则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 . 若测得酵母菌呼吸熵大于1,则混合液中的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 . 根据放出的气体是否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 . 若测得CO2产生量为15mol,酒精的产生量为6mol,可推测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