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 知识点题库

读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 . 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 . 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 .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陈太丘与友 尊君在

君与家君期日中  太丘舍

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读课文《陈太丘与友期》,文中的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选文选自《           》作者                      朝人。

  2. (2) 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3. (3)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行。(        )      ②尊君在(    )            
    ③相而去。(         )        ④元方入门不(    )

  4. (4) 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 (5) 辨析下列词语含义。请依次写下来
    君、尊君、家君

  6. (6) 这个小故事一共写了几个人?分别归纳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

  7. (7) 首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下文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1. (1) 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划两处)。

  2. (2)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陈太丘与友    ②相而去  
    ③下车    ④元方入门不 

  3. (3) 用原文句子填空
    ① 客人发怒的原因是: 。
    ② 客人不守信的依据是: 。
    ③ 表明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 。

  4.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 (5) 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6. (6) 古代像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请试举出两个来。例如:王冕四岁作画。)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下车引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B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 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D . 故时有物外之趣
  2. (2) 翻译句子。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3) 孔子认为人应“日三省吾身”,如果陈太丘的友人按照孔子上面的要求去反省自己的话,他一定会想到孔子说的“ ”。

  4. (4) 读了本文,你认为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 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1. (1) 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尊君在              学而思则罔 B . 太丘去              又渐如高 C . 下车引              近塞人,死者十九 D . 陈太丘友期行     儿女讲论文义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3) 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的情节。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发展: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4. (4) 选文在为人处世方面说明了什么道理?

  5. (5) 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去后至(      )              ②尊君在(      )           ③相而去(      )               ④下车之 (      )

  2. (2) 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3) 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

  4. (4) 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        )      ②元方入门不(    )

  2. (2) 翻译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3) 文章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线的字。
    ①去后至                       ②与人期行,相而去                        ③尊君在                       ④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3) 文中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文末“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4. (4) 友人已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 ,这样做过分吗?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沈复《童趣》)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1.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①项为之                          ②喷以烟:                      
    ③与友行:                          ④入门不                    

  2. (2) 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下车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是(     )

    A . 昂首观之 B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C . 项为之强 D . 使之冲烟飞鸣
  3.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 未若/柳絮/因风起 C . 陈太丘/与友期行 D . 君与家君/期日中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行(          )               ②元方入门不(            )                 ③方与之(        )                   ④欲三军(              )

  2. (2) 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人至/暮不来 B . 期日/中 C . 对/子骂父 D . 下车/引之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遇故人而止之食。

  4. (4) 甲文以“元方入门不顾”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5. (5) 乙文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读下列文言文,答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 世说新语 政事》)

  1. (1) 句子翻译: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2. (2) 甲乙两文划线处陈元方的两次回答分别妙在何处?

  3. (3)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从中你看出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世说新语》两则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撒盐空中差可        ②下车

    ③元方入门不          ④ 未若柳絮因风起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3. (3) [甲]文中用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的家庭气氛。

    [乙]文中元方是从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4. (4) 乙文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是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5. (5) 学习了乙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1. (1) “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2. (2) 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4. (4)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 始至行部 , 到西河美稷 ,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  请别驾从事 ,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亻及  传》,略有改动)

【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 (1)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 . 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 . 及事(完毕) D . 一日(约定的日期)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相委去     杂然前陈者 B . 计日告     传一乡秀才观 C . 遂止野亭   骈死槽枥之间 D . 为人若此   安陵君许寡人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4. (4) 文段理解。

    ①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乙文侧重叙述。

    ②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世说新语》两则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可拟:

    风起:

    尊君在

    而去: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 (3) 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 .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4. (4) 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批驳友人的?

    ②元方自己的行为与他的言语之间有没有矛盾之处?

阅读课内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文段,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本文选自,作者是
  2.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与人

    ②相而去

  3. (3) 解释画线句的意思。

    友人惭,下车引之。

  4. (4)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 .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 .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 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