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知识点题库

东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华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判断,东北虎为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与华南虎相比,下列哪种物质含量所占比例明显较高? (    )

A . 脂肪 B . 糖原 C . 蛋白质 D . 核酸

在某一生态系统中,螟虫、螳螂(以螟虫为食)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与螟虫、螳螂有关的食物链具有两个营养级 B . 长期喷洒DDT,螳螂个体内的DDT浓度往往会高于螟虫 C . 螳螂种群数量的波动主要受食物等内源性因素调节 D . 螟虫、螳螂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调节
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哪一因素有关(    )


A . 光照强度 B . 温度 C . 湿度 D . 食物种类
下图是某城市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请在图中用箭头补充完善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


  2. (2) 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3. (3) 人工湿地可以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其基础是调节。


  4. (4) 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有明显的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5. (5) 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合理调整,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某种群中存在着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同种生物个体 B . 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C .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 D .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我国南方构建了稻田养鱼、养鸭等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在这一良性循环系统中,生长着水稻、鱼、鸭子、青蛙、稻蝗(害虫)、红萍、杂草等生物.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鸭子和青蛙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B . 鸭和鱼的活动能除虫、增氧、增肥、松土 C . 水稻、害虫、青蛙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 D .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人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交错分布,薇甘菊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芦,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群落交错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数量总计

4172

478

365

211

5209

19

  1. (1) 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 . 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数量变化影响较大.对土壤中线虫等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 (2) 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 , 土壤中的小动物属于
  3. (3) 薇甘菊与本土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 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
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 . 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 . 在农业生产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D .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如图1为某人工稻田生态系统,其中水稻、昆虫甲、昆虫乙只形成一条食物链.如图2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图.

  1. (1) 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种群的空间特征是
  2. (2) 为调查图中某稻田害虫稻飞虱虫卵的密度,可采用法,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原则.
  3. (3) 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水稻、昆虫甲和昆虫乙三者之间的关系.若在该生态系统中发现污染物DDT,则上述三种生物中(填“水稻”、“昆虫甲”或“昆虫乙”)体内DDT含量最高.
  4. (4) 在该稻田中适当增施农家肥可提高水稻产量的原因
春季浮游藻类群落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绿藻,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种的浮游藻类群落.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生表系统的成分角度分析,上述藻类属于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它们的种间关系为
  2. (2) 进入春季后,湖泊各种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否会发生改变?,理由是
  3. (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升温过程提前,而光照还没来得及增强.研究表明,蓝藻更适应这种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推测气候变暖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填“提前”、“延迟”或“不变”)
回答下列与森林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
  1. (1) 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群落的结构,这样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 (2) 森林发生火灾,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火灾之前的状况,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火灾发生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判断理由是
  3. (3) 调查森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理由是土壤小动物,通常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按照预先设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的多少,这属于(“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4. (4) 森林生态系统风景优美,可供人观赏,还能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

请回答问题:

  1. (1) 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2. (2) 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kg.
  3. (3) 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 (4) 由于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导致生物的下降,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用于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理由是.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5. (5) 科研小组又单独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KJ/cm﹣2•a﹣1

下列关于进化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B . 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 . 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 .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的是(   )
A . 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数量上占优势 B . 某海洋水下不同深度分布不同的生物 C . 森林中群落的演替情况 D . 某外来物种的数量呈“J”型增长
生态果园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托,通过配置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以果树为主导,合理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果园中的果树、杂草、鼠和昆虫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常喷洒农药灭虫,施药后昆虫的生存空间受到制约,导致该空间的降低,害虫数量降低。同时,环境的破坏又会加快果园中其他动物的消失,导致群落的降低。
  2. (2) 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中害虫的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诱捕雄性金纹细蛾,可破坏其种群正常的,进而导致其出生率下降。
  3. (3) 若不对果园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生长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能为地栖动物的生存提供。废弃的果园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的过程中,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4. (4) 有同学欲调査生态果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他取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将导致统计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试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5

  1. (1) 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
  2. (2) 在图示 个沼泽区中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的有(用字母表示)。
  3. (3) 若大兴安岭的草丛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下所示:

    海三棱藨草群落→芦苇群落→柽柳群落→旱柳群落

    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在该地区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填“多”或“少”)。

  4. (4) 下面是落叶松沼泽中,落叶松种群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

    图片_x0020_100016

    ①图中碳的流动形式是

    ②落叶松的碳流出途径除图中已经表示的外,还有

今年的全国两会,“水环境保护”再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农村污水”、“修复”、“水污染防治”等关键词写入了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微山湖曾经因为大量生活污水的流入,造成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导致金鱼藻(沉水草本植物)逐渐减少,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

    ①蓝藻与金鱼藻分布于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金鱼藻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②治理水华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捞、投放化学杀藻剂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其中,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

    ③经过大力治理,微山湖中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少数游客将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湖里,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2. (2) 为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新型农村污水处理池,示意图如下:

    ①厌氧池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这些微生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

    ②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以后,出水口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请结合示意图分析具体原因是(答出2点),这样的水质可以用于喂养牲畜、浇灌菜园等。

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植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

若虫

天敌昆虫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头/叶)

多样性指数

番茄单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瑰邻作

1.4

0.2

0.1

1,8

2.2

A .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 B .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密度下降、群落物种丰富度升高 C . 烟粉虱成虫在番茄植株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D . 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关于种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 B . 盲蝽取食棉花的汁液并在其茎叶中产卵属于寄生关系 C .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体现了互利共生的关系 D . 同一群落中没有共同食物来源的两种动物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下图是某岩底潮间带群落中一些重要的生物种类及其食物联系,海星以藤壶、贻贝、石鳖等为食。科学家在一个8米长,2米宽的试验样地中进行生态模拟实验,每年把所有海星去除掉,几个月后,样地中藤壶成了优势种,以后藤壶又被贻贝所排挤,贻贝成为稳定的优势种,样地变成了“单种养殖”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岩底潮间带群落,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构成小型生态系统 B . 荔枝螺与海星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藤壶和贻贝之间是竞争关系 C . 本试验证明了捕食对形成群落的作用,顶级食肉动物成为决定该群落结构的关键种 D . 海星的存在有利于石鳖、帽贝等生物的生存,有利于维持群落物种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