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通过传递发挥作用 知识点题库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B .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 C . 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A细胞 D .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
科学家曾用人工合成的甲基丁香酚涂在纸片上,挂在柑桔园里诱得大量雄性柑桔果蝇并加以消灭,这是在生产上应用的(    )


A . 物理信息 B . 行为信息 C . 化学信息 D . 营养信息

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基本功能.请回答:

(1)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普遍存在.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信息分子是 .在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信息传递的作用依次为  

(2)下表为某草原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的各种原因及比例调查结果.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丧失栖息地

 32%

60% 

生物入侵

 17%

 12%

其他原因

 20%

 8%

在该系统中存在如图1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1:2,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 倍(精确到百分位).该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3)图2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

①图l的种间关系有 

②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贝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其意义是提高群落利用空间和食物资源的能力.

③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图2所示:能量由贝类流向水禽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  (用字母表示).图3中C表示 ,水禽、鱼类的粪便量等于 (用字母表示).

下列动物体的各结构中,能获取化学信息的是( )

A . 鱼的侧线 B . 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 C . 蛇的颊窝 D . 鼻粘膜上的嗅细胞
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来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说明(  )
A . 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 .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 .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 生命活动的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下列哪项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直接作用(    )
A .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 与生物种群的繁衍有关 C .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 增加生态系统中基因的多样性
近年来,烟台地区苹果种植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图:

  1. (1)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食用菌属于
  2. (2) 果树开花期,果农利用一种小型蜜蜂传粉,蜜蜂传粉时相互通过跳摆尾舞或震动翅膀发出嗡嗡声来进行交流,从信息类型来看,上述信息分别属于.花天牛以果树的花和叶为食,肿腿蜂可以将卵产在天牛幼虫的体表,吸取幼虫的营养,肿腿蜂和花天牛的种间关系是.利用肿腿蜂控制花天牛数量属于防治.
  3. (3) 该生态系统中,鸡鸭等家禽的存在既有助于消除杂草,控制虫害,又可以为果树提供粪肥,假设家禽的能量 来自杂草, 来自害虫,那么家禽每增加1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Kg.
  4. (4)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果农建立生态果园的主要目的是
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比热带草原强 B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C . 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 (1)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一种昆虫靠吸取植物的汁液为食,研究员利用性外激素扰乱害虫的雌雄交配,这是利用(填“物理”或“化学”)信息传递起的作用。某些鸟类看到食物时,其体内便分泌一种激素,该激素使鸟类快速完成捕食,这种激素(填“属于”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
  2. (2) 在草原生态系统的一个生长季节中,生产者未被利用的能量为m,生产者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这些生产者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n;鼠害是草原主要灾害,鼠是恒温动物,同化量中只有2%左右用于自身的,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竞争干扰假设认为在食物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群体的增大,个体会增加取食速度以获取更多食物;群体警戒假设指随着群体增大,群体发现天敌攻击的概率增加导致群体成员的警戒水平下降。白鹤常集群活动,主要在我国鄱阳湖越冬,在西伯利亚地区繁殖。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 (1) 白鹤从西伯利亚地区迁徙到鄱阳湖越冬,体现了种群的这一数量特征,迁徙过程中,白鹤主要靠地磁场定位,地磁场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
  2. (2) 据图1 可知,幼鹤较成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从幼鹤的生长发育角度分析,原因是。   
  3. (3) 据图2可知,集群型白鹤较非集群型白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更较少时间警戒,依据竞争干扰假设和群体警戒假设分析,原因是
  4. (4) 为提高白鹤的种群密度,可以在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营造更多适合白鹤生存的环境,从而提高白鹤的
图1中A.B、C三条曲线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请回答问题:

  

  1. (1) 如果图1中A.B和C可以构成一条捕食链,则最高营养级是,判断依据是
  2. (2) 在图2中,植食动物有机物积累量(h)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的能量。若从a、e、g、h、i中选择若干字母,用式子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不可利用的能量(c),则应表示为
  3. (3) 图1中A、B、C三者之间可以通过颜色、气味、行为特征等信息寻找食物或者躲避天敌,这种现象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 (4) 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该草原出现荒漠化,是由于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请为当地牧民提出合理建议(答出一条即可)。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 . 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 . 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 .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 . 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 .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信息类型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B . 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C . 生态系统信息通过食物链(网)传递,具有单向循环的特点 D . 信息传递可以维持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平衡
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 .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 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所差异 D .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会影响其性别比例导致种群密度下降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瓢虫直接以玉米螟的卵和幼虫为食,草蛉主要以玉米螟的幼虫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块玉米田里的玉米、杂草和玉米螟等生物共同构成﹐瓢虫和草蛉之间的关系是。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2. (2) 在玉米螟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填“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或“先减弱后增强”)。若要调查玉米螟幼虫的密度,可采用法。在农田中喷洒玉米螟性引诱剂来诱杀雄性玉米螟,可以破坏玉米螟种群的,有效降低其种群密度,达到防治目的。这种方法属于防治,优点是
  3. (3) 人们在管理大田中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经常进行除草和灭虫活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甜菜夜蛾幼虫啃食玉米叶片后,玉米会释放出吲哚和萜类等物质吸引小茧蜂在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产卵寄生。为降低甜菜夜蛾幼虫对玉米产生的危害,人们喷施有机磷农药消灭甜菜夜蛾幼虫,但几年后药效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玉米释放的吲哚、萜类等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它们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B . 有机磷农药诱导相关基因突变,使甜菜夜蛾个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C . 农业生产中,可利用化学信息素防治甜菜夜蛾幼虫,减少农药的使用 D . 为延缓农药药效下降,可以在不同年份交替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
南宋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描绘了一副宁静闲适的农田景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稻田里的水稻、青蛙等动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 B .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显著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C . 雄蛙通过叫声吸引雌蛙,属于行为信息,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D . 蛙在该生态系统中是第二营养级,调查成蛙的数量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我国古诗词中记载了很多的生物学现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桑眼动时………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步一树,相对栽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关关雎鸠”中的关关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有利于种群繁衍   B .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是利用根瘤菌和绿豆之间的寄生关系进行肥田       C . “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步一树”体现了合理密植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D . “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种间竞争的关系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图甲中未体现的成分有
  2. (2) 蛇和鹰的关系是。若在某一时间段内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
  3. (3) 草中的碳元素主要以形式传递给蚱蜢和蟋蟀,蟋蟀可以通过作用将碳元素返回大气。

    为了逃生,蚱蜢常吃有臭味的树叶(如桉树),然后再呕吐到自己身上。当蜥蜴准备将蚱蜢吞下时,因呕吐物的臭味就会将其吐出,其过程中臭味属于信息。

  4. (4) 给牧草施加了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变化如图乙所示,则A应为
  5. (5) 图丙中,若A表示蟋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蟋蟀的能量,C表示蟋蟀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