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知识点题库

解释下列词语。

闲:

厌:

和:

潭面:

课外阅读。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选自《珠玉词》)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芬芳。 B .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破阵子”,押的韵是“ ng”。 C . 这首诗也揭示了女子的心灵纯洁,给予人一种美好的遐想。 D .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美景,“日长飞絮轻”一句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
  2. (2) 这首词前几句写,后几句写

针对下面两位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围绕“古诗教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案例一:有教师上柳宗元的《江雪》这篇课文,将整首诗翻译了一遍:“很多很多山上没有鸟飞了,千万条道路上见不到人影。只有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蓑衣的老头;尽管天下着大雪,江水冷冷,但他还是一个人在钓着鱼。”然后问学生“懂了吗”。

案例二:有位教师这样给学生讲解高适的《董别大》(千里黄云白日曛):董大是唐玄宗时候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叫董庭兰。他要离开朋友们到别的地方去了,诗人高适写了这首诗送他。曛,是傍晚和昏黑的意思。太阳下山了,天空布满黄云,北风吹着,大雁飞着,白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庭兰啊,别发愁,别担心在前面的旅途上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你的琴弹得这样好,你的名气这样大,天底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 (1) “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A . 稀疏 B . 密集 C . 疏远、生疏 D . 开通
  2. (2) “残酒”指的是(    )

    A . 上次自己没有喝完的酒 B . 别人喝后剩下的酒 C . 质量低劣的酒 D . 还未消尽的醉意
  3. (3)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A . 浓睡人   教训语气 B . 卷帘人   责备、焦虑的语气 C . 卷帘人   不耐烦的语气 D . 浓睡人   责备、焦虑和惋惜的语气
  4. (4)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A . 初春 B . 暮春 C . 盛夏 D . 金秋
古诗阅读

材料一: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材料二: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 (1) 这两首词以一个““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第一首是总写对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
  2. (2) 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季的美景,可以从“”中看出。
  3. (3) 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①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语文主题阅读》丛书六下——1)

  1. (1) 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 (2) 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满江红①

[宋]       

    怒发冲冠②,凭阑处③、潇潇雨歇④。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⑥,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⑦。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⑧。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⑨。

【注释】①满江红:词牌名。②怒发(fa)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③凭阑:身倚栏杆.阅,同“栏”。④潇潇:形容雨势急骤。⑤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⑥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⑦贺兰山:贺兰山脉,当时被金兵占领。⑧胡虏: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这里指金入侵者。⑨朝天阙:朝见皇帝。

  1.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 岳飞 B . 文天祥 C . 维光
  2. (2) 用“\”给加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他的意思。
  3. (3) 这首词表达了的感情,应当用一语气朗读。
  4. (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学习生活实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 (1) 这首词的作者是代的
  2. (2) “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 . 走了一路,很累。
  3. (3) 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月迹》中说:“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有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月宫,请写出来。
课内阅读。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 (1) 这首词的作者是代词人,号
  2. (2) 这首词写的是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之情。
  3. (3)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
  4. (4)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1. (1)     长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_____风一更,雪一更,_____,故园无此声。

  2. (2) 解释字义。  程:    聒:
  3. (3)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的情景,下阕描写了将士们的情景。
  4. (4) “故园无此声”中“故园”指,“此声”指词中的,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5. (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 . 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 . 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D .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古诗大厅。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 (1) “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亡赖”的“亡”读音是
  2. (2) 这首词描绘了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的清新优美。
  3. (3) 这家的三个小孩分别在做什么事?
  4. (4) 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亡赖?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阅读。

    [材料一]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浣溪沙》[宋]欧阳修

[注释]①四垂天:天幕仿佛从四面垂下,此处写湖上水天 -色的情形。①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①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材料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唐]王维

  1. (1) 两首诗写了两个不同的季节的美景,[材料一]描写的是季,[材料二]描写的季。
  2. (2) 阅读[材料二]中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3. (3) [材料一]中哪个字写出了游人热闹的场面?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古诗文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1) 词中描绘的是时节的景色,由“”“”可以看出来。
  2. (2) “唱黄鸡”的意思是(      )。
    A . 比喻时光流逝 B . 黄鸡报晓 C . 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3. (3) “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的手法,意思是
  4. (4) 下列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一致的项是(    )
    A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 (5) 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再无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B . 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
  6. (6) 判断对错。

    ①“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题。

    ②“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由。

    ③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阅读回答问题。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 (1) 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唐后主
  2.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5. (5) 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
阅读苏轼词两首,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                         ▲             

[材料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1) 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2. (2) 用自己的话解释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
  3. (3) 关于苏轼和这两首词,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材料一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萧萧暮雨,子规声声,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C . 材料二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
  4. (4) 第二首词是苏轼流传最广的诗词之一,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试着从写法、意境、联想等任何一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读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答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 (1) 这首词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你从词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2. (2) 朗读下列句子时,停顿、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 稻花香里/说丰年 B . 听取/蛙声/一片 C . 七八个/星天外 D . 旧时/茅店/社林边
  3. (3) 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听觉来捕捉夜景特征,反衬月夜之静?请找出来。
  4.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中的景物描写反映了词人夜行黄沙道时怎样的心情?
百字练笔。

展开想象,把《清平乐·村居》改写成一篇短文。

课外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 (1) 这首诗题目中的“卜算子”是名,我还知道
  2. (2) 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算子(bǔ pǔ)

    有花枝俏(yōu yóu)

    她在中笑(cóng chóng)

  3. (3) 判断句子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待到山花烂漫时”中的“待到”是等到的意思(   )

  4. (4) 毛.泽东同志通过这首词生动地表现了梅花、的特点,使我们感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精神。
诗词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 (1) 作者是,字,号代(朝代)文学家。 
  2. (2) 题目是;词牌名是。 
  3. (3) “茅店”的意思是 
  4. (4) “见”的意思是 
  5. (5) 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
    A . “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氛围,“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夏夜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 C . “七八个”写出了“星”的寥落、稀疏,而“两三点”写出了“雨”的细微。 D . 这首词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生动活泼,给人丰富恬美的享受。