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最苦与最乐 知识点题库

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讹诈  斟酌   弄巧成  

读 《最苦与最乐》,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B .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 .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 .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给文段分一下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②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③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为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④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⑤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⑥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读 《最苦与最乐》,读完全文后,概括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读 《最苦与最乐》,作者说的“海阔天空,心安理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焦国成

    ①我们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朋,大至对国家、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也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树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可能由此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有这种爱,所以尽责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自己人生的人怎会爱他人、爱事业?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这样的人常常把尽责任看作是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也就无法弄清他对这个世界负什么责任。现实中,某些人虽然正承担着一些责任,但却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他们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觉得自己应该紧紧地跟上去;他们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活着。他们由于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持一种负责的态度。一个社会如果由这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那么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 (1) 作者为什么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种根本的责任”?

  2. (2) 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说说怎样做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3. (3) 第③段与第④段比较,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

  4. (4) 根据要求,品析语言。

    ①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②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结合语境,理解加点短语的意思。)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的书咋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 . ①③②③④ B . ③①⑤②④ C . ④③②①⑤ D . ③②①⑤④
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结构完成下列的填空。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几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

    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他笑着问学生:“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了吗?”学生们①_____ (膛目结舌  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回答。苏格拉底见状,又问:“怎么啦,难道你们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但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另一个接着说:“我和他恰好相反,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有点后悔。”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也②_____ (不约而同  异口同声)地请求。苏格拉底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只有郑重地选择人生才能不留下遗憾。

  1. (1) 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2) 根据上下文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把文中学生的话补充完整。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 (1)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2. (2) 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3. (3) 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4. (4)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思想才是后浪

①2020年,某网站在五四青年节推出的《后浪》视频,引起网民对“前浪”“后浪”的舆论争议。那么,究竟什么是前浪、后浪?前浪、后浪与社会发展又有怎样的联系?

②前浪、后浪不是物理学概念,而是社会科学概念。后浪意指一种推动社会朝着更繁荣、更自由的方向前进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出现是思想的产物,我们把那种更有助于自由、公正与繁荣的思想称为“新”的思想。当这种新思想被很多人接受,成为潮流,具有改变的力量时,就构成了“后浪”。因而,所谓的后浪推前浪,就是指在这种“新”的思想所产生的潮流的激荡下,那些束缚创造性的思想与制度被涤除,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③“长江后浪推前浪”并不会因为年轻一代取代年老一代而自动实现,社会不会 随着时间流逝自动进步,社会进步是在思想进步的推动下实现的。当那种更有助于自由、公正与繁荣的思想成为一股潮流,取代了之前不利于自由、公正与繁荣的思想时,进步才可能出现。

④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前浪、后浪和年龄无关,也和年代无关,只和思想有关。如果年轻人的思想和那些保守的老年人没有区别,那他们就是前浪,而不是后浪。相反,如果年长的人有开放进取的思想,那么他们就是后浪。所以,前浪和后浪都是一种思想所产生的力量,不同的是,前者不利于社会发展,后者推动社会进步。

⑤然而,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思想没有什么用,科学才有用。他们把“后浪推前浪”视为科学的不断发展,这是错误的。科学发展只是思想进步的结果!科学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那些束缚创造性的思想和制度被“后浪”消除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束缚个体创造性的思想与制度不被消除,那么社会进步将难以出现。

⑥还有一种天真的观点认为,社会进步是新技术驱动的,因此,只要大力投资发展新技术,那么社会进步就会出现。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新技术不等于个体创造力的释放,技术只是工具,没有好的制度环境,新技术并不会创造价值或没有用武之地。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即使有先进的技术,也不会创造价值。试想把计算机交到大猩猩手中,会有用吗?

⑦一个自由、繁荣与公正的社会是思想革新、制度变革的结果,而不是新科技的结果。所以,如果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整天谈如何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或物联网这些东西,那就是严重失职;如果媒体上都充斥着这些概念,那就要警惕。因为它表明这个社会可能在避重就轻,用“科技优先”来回避社会的本质问题。

  1. (1) 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论点:            

    解释“前浪”“后浪”的含义,阐述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错误观点一:          错误观点二:         

    分析一种现象背后的问题:             

  2. (2) 第⑥段画线句“试想把计算机交到大猩猩手中,会有用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以分析。
  3. (3) 下面这段文字,应放在文章哪一段合适?请分析理由。

    在英国,工业革命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几乎同时出现,这不是偶然。斯密等人的古典经济学,消除了重商主义的思想和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所以,“通常所谓的工业革命,正是这些经济学家的学说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的一个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一句中“被人类冲破的堡垒”这个短语,从结构上来说是动宾结构。 B . 《登幽州台歌》中,作者“独怆然而涕下”的原因是想到了春秋时期幽州台燕昭王招纳天下贤士的典故,而自己此时却处于无明主赏识的境地。 C .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宗璞很善于写景状物,如“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的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这一句就成功地运用了“物我交融”的手法。 D . 《最苦与最乐》中提到的“任重而道远”出自《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春秋》《孟子》合称为“四书”。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失意 主意  苦痛  如是重负 B . 达观    责任    圣贤    海阔天空 C . 毫杰    趣味    责备    悲天悯人 D . 得罪    解除    坟暮    任重道远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华灯初上,沂河湖心岛上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令人叹为观止 B . 进入七年级,妈妈对小明生活上的照顾越来越具体而微 C . 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 , 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D .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 , 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指出,大部分加湿器抽检样品虽无安全问题,而且标志和说明问题较多。 B . 我市文明办开展和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C . 在旅游旺季,相关部门应该做出预警,避免人流聚集可能导致的踩踏现象不要发生。 D . 圣贤豪杰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他们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所以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 “责任”“逃避”“愉悦”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B .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这是一个设问句。 C .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 D . “五经”指的是《诗经》《孟子》《礼记》《周易》《春秋》。
班级开展以“责任担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2. (2) 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你围绕此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难事必有所得

徐长才

①金一南说:“做难事必有所得。”诚哉斯言!这也是金一南的亲身体验与成功之道。金一南年轻时,在一家制造玻璃瓶的工厂当工人,他开始吹拉的玻璃瓶都是奇形怪状的,没有一个成形的。他下定决心,刻苦钻研,三个手指头的肉都烫坏了,最后制作玻璃瓶子又好又快又多。后来,金一南考取了军事院校,以顽强的毅力学习英语,毕业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常常废寝忘食地搜集与研读大量红军资料,不畏劳累地写出了多部有关红军研究的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敬重。

②多年前,画家、航海家翟墨明知一人驾着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行,是无比艰难的,更有生命危险,但他觉得这样的航海可以为祖国争光,可以在征服海洋的同时征服自己、超越自我。于是,在缺乏航海经验的情况下,他还是买了条旧帆船,毅然决然地从山东日照出发,进行远航。途中,他经历了千难万险,在穿越印度洋时,遇上狂风暴雨,浪高七米,随时都有被大海吞没的危险。那时,他把自己绑在船的甲板上,小腿上绑着水手刀,任凭风吹浪打,随时做着死亡的准备。经历了七天七夜,他才脱离了险境。在经过海上美军某基地时,被美军关押。美军在搞清他的真实身份后,又帮他修好了船,友好地送他继续航行。在大西洋的一片海域,虽然风平浪静,长久的寂寞又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恐惧,但他挺了过来。有一条巨鲨,尾随在他的船后很多天,他也没有被吓倒。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上,土著人待他很友好,酋长的女儿还想嫁给他,但为了完成环球航行的大业,他毅然地“逃”了。经过好望角时,那里的人们被他的勇敢行为感动,举办宴会邀请他。当他继续航行时,停在那里的所有船舶都鸣笛为他壮行。经过两年多的拼搏,翟墨终于又回到了日照。翟墨实践了“做难事必有所得”。

③达尔文年轻时就在学习和钻研动植物学上下功夫,能细心地对一些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有时连吃饭也忘掉了。他大量采集植物和昆虫,把它们制成标本。后来,他好不容易在英国乘上了一艘到南美洲去的邮轮,孤身一人到南美洲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收集样品。在那里,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经历了很多风险和磨难。通过多年考察、搜集和研究,达尔文撰写了巨著《物种起源》,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推动了世界生物学的进步。可以说,达尔文的卓越成就是他不畏艰苦和敢于做难事而取得的。

④常言道:“        。”一个人要想做出令人惊羡的成就,不想做难事是不行的。有些人贪图安逸,做事拈轻怕重,生怕吃苦受累,生怕多费了心血多动了脑筋。这样想这样做,怎么能做出更大的成就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事不难,只要肯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妨敢于、乐于多做点难事大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必有所得。

(选自《做人与处世》)

  1. (1) 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本文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4. (4) 请结合文意,在第④段的横线处补写两句诗词。
  5. (5) 《最苦与最乐》中说:“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最苦与最乐”的理解。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 B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吴承恩。 C . 《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均出自我国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 D . 高尔基是苏联作家,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