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知识点题库

辨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 藉――狼藉   籍――书籍 B . 沟――水沟   勾――勾结 C . 属――属于   嘱――嘱托 D . 卸――抵卸   御――御货
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 他在三嘱付茶房,甚是仔细。 B . 他待我斩斩不同往日。 C . 我最不能妄记的是他的背影。 D .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废事些。
给加线的字注音。

踌躇

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

差:chāichāchà

丧:sāngsàng

禁:jīnjìn

奔:bēnbèn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船儿悠悠,荡漾在如镜的河面;细雨如酥,___________;茫茫苇海,像绸带般温和、神秘地舒展开来。船上的几位年长的摄影爱好者在欢呼、惊叹中,不停的按动相机快门从各个角度拍摄。我也兴奋得三步并作两步踏上甲板,以便更加近距离地欣赏______的芦苇。

A . 拍打着我的脸颊  壮阔无边 B . 轻抚着我的脸颊  壮阔无边 C . 拍打着我的脸颊  绵密清雅 D . 轻抚着我的脸颊  绵密清雅
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背影》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

读《白杨礼赞》,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为了逐层深入地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作者从美、​美、美三个方面写白杨树的“不平凡”。

                                                                                                              白 杨

袁 鹰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秀拔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把爸爸的思路引了过来,他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了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儿,就告诉儿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儿生根,发芽,长出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 (1) 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如果以油画、水墨画来比拟《白杨》和《白杨礼赞》,那么,《白杨》是,《白杨礼赞》是

  2. (2) 《白杨》和《白杨礼赞》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咐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 (1) 送车一事,父亲本已“说定不送”,原因是,但终于决定还送,原因又是

  2. (2) 文段中两次使用“踌躇”“终于”,有什么作用?

  3. (3) “他再三嘱咐茶房”中的“再三”与“我再三劝他”中的“再三”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4. (4) 请体会画线句父亲的语言描写蕴涵的情味?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xiè)    奔(sāng)    狼(jié)      密匝(zā) B . (yú)     若(tǎnɡ)    松(xiè)      记故乡(diàn) C . 制(è)      点(zhuì)    瓦(lì)       精神唐(tuí) D . 腐(yū)     琐(xiè)     欺(línɡ)     临倒闭(bīn)
诗文默写。    
  1. (1)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 (2) 风声一何盛,!(刘桢《赠从弟(其二)》)
  3. (3)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4. (4) 泛舟水漾惊鸟飞,在不同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描写。欧阳修在《采桑子》中写道:“”;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
填上恰当的量词。

画                  一乒乓球

金黄色的花          一

小花帽子            一

小街                一银元

某班以“魅力云南”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请你为云南旅游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
  2. (2) 云南以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你最喜欢的云南景点是什么,请来为它写一段导游词。
  3. (3) 据云南部分景点工作人员反映,不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致使一些名胜古迹、公共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对于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请你来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死胡杨

邢增尧

    ①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涯的戈壁滩上。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沙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

    ②远远望见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无休无止的干旱贫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的折腾下,竟会有如此灿烂的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的身子将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好一派“泰山石敢当”的模样。在目力所及的无边无际中,这里简直是一个最为苍凉壮丽的生命场,铺天盖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响。

    ③陪同的友人介绍说:“戈壁滩,独领风骚的乔木就是胡杨,它们只生长在这一带。胡杨,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你走近它、体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汉子,什么是伟丈夫……”听罢,旅途的疲惫和困顿霎时成了过眼烟云。于是,我一马当先,跃入胡杨林,让这卓尔不群的雄奇浸润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④越往前行,越显幽静。蓦地,一泓波平如镜的海子裸呈在我眼前。阳光轻洒,映现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闪出锦缎般的光来。掬一口,每一根神经都透着清冽怡爽。在这仿佛混沌初开的漠野中,除了胡杨,还有什么能护住这晶莹透亮的海子呢?

    ⑤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驱车赶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杨林。

    ⑥那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景象啊!

    ⑦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气中闪耀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彻悟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

    ⑧据说,世界上,似这般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腐的胡杨林已是屈指可数的了。所以,我特别珍惜,将它当成城市中的绿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认认真真地思量。我忆起了劬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腔。是的,不深入胡杨林,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坚忍和昂扬,什么是生命的风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象……

    ⑨这时,“打道回府”的唤声响了!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离去,然而心却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有改动)

【注】①劬:音“qú”,劳苦。

  1. (1) 文章第②段中,“苍凉”“壮丽”具体表现在哪里?

    ①苍凉:

    ②壮丽:

  2. (2) 第⑧段中,作者看到胡杨林,为什么会忆起劬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等人?
  3. (3)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读完本文,你也许会有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 , 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②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7.(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                ;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               。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              

A .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B .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C .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D . 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 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 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文学常识填空。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 (国籍),获得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妈妈在昨天的家长会上对老师说:“犬子在第三次月考中获得好成绩,全亏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您。” B . 王奶奶昨天路过学校门口时,差一点就被路中间的一个玻璃瓶绊倒了,多亏放学路过的小姑娘眼疾手快地把瓶子捡走,惊魂未定的王奶奶对小姑娘说:“谢谢你啊,小姑娘,谢谢你的绵薄之力!” C . 数学老师对课代表陆晓晓说:“你每天收发大家的作业,真是劳苦功高啊!” D . 刘大爷对商场经理说:“贵商场待客很热情,服务很贴心,下次我还要惠顾。”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各小题。

有时候,蜘蛛会起疑心,怀疑是陷阱,或者当时并不很饿,就会按兵不动,与洞口保持一小段距离。可能它认为此时并不是跨越门槛的最佳时刻。它的耐心显然超过了我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得改换战术:首先确定蜘蛛的确切位置,然后探明洞里通道的方向。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用一把小刀沿通道斜插进去,堵住蜘蛛的后路,再用东西在洞口装蜘蛛就大功告成了。这套战术屡试不爽,特别是在松软的土壤中更是百试百中。

  1. (1)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得改换战术”,“这种情况”指什么?
  2. (2) 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这么高的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题目一:请以《藏在……….里的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以《解开缚心的绳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题目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体不限(有明确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