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植树的牧羊人 知识点题库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B . 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C . 在我1913年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D .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B .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C .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D . 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
按要求写一段文字。

       有人说:“生命正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你又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呢?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下面一段话中的句子有语病或错别字,请改正。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A森林正在日益委缩。B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同时,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C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①第A句

②第B句

③第C句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流淌:液体流动。 B .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C . 溜达:散步,闲走     乍看:刚刚开始看 D .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这个字下面画横线,并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字。

①如果他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②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③他没有拿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长、大拇指粗的铁锟。

④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州。

下面各项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谷文昌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B . 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 , 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C . 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 , 让我们受益匪浅。 D . 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 , 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找出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字并改正。

①这里有五六拣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②他的衣服扣子逢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③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④五年的军旅生崖使我忘记了“种树的男人”这回事。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 (1) 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2) 选文中作者用哪些话赞美牧羊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任选一个)

    ①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②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4. (4) 课文中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句中的“奇迹”指什么?
请以“他是一个的人”开头,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根据上下文的衔接,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何建设“生态农村”?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说,“生态农村”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乡村。

①也有人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标准

②有的人认为“生态乡村”就是植树种草,引水修路

③然而,乡村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符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乡村”

④依照这些观点,“生态乡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齐、绿树成荫、处处美景”的现代化新农村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②①③
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干枯,没有水。) B . 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 , 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比喻追究底细。) C .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不长毛发的地方。) D . 我假装随便溜达 , 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散步,闲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守山人

张小萌

    ①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②“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地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③“老康,我老了啊。”

    ④“老朱,我也老了。”

    ⑤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⑥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儿啊,现在是又……”

    ⑦“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儿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

    ⑧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儿。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⑨“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⑩“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⑪“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⑫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

    ⑬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⑭“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

    ⑮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⑯蓝天,白云,清脆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

    ⑰“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

    ⑱“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

    ⑲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原文有删改)

  1. (1) 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①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②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

  2. (2) 第⑭段和第⑲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是,第二次是
  3. (3) 结合语境,赏析文章第⑮段中的画线句。

    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

  4. (4) 第⑯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 (5) 文章第一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武娟译的《植树的男人》一书。 B . 《植树的男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 . 《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真实的故事。 D . 《植树的男人》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 .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 .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 .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páo)      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给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来了,我只得到一笔微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A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lǎng)      。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选自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

  1. (1) 阅读选文,根据读音书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páo根问底  ②微)  ③)劳  ④硬lǎng

  2. (2) 阅读选文,从下列语句中任选一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A.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3. (3) 阅读(链接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链接材料)

    儿子出生时,他在邮运路上;家人春节团聚时,他在邮运路上;面对抢劫的歹徒,他怒吼:“不准砸油车。”为了保护邮件,他身中17刀,4根肋骨被打断,甚至伤及头盖骨……在伤势复原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他没有放弃,顽强地造了生命的奇迹 , 回到了他热爱的岗位——小小邮车。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用生命坚守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他驾驶的邮车行驶在海拔5000米以上,夏天常有塌方、泥石流,冬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积雪半米多深甚至会遭遇雪崩,但他从未发生过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一次次邮运任务,他是当之无愧的雪域高原的忠诚信使。

    ①选文和(链接材料)中都出现了“奇迹”一词,它们分别指什么内容?

    ②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植树的牧羊人和其美多吉的共同品质。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培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 . 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C . 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D . 《科学》杂志研究报告预估,中国政府的防控措施将使中国减少大约70万左右的新冠肺炎感染者。
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诫子书》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书信”。 B . 《纪念白求恩》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精神的赞美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C . 《植树的牧羊人》中“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旧的房子,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一句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我”的恐惧。 D . 《吕氏春秋》是一部先秦杂家代表作,又称《吕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牧羊人的精神所感动吗? B . 他添置了大约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 C . 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 . 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均无误的一项是(       )
A . (kài)     帐(péng)   废(xū)       衣草(xun) B . 达(liū)     呼(xiào)   征(yìng)   白树(huà) C . (báo)     急(zào)     穿(chuō)   山毛(jǔ) D . 劳(chóu)   塌(dān)     滚(tàng)   热腾(té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