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知识点题库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     )。


A . 锐不可(dǎng阻挡、抵挡) B . 退(kuì馈败) C . 灭(jiān消灭)
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 . 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 . 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 . 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句中“此种情况“是指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巩固 突破 顽强 歼灭

对本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赞扬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B . 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C . 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D . 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选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 . 记叙  说明 B . 记叙 议论 C . 议论 抒情 D . 说明 议论
本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第二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清简要回答。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从敌我两方面议论我军取胜的原因,这两方议论为什么一详一略?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和表示具体数字的词语?

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句中,“不料”应怎样理解?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1) 将文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

  2. (2)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气(xiè)    要(sài)     锐不可(dāng) B . 订(jiàn)   灭(qiān)    摧枯拉(xiǔ) C . 湖(wú)     港(dí)      纷纷退(kuì) D . (yù)     战(dū)      封长江(suǒ)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 . 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如《秋水》《愚公移山》这两则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 C .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D .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春》和《背影》是他的叙事散文代表作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 (1) 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文中“此种情况”是指什么内容?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3. (3) 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4. (4) 选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A . 记叙    说明 B . 记叙    议论 C . 议论    抒情 D . 说明    议论
语言赏析。     
  1. (1) 分析“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句中“已”“广大”“正”的作用。
  2. (2) 将第二则消息中的“大军”改为“军队”,“冲破”改为“攻进”,“横渡”改为“渡过”好不好?为什么?
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    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6“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1) 指出这一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2. (2) 这则消息的大意是什么?(请用最简短的语言作答)
  3. (3) 文章主体部分写解放军渡江可分为三层,请你在下面写出起止点。
  4. (4) 文段中划线的短语“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说明了什么?
  5. (5) 文章中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 .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阅读下面两则消息,完成各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1) 狭义的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括
  2. (2) 文中的第①句是这则新闻的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部分。
  3. (3) 选文中画横线句能否改成“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读过一大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为什么?
  4. (4) 选文中加点的“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5. (5) 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但可以穿插议论。本文从两个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方面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