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B . 细胞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 C . 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内或膜表面进行的 D . 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A,B,D分别表示蛋白质、磷脂、糖类 B . 过程a、d都可以表示细胞吸收葡萄糖 C . 细胞缺氧时,b、c、d过程基本不受影响 D . 图示过程b不能反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示不能说明的是(    )

A .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 . 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C . 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 . 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细胞膜的内外两侧都有成分①

②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蛋白质不具有

③结构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②无关.

_x0000_i1027

A . 一项 B . 两项 C . 三项 D . 四项
如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 . 自由扩散 B . 协助扩散 C . 主动运输 D . 被动运输
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
  2. (2)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应选用(填序号)镜头.
  3. (3) 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
  4. (4) 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个,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则能看到个细胞.
下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核的功能之一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 . 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的场所 C . 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 . 核孔对物质的运输没有选择性
有关细胞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共穿过0层膜 B . 有的内质网有运送蛋白质的功能,有的内质网有合成磷脂的功能 C . 线粒体中能进行细胞呼吸,也能合成蛋白质 D .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 . 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 . 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 . 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下列有关图中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123955133

A . 大分了物质均可通过④进出细胞核,④可参与信息交流 B . 所有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①②③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 C . 该结构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 . ②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RNA经过④需要穿过0层膜结构且需消耗能量
如图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 . 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C . 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D . 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 B . 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 C . 染色质或粗或细,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D . 黑藻和蓝细菌均无图示结构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B . 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磷脂分子的两侧 C .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D . 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关于如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737316262

A . a、b、c、d的遗传信息均储存在DNA中 B . a、b、c、d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C . 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D . b、c、d均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
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特性,进行了下列实验。
  1. (1) 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经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细胞悬液。

    将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促融剂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一般两两融合的细胞有种。

  2. (2)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标记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2

  3. (3) 科学家据此提出两种假说解释嵌合体的形成。

    假说一:融合细胞合成了新的膜蛋白;

    假说二:原有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运动。

    ①使用抑制剂和ATP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融合细胞,均对嵌合体形成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结果否定了假说一。

    ②在15℃、20℃、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若随着温度上升嵌合体比例的变化为,则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支持,说明在适宜范围内温度上升加快了膜蛋白的运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特性。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 . 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 . 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③ D . 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探究,实验探究可以培养我们探究的意识和动手能力。下列相关实验操作、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至少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3次 B .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处于各时期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 C .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可看到细胞核和核糖体 D . 科学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有三层结构,确认细胞膜是真实存在的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高温使肽键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变性 B . 大多数膜蛋白分子可以运动,在膜两侧的分布是对称的 C . 通过膜蛋白协助进行的物质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 D . 蛋白质变性后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消化
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即流动镶嵌模型。下列不符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的是(   )
A . 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B . 每个磷脂分子的疏水端都向内 C . 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分子大多能运动 D .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之间没有联系,所以才具有流动性
图A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B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Ⅱ是两种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1) 图A中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和[。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供给。1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内填图中数字,空格上填名称)
  2. (2) 图B中溶酶体起源于乙(填细胞器名称),除了图示所示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以维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3. (3) 若定位在图B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则图中的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若该细胞为垂体细胞,其分泌的生长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