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 . 丝兰蛾细长的吸管似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矩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D .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在某XY型植物(核型2n)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病(a)、高茎(B)与矮茎(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 , 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 , F1随机交配,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 .与F1相比,F2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填“是”或“否”)

(3)为判定(2)中F2中某一抗病矮茎植株的基因型,请在不用其他植株,不用基因测序的情况下,设计实验研究.请以杂合子为例,用遗传图解配以文字说明判定过程 .

(4)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在不改变种植环境的条件下,得F1共1812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这说明人工诱变可以提高.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 .

农药DDT抗性家蝇品系的产生,是由于家蝇体内编码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突变造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因使用DDT导致家蝇体内DHCE基因突变 B . 抗性家蝇品行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 C . 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物种 D . DDT抗性品系的产生不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频率
用进化学说理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狼群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的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而这一特性一般是 的.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且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这就是 .食物、环境对狼起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 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

  2. (2) 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 .尽管在细菌种群中存在天然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 .

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 尽量不使棉铃虫向适应抗虫棉这一自然选择方向进化 B . 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率 C . 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D . 弱化抗虫棉作为环境因素的作用
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是(    )
A . 50% B . 60% C . 40% D . 100%
下列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
A . 鲈鱼的成鱼经常以本种幼鱼为食 B . 蓝藻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氧含量增加,从而使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 C . 寄生虫侵入寄主后,一般能导致寄主得病,但通常不会导致寄主死亡 D . 鹰通过利爪捕食兔子,同时兔会通过假死来躲避鹰的追捕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称作共同进化。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 . 突变和选择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间存在信息传递与相互选择 C . 群落的演替可改变环境对某生物种群的容纳量 D . 种群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与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 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
A . 18%,4% B . 36%,64% C . 57%,43% D . 92%,8%
马利筋(一种植物)含有强心苷对鸟兽有毒,故鸟兽一般不食用,而斑蝶却可以食用并将强心苷贮存于身体组织中从而出现一种怪味,导致一般的食虫鸟不吃它。同时还有另一种蝶类,其体色和体型都与斑蝶相似,但没有怪味儿。以下说法不能推出的是(   )
A . 马利筋通过产生毒素进行自我保护,降低被捕食概率 B . 斑蝶可以免疫强心苷毒性从而增强自身种间斗争能力 C . 类似斑蝶的蝶类因不能产生怪昧儿,易被食虫鸟捕食 D . 马利筋与斑蝶是长期自然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已知物种甲是某生态系统的某种动物。1949年,将100只某动物新物种乙引人该生态系 统,之后的70年中,两物种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年)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2009

2019

甲的种群数量(只)

16200

16900

12200

9200

7100

7200

7100

7200

乙的种群数量(只)

100

118

192

240

170

160

170

160

A . 在引种最初的4年内,新物种乙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 新物种乙的引入不会改变物种甲的环境容纳量 C . 种群甲是引起种群乙的数量发生变化的唯一因素 D . 若物种甲和物种乙为捕食关系,则二者共同进化
经过调查发现某地区有120只弯曲尾雄鼠,80只正常尾雄鼠和150只雌鼠(只有正常尾),研究发现分别控制弯曲尾和正常尾的基因T、t位于X染色体上,则t的基因频率为(  )
A . 76% B . 74% C . 72% D . 70%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它们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都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松鼠具有共同的祖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生活在不同自然区域的松鼠形成不同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它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不同的种群其是不定向的,而是定向的。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最终(填“一定”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2. (2) 将一群基因型都为Aa的树松鼠(雌雄个体数目相等)迁到某地区(该区域之前没有松鼠的生存),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树松鼠种群随机交配得到子一代中AA和aa各占25%,在此过程中,该种群(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已知aa的雄性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则子一代自由交配的后代中雄性不育松鼠占
  3. (3) 松鼠的天敌有多种,松鼠与天敌之间通过捕食相互作用,实现了生物之间的
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B . 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 C . 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 D . 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
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终年无光环境使超深渊狮子鱼视觉退化 B . 特殊极端条件诱导超深渊狮子鱼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 C . 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 D . 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某一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 , 则F1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 . 30%,21% B . 30%,42% C . 70%,21% D . 70%,42%
下列关于物种和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 . 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C .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D . 种群必须经过地理隔离,才能达到生殖隔离
峡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两个种的羚松鼠分别活在某大峡谷的两侧,它们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峡谷形成之前;某高山两侧间存在有限的“通道”,陆地蜗牛和很多不能飞行的昆虫可能会在“通道”处形成新物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大峡谷分隔形成的两个羚松鼠种群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 B . 能轻易飞越大峡谷的鸟类物种一般不会在大峡谷两侧形成为两个物种 C . 高山两侧的陆地蜗牛利用“通道”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 D . 某些不能飞行的昆虫在“通道”处形成的新种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
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全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2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长喙蝽蟓与短喙蝽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 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蝽蟓喙的长度相关基因开始发生突变 C . 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 D . 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短喙的基因频率增加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关注的问题。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 物种多样性 B . 遗传多样性 C . 行为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