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植树的牧羊人 知识点题库

请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干  坍塌         

 流  帐   水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我在倒蹋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②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了。

③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④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逢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5月26日,以“中国梦——公益力量”为主题的首届宁夏大学生公益文化节在宁大新华学院启幕,来自全区12家社会公益组织、32家大学生公益社团的成员齐聚一堂,展示爱心书包、春雨行动等公益项目。

据了解,我区大学生公益社团有50多家,大学生3万人左右。本次文化节上,除宁夏阳光志愿者协会、宁夏新青年志愿者支持中心、宁夏大学支教协会和宁夏大学仙人掌环保协会等一些在大学生心中知名度较高的公益组织,还有类似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生态文明发展公益协会”这样公益方向很明确具体的后起之秀。

  1. (1) 为以上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 (2) 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则主题宣传语。(不能援引材料中的内容)

  3. (3) 如果你是公益社团中的一员,你的同学张明委托你介绍他加入社团,你如何向社团负责人说呢?

对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干枯,没有水。) B . 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C .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不长毛发的地方。) D . 我假装随便溜达 , 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散步,闲走。)
请用正楷字将下列句子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阅读“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 (2)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指的是什么。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4. (4) 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一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朵朵白云

刘国星

    老牧人身着天蓝色蒙古袍,古铜色的脸庞,皱纹堆叠,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

    老牧人一年四季放牧一群羊,行走于草原的坡坡岭岭间。

    无论春夏秋冬,老牧人的长调都伴着他的羊群。

    老牧人父母辞世早,他终生未娶。有人说,是老牧人穷怕了,怕花钱。老牧人不置可否。

    塞北草原的五六月份,雨水丰沛,草长花开,调皮变幻的白云一团一团的。老牧人就赶着羊群,向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走去。

    有人礼貌地打招呼,喂,牧羊哩!

    老牧人笑笑,说,做神仙哩!

    老牧人也常向其他牧人讲牧羊经:要春放沟膛,冬夏放山梁,秋季草丰满地跑。春季沟膛里地势低,水分足,草先长出来,羊就容易吃到草;冬天要放阴坡,天冷,羊一停,就冷,要运动着,肉就长得结实;当然,夏季放阳坡,太阳毒,热,羊也待不住;秋季呢,满世界都是草,还结了草籽,香哩!运动着吃,身条就会长得美!这叫抓“肉膘”。

    牧人们听着,啧啧称赞。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大家也都知道,①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每年羊出栏,来了羊贩子,他的羊出完栏,都是这个数。而别人家的羊群却挤挤搡搡,哪群也有几百只,他们都发了“羊”财。他们看见老牧人省吃俭用的样子,就有点不屑。一再要求养羊的嘎查达也不理解。

    老牧人也曾奔走相告,别超牧,草场扛不住。嘎查达说,要做跨越式发展,你懂啥!老牧人却管住自己,他说,我这片草场,②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若多了,就成了遭罪啦!羊贩子们也爱收老牧人的羊,数九寒冬,别家的羊瘦骨嶙峋,老牧人的羊却还是滚瓜溜圆!羊羔是在腊月生的,牧人们就都慌了神儿,羊瘦没奶,母羊见着羊羔就躲;不躲的乳房就被吃出了血……老牧人家的母羊和羊羔却很和谐——母羊亲羊羔,羊羔跪乳。

    那天,嘎查达领众牧户参观,却见一只母羊躲开欲吃奶的羔子,跑到远处吃草。人群里就有七高八低的笑声。老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蒙古包,拿出马头琴,边拉边唱:

    柴格,柴格,柴格,

    你的白羔饿得慌呀,

    你快发发软心肠吧!

    反复地唱、反复地唱,那母羊竟然停住吃草的嘴,慢慢向羊羔走了过来。

    嘎查达和牧人们都很惊奇。老牧人说,这羊生的是头胎,不是没奶,是还没有做母亲的经验!

    就在那个早晨,嘎查达大手一挥,说,再不能过度放牧啦!

    还是一个早晨。老牧人赶着羊群穿梭于云朵之间。

    可太阳升起来了,云朵不和羊群玩耍了!羊群出来了,老牧人却倒在高高的山梁上。

    三天之后,牧人们才发现了这群没人放牧的羊。找老牧人,却发现他的尸身已被野狼和神鹰带走了。

    于是,就有人带着哈达、奶酒来山梁祭拜。忽一日,来了一辆车,下来许多孩子,一数,③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老牧人养活他们五六年了!

    于是,哭声一片。

    有牧人说,最近半年,老人身上常带着黄油和奶食品。他可能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

(选自《2011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备注】嘎查达,蒙古语,意为村官。

  1. (1) 本文用了一连串事件来刻画老牧人,请简要概括其中主要的四件事情。
  2. (2) 第9段画线句“老牧人脸色一灰……”,请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3. (3) 数字“58”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它的作用。

    ①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②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③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

  4. (4) 老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 (5) 标题是否可以更改为“老牧人”?谈谈你的理由。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蓬。 B . 听到这儿,我开始琢摩牧羊人的年龄。 C . 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 D . 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倘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 .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C . 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D .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字迹笨拙 , 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踩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有的甚至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 , 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有删改)

【注】①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③④⑤段中李忠义做的三件事。
  2. (2) 请结合选文内容,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

  3. (3) 联系全文,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两个“笨拙”的理解。

    ①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字迹笨拙 , 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②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踩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

  4. (4) 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有什么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1. (1)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屋里的环境?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牧羊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2. (2) 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3. (3)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阅读课文《植树的牧羊人》,回答问题。
  1. (1) 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2) 选文中作者用哪些话赞美牧羊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①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②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4. (4) 课文中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句中的“奇迹”指什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父母对儿女从来都是慷慨无私的,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无限制地索取。 B . 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 可是初三的同学却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 . 此地由一块不毛之地 , 变成了瓜果飘香、生态环保的“绿洲”,吸引了窗内外众多观摩团前来“取经”。 D . 近日,一男子在地铁抢夺他人财物,警方刨根问底 , 4天后将其抓获。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含羞草默默地收拢叶片,那是在教我们切莫张扬 B . 父母对待儿女从来都是慷慨无私的,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无限制地索取。 C . 此地由一块荒秃的不毛之地 , 变成了瓜果飘香、生态环保的绿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摩团前来取经。 D . 近日,一男子在地铁抢夺他人财物,警方刨根问底4天后将其抓获。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③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④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⑤那年,他已经87岁了。

A . ①⑤③②④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③⑤②①④ D . ③①⑤②④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B .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C .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D .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的毒辣和天气的炎热) B .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狂风的呼啸声之大和狂风之肆虐) C .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他”比作“神秘泉水”,生动地写出“他"的重要性和神秘感) D .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这些白桦树”比喻为“少年”,写出白桦树的鲜嫩、挺拔以及生机勃勃)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tān塌    干

缝xì    废xū

   根问底

       热téng téng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 (1) 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2. (2) 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3. (3) 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 . 《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C .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全文以抒情为主,兼叙述和说理,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 D . 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怜爱,从而让我们有了更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