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知识点题库

写出近义词

宏伟—      赞叹—  沉思—

沉寂—      暴露—  憧憬—

浓密—      倚—

读句子,回答问题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下列词语可以形容《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表现的一组是(    )。

A . 同仇敌忾  励精图治  中流砥柱 B . 大义凛然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C . 披荆斩棘  众志成城  奋发图强 D . 舍生取义  临危不惧  气壮山河
比一比,组词语。

认真填写,再仔细读一读。

“横七竖八”指的是,带有“七、八”的成语有

“钧”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意思,能组成词语
查字典填空。          
  1. (1) “抡”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音节,组词
  2. (2) “崎”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音节,组词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 (1) 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
    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2. (2) “居高临下”的意思是 ;“山涧”的意思是 。
  3. (3) 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4. (4) 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 和 ,表现了壮士们 的精神。
理解诗句的意思。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多音字组词

绷   bēng     běng

磨   mò       mó

仇   chóu     qiú

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jù  lí

qí  zhì

zhèng  wěi

bào  zhà

tǎn  kè

huì  jí

dàn  shēnɡ

lán  gān

diǎn  lǐ

阅读课文片段一,回答问题。

片段一:

    ①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5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立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坚  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②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  瞻)下,8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8面红旗迎风招展。

    ③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6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qín  qíng)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 (1) 选择正确的字或注音。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 (3) 细读第②自然段,并作如下标注
  4. (4) 写出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文字,在写法上采用了的结构方式,重点写了。“直奔”用词准确,反映出人们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片段记叙大典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入场的场面。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B . 大典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C . 第二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会场的设置和布局。 D . 以上都正确。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祖国到处是战士的家

    黄土高原上,有一座七郎山,海(拔  拨)1000多米。山头上,只有20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这里冬天长达6个月,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多度。狂风刮起来,满山石头乱跑,黄沙铺天盖地。山上没有水,用水要从老远的地方背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山上却常年(住  驻)守着执勤的解放军战士。有个叫张金明的战士,是天津人,上山时才20岁。他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刚到七郎山,每天除值班外还要爬山挑水做饭,累得两腿发胀,汗流全身。有人劝他:“你有门路,还不想法调到好的地方去呀?”他回答:“七郎山虽苦,也是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谁都不愿意来,这里不就没人驻守了吗?

    战士徐胜国家住湖北,家乡山青水秀。可服役(yì)期满后,他却舍不得离开七郎山,又留了下来。他说:“这里需要我,我就不能离开它!”

    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_______利用业余时间搬石头_______挖土_______垒墙_______填坑_______在房前屋后栽上树和白菜_______使光秃秃的山出现了生机和绿色_______

    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士们汇集在一起,用(辛  幸)勤的劳动改变着脚下的土地。“我骑马挎枪走天下,祖国到处是我的家。”在他们看来,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可爱的。

  1. (1) 写出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 (2) 照样子写四字词语,要求其中带有一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

    天南海北: 、  、 

  3. (3) 在短文第4自然段上的横线写上标点符号。
  4. (4) 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5. (5) 短文第1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七郎山的自然环境,作用是(    )
    A . 强调七郎山环境条件恶劣。 B . 说明黄土高原地区还很贫穷落后。 C . 烘托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的英雄形象。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1) 听到外面的枪响,我的心激烈地跳动起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 (2) 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改为转述句)
  3. (3) (真题链接)理解句子。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①课文中与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是:

    ②这两句话寄托了作者的哀思与愿望:无论过去多长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都不能忘记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是整篇文章的“文眼”。它们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是郝副营长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B.是郝副营长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都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C.是路人在欣赏广场上华灯照耀的美丽景色时发出的由衷赞叹。

比一比,再组词。

          抡         涧 

          论         间  

课文中的灯光、火光与课文题目有什么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 . 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是郝副营长的革命理想,而天安门广场的灯光把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 B .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战场上那微弱的火光架设了桥梁,这桥梁,是千万战士用生命铸就的。 C . 从“革命理想”到“革命奋斗”,再到“现实生活”,都与题目“灯光”有关。 D . “灯光”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这灯光启示我们:不要忘记为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牺牲的先烈,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照耀   宏伟   赞叹   俞皖苏    B . 围歼   激烈   茂蜜   沙柳林 C . 漆黑   阻击   地堡   爆露    D . 微弱   歼灭   双膝   憧憬
认真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1. (1) 用文中原句概括长征的意义。
  2. (2) 文中所运用的设问和反问的句式,对表情达意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摘抄文中的设问句和反问句,并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设问句:

    反问句:

    改为陈述句:

下列对《七律·长征》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B . 颔联承接“千山”,以跨五岭,越乌蒙两个典型事例,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C . 颈联承接“万水”,选取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两次典型战役,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D . 尾联是写三军翻越千里积雪的岷山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历经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