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 知识点题库

赤潮的出现是水体贫营养化的结果.(       )

下列有关人类生活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纯天然谷物食品,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尽可放心食用 B .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防止大气中CO2增长过快 C . 发霉的、熏制的、烤焦的及高脂肪的食品,长期食用容易导致细胞癌变 D . 运动时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
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使水富营养化而产生的,都会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与此现象关系最大的生物是(    )
A . 蓝藻类 B . 苔藓类 C . 草履虫 D . 细菌类
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生态学方面的经验,并能服务于改造自然的实际中。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引进外来物种一定能增加本地的物种丰富度 B . 养鱼池中放养鱼的数量保持在K值时,鱼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 . 大力植树造林可从根本上缓解温室效应 D . 生态农业可大大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在大量使用1(化肥)、2(农药)、3(普通洗衣粉)、4(石油)和(高含硫煤炭)这几种物质中,能促使赤潮发生的是(   )

A . 1和2 B . 1和3 C . 2和4 D . 3和5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人关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无法回收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2. (2) 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根据甲图(碳循环示意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写出两点):
  3. (3) 若图甲中的生物种群及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1×1010 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8 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当A只捕食C时,则A的能量值是
  4. (4) 某景区水域由于污染,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减小。相关部门多次投放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虽然可取得明显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专家建议:①在水域内种植一些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利用这些植物与浮游藻类的关系,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增长;②在水域内投放鲢鱼、草鱼等草食性鱼类,利用这些草食性鱼类,制约浮游藻类数量增长。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 . 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没有影响 C . 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 .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B . 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人类活动会影响臭氧层的稳定
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举措不能达成该目标的是(   )
A . 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B . 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 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D .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产的作物新品种
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影响的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pH值

5.8

4.0

3.0

2.0

木樨

腊梅

桃树

木樨

腊梅

桃树

木樨

腊梅

桃树

木樨

腊梅

桃树

叶绿素相对含量

100

100

100

99.5

95.3

99.9

96.8

94.2

98.1

83.1

80.8

89.7

A . 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分别是不同pH值的酸雨和植物的种类 B . pH值为5.8的这一组最可能是该实验的对照组 C . 长期用pH值为4.0的酸雨处理桃树对其净光合速率影响不大 D . 酸雨可能通过影响叶的生长来影响叶绿素含量
人类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沙尘暴使人患咳嗽、哮喘、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B . 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往往较低 C . 与人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越高 D . 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海洋食物网崩溃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是生态学的一项重大挑战,未来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复杂的食物网发生重新组合,由新的物种组合构成新的群落。人们预计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将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些预测多数是基于对单一物种或简化食物网的实验。

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从生产者向顶级捕食者流动的,研究者通过实验模拟了一个物种丰富的多层次食物网的能量流,证明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的综合压力使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减少。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促进蓝细菌的繁殖,提高了生产者的初级生物量。由于蓝细菌是一种能产生毒素的浮游植物,蓝细菌密度增大时,可导致浮游动物及其他更高营养级的生物无法获得更多能量,能量不能更多流向顶级捕食者所在的营养级。

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影响许多海洋物种的生理、行为、种群数量、丰富度和分布等,如温度升高影响鱼类的代谢、呼吸等,导致鱼类的摄食、生长、发育、性成熟和逃避捕食等生命活动受到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不仅影响生物个体,也通过各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向更高营养级流动过程,直接或间接影响邻近营养级的生物,通过食物网传导这种不利影响。

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可极大地影响海洋食物网的结构和功能,减少海洋的生物量。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人们的生存和粮食生产至关重要,也对生物圈的稳定十分重要。尽可能降低和消除导致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的因素,才能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 (1) 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主要是
  2. (2) 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从生产者向顶级捕食者流动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有
  3. (3) 海洋温度升高给海洋生物带来的影响中,不包括的是

    a.海洋藻类的光合作用b.海洋鱼类的呼吸作用

    c.海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海洋消费者的捕食方式

  4. (4) 海洋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的关系包括
  5. (5) 研究者在模拟实验中,采用了四种处理方式:升高CO2、升高温度、升高CO2和温度、当前的CO2和温度水平,这帮助研究者研究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202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我们的解决方案在自然界”。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我国制定的海洋伏季休渔政策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也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B . 热带雨林具有的旅游观赏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 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海洋特别保护区只是保护海岸原生动植物的多样性 D . 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锐减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深海热裂口处的生物在能量来源和代谢途径上与地表生物存在差异 B . 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都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输入 C . 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D . 实施工业用水封闭化是对水体污染进行治理的一项措施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B . 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 C . 限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最有效措施 D . 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可防治水体污染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B . 臭氧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遭长波辐射的伤害 C .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大气CO2浓度增加 D . 水土流失的冲积物、电厂的废热等会引起水体污染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最低可达深海地壳的热裂口,那里是副生物圈带,主要生命形式是细菌和真菌孢子 B . 人类必须学会自我控制,使人口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C .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 D . 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因为臭氧能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危害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焚烧秸秆、乱砍滥伐森林都可直接导致土壤污染 B . 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C . 人类过度燃烧化石燃料会使地球的热逸散增加,使地球升温 D . 《韩非子》中的“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性
下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其中甲~丁各代表一种成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代表的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 . 甲、乙、丁不能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 . 若丙中的CO2含量持续增加,则可能会加剧全球变暖 D . 乙代表的是消费者,其中乙3占有的能量可能最少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牵头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正迫使海洋生物改变地理分布,“逃离”赤道地区,向两极方向迁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 B . 气候变化已在全球范围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 . 赤道地区海洋生物移向两极方向,会使极地的冰盖融化 D . 海洋生物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